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风格特征

1,节奏运动:

“男强女软,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秧歌的节奏特征,是中国舞蹈艺术中优秀的创作元素,其风格特征经常出现在许多成功的民间舞蹈作品中。

北京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许多艺术院校都将胶州秧歌编入教材,作为舞蹈院校的必修课。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葵花舞采用了胶州秧歌的形式,电影《红太阳》主题曲借用了胶州秧歌的曲调。

2.浓郁的民间风味:

源于当地人民的胶州秧歌,是一种自发参与、自我演变的农民广场艺术。在3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胶州秧歌保持了原有的特色;自觉投入、自由宣泄、自娱自乐,形成了胶州秧歌的自娱特色。

3、刚柔并济:

新中国成立前,仅在中国流行和传承,保持了秧歌的地域特色;胶州秧歌受港口文化的影响,融合南北风俗,融阳刚与阴柔于一体,形成兼容的特点。

4、有严格的规范:

“安国”形式出现后,胶州秧歌的舞蹈、音乐和表演形式有了严格的规范,形成了程式化的特点。胶州秧歌由舞蹈、民歌、戏剧等元素组成。有各种各样的舞蹈词素,有若干音乐作品,更有自制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5.有许多门:

传统的胶州秧歌有数百个曲调,70多个剧目,表演者10人,分为鼓、木棍、翠花、范姑娘、萧炎五个行业;表演形式有十字梅花、大荡队、挖心、挖心、二门等。除了唢呐,还有鼓、锣、钹、小簪、手锣。

百度百科-胶州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