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手抄报模板
一、中秋节简介
二、中秋节的由来
第三,中秋节的主要习俗
第四,中秋诗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亮节、秋天节、中秋节、八月节、追月节、赏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中国许多民族和汉字文化圈各国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因为它的价值只是三秋的一半,因此得名,有些地方把中秋节定在8月16日。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侨,尤其是当地华人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以来,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有过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自古以来,而且流传至今,持续时间很长。中秋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珍贵文化遗产,满月是人们团聚的标志,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寄托,希望丰收和幸福。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和清明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中秋节一词最早出现在李周,《礼记·月令》中说:“中秋之月滋养衰老,遵循稀饭饮食。”
一说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中记载“太阳在春天升起,月亮在秋天落下”,月亮是对月亮的祭祀,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帝王就开始对月亮和拜月进行祭祀了。后来贵族官员、学者纷纷效仿,逐渐流传到民间。
第二,中秋节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解释为“庄稼熟了的秋天”。八月中秋,庄稼和各种水果陆续成熟。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之情,农民们把“中秋节”作为一个节日。“中秋节”的意思是秋天的中间。农历八月是秋中的一个月,十五日是这个月中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代秋报传承下来的习俗。
一些历史学家也指出,中秋节的起源应该是隋末唐军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裴济,唐军,带着圆月的想法,成功发明了月饼,作为军饷发放给军队,成功解决了因吸收大量反隋叛军而衍生的军粮问题。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
(一)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特别明亮完美,象征着团圆。在古代,很多人想看月亮上的玉兔和吴刚伐木。现代人欣赏月夜的自然美。
(2)吃月饼:
吃月饼的习俗在明朝就有记载。传说节日食品具有魔力,被赋予爱国意义。
中秋节是“月饼”,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月饼庆祝团圆或纪念反抗外国统治。
(3)团聚:
人们吃月饼,赏月,赏地主等习俗,都是祈求人生圆满,阖家团圆,社区祥和,表现出圆月的理想。
中秋节的传说:
1,嫦娥奔月
古时候天上同时有十天,庄稼枯萎,百姓苦不堪言。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有着无穷的力量。他同情受苦的人民,拉起弓,一口气射下九个以上的太阳,命令最后一个太阳准时升起落下,造福人民。后羿的妻子叫嫦娥,后羿除了打猎,其他时间都和妻子在一起。许多仁人志士来此求学从师,别有用心的孟鹏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在昆仑山拜访朋友,向王太后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立马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临时将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百宝箱里。三天后,后羿带领随从外出打猎,别有用心的孟鹏装病不出门。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孟鹏持剑闯入里屋的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鹏的对手。危急之下,她转身打开宝盒,取出仙丹,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她飞到了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仙女。
晚上,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着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要杀小人。孟鹏已经逃走了。后羿气得肝肠寸断,仰望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有一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来到嫦娥最爱的后花园,摆了一桌香,摆上嫦娥最爱的蜂蜜和鲜果,在月宫里遥祭嫦娥。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运和平安。从那时起,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2.吴刚赢得桂冠。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叫吴刚的人,是汉朝西河人。他曾经跟随神仙去了天堂,但是他犯了一个错误。神仙把他贬到月宫,每天砍掉月宫前的桂树作为惩罚。这棵桂花树生长茂盛,有500多英尺高。每次被砍,砍的地方都会马上封闭。李白在《赠崔胡俟文昆集》诗中写道:“欲待月中,寒有酬。”
以前关于月亮的诗:
1.嫦娥
云母屏烛影深,长河渐落,星辰沉;
嫦娥我一定后悔当初吃了仙丹,现在一个人,蓝天,夜夜笙歌。
2.独饮明月唐李白
从花丛中的一壶酒,我独饮。没有人和我在一起;
举起我的杯子,我邀请明月,明月带给我它的影子,让我们成为三个人。
唉,月亮不能喝水,我的影子茫然地跟着我;,
但仍有一段时间我有这些朋友,及时行乐一定是春天。
我唱歌了。月亮鼓励我,我跳舞。我的影子在后面翻滚;
醒了就和对方做爱,醉了就散了;
我愿意和他们永远在一起,忘记友谊的伤害,就像银河的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