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
1中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
网络道德是人类整体道德的一部分,有其独立性,也有许多与整体道德相关的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学校的电脑教室可以上网,大部分学生家里也可以上网,学生接触网络变得更加容易。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成熟期,好奇心强,意志力不足,心理控制能力差。这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在遇到网络上各种新奇的信息刺激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自觉抵制外来不良诱惑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网络的负面影响,用具体事例引起学生的警惕,增强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意识,如注意保护自己的邮箱密码和相关账号,不向网络上的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和相关情况,不盲目参加网络发起的活动,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等。
其次,要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和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样,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学生认为网络是免费的,所以他们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为所欲为。我会给同学们解释,所有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在网络上还是需要坚持的,虚拟社会不假。给他们举一个李俊制造“熊猫烧香”病毒被抓的例子,或者引导他们在上网时仔细阅读“用户协议”和“服务条款”中的用户责任或法律法规,真正让学生自觉知法守法,让他们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这种耐心的教育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此外,引导学生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盗版软件就像毒品一样,刚开始是无意识的,但是当我们发现已经离不开它的时候,盗版已经深深的入侵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
2.在任务驱动中渗透德育。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设置任务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将德育内容灵活融入任务,让学生在“做任务”中体验和感受德育,实现教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大丰收。比如在WORD或POWPOINT的任务驱动中,可以设置“我爱我家”、“校园小报纸”、“节能环保”、“阅读的乐趣”等任务,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热爱集体、保护生态环境、热爱阅读的情怀。在EXCEL和VB的教学内容中,可以让学生开发小程序来管理自己的生活账单,从中可以培养学生节俭的能力,学会自理。在PHOTOSHOP中设置和设计环保t恤、班徽、公益活动LOGO,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讲授FLASH的引导层和蒙版层动画时,可以通过设置飞机、军舰在钓鱼岛周边巡逻的动画,让学生培养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情怀。
此外,可以制作专题德育项目,如“拒绝电子垃圾,保护生态环境”,让学生通过环保卫士的角色扮演,调查、采访、分析身边的电子垃圾现状,找出解决电子垃圾污染的方法,并形成报告。并对这次活动的结果进行宣传、展示、评价和反思,从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毅力。在以德育为中心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不仅通过听、看、体验、实践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熏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使他们逐步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协调人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活动效率。任何个体作为社会系统的一员,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中。他必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他人发生关系。所以作为一个学生,要想成功,必须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能够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创造一个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这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计算机技术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会让学生沉迷于电脑世界,从“书虫”变成“网虫”,或者沉迷于电脑游戏而没有同学之间的交流,或者只是在感到孤独的时候和电脑交流思想,这些都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要求分组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可以自由分组,也可以由老师根据对电脑的掌握程度分组,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比如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让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使用的操作系统和芯片都是美国的),从而产生危机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小立志为国争光。电脑是外国人发明的。中国的计算机研究起步较晚,但在短时间内赶上并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就硬件而言,电子管计算机的制造水平从50年代开始发展,到70年代末的“757”计算机,再到中国的银河系列计算机,进步很快。软件方面,WPS文字处理、北大方正排版系统、杀毒软件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谈论病毒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领域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各种应用渗透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比如在文字处理、幻灯片、网页、动画、图片处理等内容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介绍中国民族融合的史实;在输入排版练习中,要求学生选取练习稿和图片,制作适合当地学生民族特色的羌族民俗文化主题作品,以PPT展示5.12地震后援建成果,并在评分标准中增加德育评分项;在实践中注意与民族文化的联系。这样,学生既能完成相关的技术操作,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共同前进,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和弘扬民族文化,以及感恩情怀的培养于一体。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工作。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发挥专业特长,深入挖掘课本的德育内涵,搜集德育素材,加强自身修养,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