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教育
企业办幼儿园1953,全国进入全面建设期。幼儿教育已经引起了城市地区工商企业的注意,他们正在计划建立幼儿园。从1955到1960,长岭机械厂等六个厂矿企业陆续开办幼儿园,在1970增加到14。到1990,全区企业共设立幼儿园65个班15所,幼儿3209人,幼儿教师142人。其中教师125。此外,企业办小学附设学前班12个,在校儿童708人。
民办幼儿园(所)1958,为实现“大跃进”提出的任务,解决妇女劳动的拖累,各公社生产大队在农忙季节组织临时托儿所,农忙结束后,临时托儿所解散。魏马营镇明星村幼儿园(当时属于易门公社马营区)自1962起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此后20年间,先后有苏联及部分单位的朋友来访10余次,1200余人赠送了布匹、日用品、玩具等。,被视为群众办园的独特组成部分。1975之后,农村托幼组织逐渐发展起来。其中,向家庄、高家村、玉泉村、明星村已发展为常年幼儿园。同时,市区河岸新村有一所私立幼儿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市区也办起了新民二路和东二村两个民办学前班。到1990,私立幼儿园和小学有学前班,有81个班,2175名儿童。
公办幼儿园1975,市教育局在建国路北端西侧设立幼儿园,幼儿园共有69名幼儿,分大小两个班。到1990,已经发展到9个班(每个班3个班),60多名老师,467个孩子。1984宝鸡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民国35年(1946)2月,国民党陆军特种兵联合支部为解决军官子女入学问题,在谭家村建立私立建华中学,3个班,125名学生。解放后,市人民政府接管建华中学,改为宝鸡县中学。1955年迁至宝鸡县石羊庙(今石羊庙中学)。9月,1958,清江小学附属初中班改为市第七中学,2月,1961,更名为江城中学。在1957渭滨民办初级中学的基础上,成立市第三初级中学。1958年9月更名为市第六中学,1961年2月更名为渭滨中学。1958年9月,在谭家村小学和齐家崖小学附属初中班的基础上,分别成立第八中学和第九中学。1961年65438+2月,并分别更名为傅家村中学和马营中学。1968,马营中学停课。
“文革”期间,为了鼓励学生就近上学,不顾条件,提出了“初中不要大队,高中不要公社”的口号,掀起了一股办中学的热潮。1967太平庄公社大湾铺小学、李家河公社马鞍山小学增设初中。然后在1968-1970,易门、向家庄、高家村三所小学设立完全中学;市区内,经二路、金陵两所小学增设初中班,分别更名为“育红”和“八一”学校。后来,马鞍山小学的中学部搬到了王佳禾,并更名为王佳禾中学。65438至0970分别在石坝河、鞠家河、孙家庄、义门堡、茹家庄建立中学。孙家庄、茹家庄中学成立仅一年就被关闭。同年恢复马营中学,更名为马营高级中学,1982改为完全中学。1971易门公社下涯河、任家湾小学和高家村公社太阴、水泉路、凉水泉小学相继增设初级中学。1972,育红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开放,小学恢复原名(经二路小学),中学更名为红旗路中学。1974,新建路中学建成招生。1975成立马营镇初级中学,1980马营镇七家崖小学改为初级中学。到1982,小学“戴帽子”中学班全部取消。1986期间,金陵初级中学成立,卫滨中学、新建路中学停办。渭滨中学师生移交金陵中学,接收新建路中学学生,保留体育课继续招收小学毕业生。1988撤销傅家村中学,成立江滩李连高级中学。1990,渭滨中学恢复初中班。
1950—1960,区内企事业单位中学3所,分别是铁道部建筑工程局分校、长岭机器厂学校、宝成仪器厂学校;1961—1970,新建宝鸡石油钢管厂、烽火无线电厂、宝鸡电厂、宝鸡灯泡厂、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秦川机床厂、宝鸡桥梁厂、宝鸡医用玻璃厂八所中学。1971-1981新建9所中学,分别是宝鸡医疗机械厂学校、宝鸡氮肥厂学校、第七省建筑工程公司学校(后并入第二省建筑公司学校)、铁道部三局六师学校、五局一师学校、一局一局五师学校、机械筑路学校。
区内中学经历了不断的增设、合并、裁撤、迁出、迁入的过程,学校总数因区划的不断调整和变化而发生了较大变化。从1950到1959,学校从1增加到7所(其中公办学校4所,企业3所),到1970,有25所中学(包括带帽子的中学)(其中公办学校5所,企业1970)。1971年有中学27所(其中公立6所,企业14所,私立7所),是解放初期的27倍。到1987年底,经过调整、改革、整顿和加强,共有21所中学(其中公办学校8所,企业13所)。1990中学校23所(其中公办学校10,企业13)。在校学生12765人(其中初中生8427人,高中生4338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2%,是解放前的102倍。较1972中的14154下降了近9.8%。1949-1951在农民和工人中开展扫除文盲的扫盲活动,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52年9月,中央提出普及速成识字法是识字委员会的任务。同年,5438年6月+10月,宝鸡市成立总扫盲指挥部,提出公民一年内脱盲。1956年2月,宝鸡召开工农进军文化动员大会。半个月内,市区和郊区就有8000多人报名学文化。在大跃进和十年文革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成人教育一度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人教育逐步恢复并坚持正规化。职工教育1951年,通过陆毅路建立了一所初级业余学校。1953年3月,第四区业余学校成立,清江区干部学校也成立。1957年8月,市工人工业学校与清江等地的工业学校合并,组建宝鸡市干部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在经一路小学、经二路小学、江城联合小学设立教学点。文革后期,以职工教育办学形式出现了“七·二一”大学和“五·七”大学。1975,“五七”大学成立于义门公社,位于下涯河村。驻区化工机械厂、长岭机械厂等单位开办***13“七·二一”高校,培训学生1500余人。这些“大学”在1979关闭。1981年3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卫滨区机关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同年4月,区机关干部业余学校成立。1983,1968-1980初高中毕业的工人未达到初中毕业水平,未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工人补课。全区35岁以下青壮年劳动者2014人,需要补课的16,31人。全部在初中上课,共1038人合格。这项工作结束于1985。1981年,区经委组织电大班。1982年9月和1985年9月,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两期电大班,学员55人。1984年9月至1987年9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分校渭滨区党政专修班成立,分两期举办,学员44人。1990期间,举办员工文化技术培训班300余期,受教育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0%。农民业余教育1971年前,这方面的扫盲重点是工人和居民。1971年后,在城郊农村建立了63所扫盲夜校(1975,更名为政治夜校),重点面向农村45岁以下的文盲、半文盲进行扫盲和农技教学。到1985,农村2-25岁青少年13806人,其中13702人识字,非盲率99.2%。12-40岁,壮年有22164人,文盲21277人,非盲率96%。7-11岁适龄儿童4504人,其中已入学4492人,入学率99.7%,达到陕西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基本无盲县(区)标准。1985年4月通过宝鸡市人民政府验收,批准为无盲区。后来农民教育转入以科技为主的农民技术教育。到1990,* *有4所农村农业技术学校,31所村农业技术学校。* *举办培训班427期,培训人员15579人,科普讲座25场,受众16000人(次)。失业人员的教育1982年,中央提出了“多开多办”的方针,社会教育迅速发展。本区有14所集体学校,15所个体学校,有服装裁剪、无线电修理、食用菌技术、绘画技术、高考辅导等20多个专业。其管理,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社会力量办学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已纳入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时代服装裁剪技术学校,自筹资金,自购设备,借用教室,在南关路、经二路小学、金陵小学、渭滨中学设立教学点。到1990,* * *已经办了50多期,培训学员近4000人(次)。全区有12所学校(班),其中学校办4所,个人办8所。3所学校(园)被评为市级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