许婕妤生平简介(二)
1940,于婕从成都市花溪谢赫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工程系。次年,分校并入昆明大学,她从工科转到了外国文学系。从此,他开始了对中外文学的系统研究,这决定了他随后几十年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在西南联大的四年中,于婕先后受到著名学者吴宓、闻一多、冯至、卞、沈从文、谢等的启发。当时她从事新诗创作和戏剧创作演出,在文艺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能,1943毕业前夕,为适应抗战需要,他和400多名同级同学报名参军,参加了军委外事局在昆明举办的译员培训班。毕业后被派往中国、缅甸、印度的美国陆军,后随空军学员赴美,至今仍担任翻译。抗战胜利后,调任中国驻美大使馆武官两年。中间,我与魏、、周、、德、法、比、瑞等将军出访欧洲。这让他一天天地开阔了眼界,反复考虑自己今后应该选择的道路。
1947期间,于婕获得了去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深造的机会。毕业后,她获得了硕士学位,并担任旧金山《世界日报》的编辑。她还在加州蒙特雷的美国语言学校任教。因为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知识,1956去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并在学校担任中文讲师。1959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于旧金山州立大学建立中日文学系,并担任中文系系主任。从那以后,我除了尽可能努力地教书,还继续从事中国文学的介绍和编纂工作。
1982 65438+10月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特大风暴。芥子庇护所后,山崖崩塌,大家纷纷跑出屋外,芥子抢稿。转眼泥石流就来了,房子都没了。气味难闻,美国学界、旅美华侨、两岸老朋友都齐声哀悼。痛惜这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进行中美文化交流的学者。光影穿过天空,突然像昏迷一样逝去!
于婕长期生活在国外,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和介绍,不完全是因为她过去的造诣和爱好,而是因为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在他选择和决定这个研究方向之前,他的好朋友Cyri Birch曾经劝阻过他:“在欧美,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一直被轻视,大部分汉学家都不愿意关心。他们甚至认为只有不懂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才会做这种不值钱的事。”于婕有着深厚的学识和修养,他并不缺乏研究和介绍古代汉学的能力,但他仍然突破了世俗的偏见,毅然决然地决定了这一生的研究方向。在他看来,要让外国人对现代中国有正确而深刻的了解,介绍和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加强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同时,他也看到,当时研究和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西方人大多不精通中国语言,他们的翻译和解释很难做到真实、完美。他认定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死前对他的朋友说。“曾经有好心的朋友劝我,我的古文旧识还不错,专注现代作品太浪费了。其实这是我多年的心愿。我不能一辈子躲在旧金山大学里看黄豆芽发芽。我应该做点问心无愧的事。”他对什么感到舒服?那就是,我将尽我的一生来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让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从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他没有考虑他的个人名誉。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对得起曾经生他养他的祖国。
于婕对终身职业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旦决定了,就从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坚持不懈开始。他的朋友们都把他1963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的诗》当做他的“创业之书”。这本书可以说是他的精心之作,不仅包含了忠实优雅的翻译,客观平衡的评论,而且阐明了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血缘关系,指出了诗人从民间文学和外国文学中汲取营养的必要性。因为所选作者大多是他的老熟人,他特别熟悉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相关作品的时代社会,所以他的评论精辟,能给人有益的启示。
1968年,于婕撰写的《周恩来传》出版,在资料收集和评价上充分显示了严肃的写作态度。因为他看不到很多保存在国内的珍贵资料,所以不得不千方百计在国外收集。为了证实他的参与,他亲自拜访了他在周恩来的同学、朋友和亲戚。从一些在上海、京都、柏林、巴黎等地与周恩来有过接触的老朋友那里,他得到了大量的稀有材料,经过精心挑选,进入了写作过程。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了中文、日文、德文、法文和意大利文,成为广受欢迎的畅销书。
1973年,于婕回国观光后,出版了《中国文艺界》一书。在书名下加了副标题“一位作者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说明他是站在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来写的。他只写了他亲自拜访过的27位左右的作家、音乐家、演员,对他们没有轻评。他只是如实记录了访问的谈话和经历,却为读者提供了许多难得的素材。比如叙说他和沈从文的重逢,就很亲切,很感人。正是通过他的采访和介绍,这位与世隔绝了很久的老作家,才得以在世界上重新扬名。
粉碎“四人帮”后,芥川渝敏感地预见到中国文学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是断代的分水岭。他决定及时总结,写下自己的最后一本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艺术。在这部长达976页的著作中,他收集并讨论了122位作家,其中包括208个译本,由印第安纳大学于1980年出版。这本书出版后,被美国大学和研究所图书馆协会评为1980年最佳学术著作之一,旧金山大学准备授予“功绩勋章”,可惜不久就去世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书,还有许多于婕写的其他作品。虽然内容不同,但弘扬祖国文化,加强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和愿望是一致的。遗憾的是,他的宏伟计划未能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