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溪书院,莲溪书院

“县里有书院,也是农村研究并重。农村那些又漂亮又有文化的,既然大人小孩咸,只好学诗学乐,互相勉励。”“书院以濂溪命名,濂溪是袁弘老瑞联的标志。书院四周是彩虹水的分流,水中种着荷花(荷花的别称)。堤的四面种着柳树,红香绿荫,相映成趣。因此,对于从事商业的人来说,打开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扩展他们的思维是有益的。

清末,戊戌变法后,于光绪三十年改为高等小学。

民国时期,襄城县中学和襄城县师建立了这所学校。

1969年襄城中学和襄城县分区改为现在的老城高级中学。

老城高级中学是河南省周口最早的高中之一。为周口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老城高级中学校园内有五个原创报告厅。

濂溪书院曾是项城八景之一,清流堂以诗赞之:“淅淅沥沥,楚清目空,一春风立于濂溪门外。半湾芳草深蓝,岸边的沫沫浅红。两只鸭子在水面上浮沉,一个渔夫在船头漂流。自然诗趣在自然画,欲学魏墨。”

豫东名校濂溪书院,从项市一中、项市师范到项市老城高级中学,成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濂溪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袁保恒回乡为祖母祝寿,安排她自食其力。他还做了几件大事,第四件是整顿项城市的濂溪书院。他会和县长一起,把官员们藏起来的旧书院田全部找出来,和书院的房子一起租出去。并以袁家名义捐银一千两,县令捐银二百两。加上老存款,* * *弄了三千两银子,开了个当铺过日子。每年有息一千两银子。有了这笔资金,请一个山领导买书,付给乡上和考试的考生,补贴餐盘费。经过这次整顿,“文风可以振兴了。”从这一年到科举废除后的三十年间,在十余次科考中,项城中了十九个举人,十个进士。项城市莲溪书院肯定有可取之处。(研究员刘鲁生)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濂溪书院一直处于失修状态。每次省联考,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在烈日下露天考试,辛苦的可怕。为了重建和扩建濂溪书院,据清代宣彤三年出版的《襄城县志》记载:

“袁家三捐了十万元。

同治五年(1866),袁保恒捐银5200两。

光绪二十九年(1903),袁世凯捐银520两。

光绪三十年(1904),袁世通在城西南汝阳捐建西生营六十亩。

注:袁世同是原项城市CPPCC副主席袁小林先生的曾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