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古镇的古建筑

该建筑位于建楼居委会白土井遗址后面。清朝嘉庆年间,陕西帮集资修建。楼高五层,长方形布局,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外门用石头和青砖,内部用木头分地板。各楼层由木制螺旋梯连接,直至顶层。顶楼是一座塔,上面铺着小青瓦,有几口大铁钟,其中一口刻着“道光十六年造”的字样。楼主会被用来报火情和时间。如果你发现火警,按铃并报警。该建筑被重庆市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迁至新县城龙脊岭文化旅游走廊文物公园。

文峰塔位于杉木林居委会辖区宝台,由清咸丰年间盐场使陈婷安创建。为六边形砖木结构,9层高,石基,砖塔。螺旋梯是用木头搭建的,一直到塔顶。塔顶是尖的。每层的六个面都有精致的浮雕。塔的六面装饰有铜镜(俗称妖镜)。相传塔顶藏有珠宝、遗物等物,文革中被毁,塔身楼层降为7层。塔顶有一套清国家陈刻的木刻版,后被云安中学收藏。

维新派创办于清末维新变法时期,占地3000多平方米。校舍是四合一的大院,三峡水库淹没拆迁前建筑面积2226平方米。2006年6月5438+10月,迁至新县龙脊岭文化旅游走廊文物公园。

文昌宫云安镇最早的道观之一,位于衙门口居委会境内,明末毁于战乱。清道光十八年(1838),延长使王明捐资重建云安中学教师宿舍。清光绪二十四年,王明孙郁南盐场大使王守同捐资修缮。文昌宫是砖木结构的三进四合院。主要献给文昌帝。光绪三十一年(1905),文昌宫被辟为小学堂。1943成为府城中学的一部分。解放后被拆除改建为云安中学教师宿舍。2006年,文昌宫迁至云阳新县城龙脊岭文化长廊文物公园。

崔迪寺是云安镇著名的佛教寺庙,也是该县的十大丛林之一。建于明代之前,原名滴水寺,清代更名为崔迪寺。地址位于云安中学左侧半山腰,汤西河前,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依山而建,砖木结构,重柜式。从汤溪河到山前,有一段近2000米长的石阶,石阶两侧有几座佛塔。塔高10米,5-7,四边形或六边形。路旁有个茅草亭,四周有回廊,额上写着“皆苦”二字。在亭子旁边,有一座郭建造的外国建筑,叫圣经阅览室。山前南,用“额阴崖滴绿”四个字。进入山门,主体建筑分为前厅、厅、正殿三部分。前殿供奉释迦牟尼等佛像。中间有个洞,入口处有个小水池。走过池上的石桥,进入厚重的大门,就到了大厅。大厅旁边有十多间房子,是香客们住宿的地方。大厅后面是放生池。放流池周围有石梯。沿着石阶进入正殿,里面供奉着弥勒佛的金身。金身十余尺,肃穆无声。顺着正殿后面的石板路,即进入大石院。大释院分为两部分,左边是方丈室、藏经楼、储物室,右边是僧舍、客厅、餐厅。在庙山脚下的河边有一个石灰岩洞。洞内有石阶,旁边四点有野花。夏天洞穴被淹,秋冬水干的时候可以坐船在洞穴里玩。整个寺庙结构精巧,造型典雅,翠竹葱茏,古树参天,寺外流水潺潺。确实是修身养性的绝佳去处。解放后,僧人回归世俗,寺庙被拆除。改革开放后,云南信众自发集资修缮部分建筑设施。

东岳庙,俗称东王庙,位于紫金桥居委会,面积约300平方米。清朝乾隆末年,云安盐商一个叫张的人,集资在陕甘宁进行修缮。属于重亭宫式的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主要供奉东岳皇帝。民国时期,东岳庙改为镇公所。1970后改建为云安人民医院。2006年,东岳庙迁至云阳新县城龙脊岭文化长廊文物公园。

故宫位于江西街居委会,小地名黄州街。清咸丰年间,主要由云南盐商李修建。以其庙产,购屋20间,铺筑,为重型砖木结构。是湖北省黄州会会馆。解放初,寺庙被拆除,改建为云安粮站。2006年,故宫残存建筑迁至云阳新县城龙脊岭文化长廊文物公园。

青衣庙位于杉木林居委会境内,小地名为马岭湾。清光绪年间,人们集资修建,建筑面积达100多平方米。为民居砖木结构,主要供奉观音菩萨。解放后,尼姑回归世俗,寺庙改建为民居,至今保存完好。

祠堂旧址位于现杉林居委会境内,小地名为六十板。清代中末叶主要由张建造,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四合院走廊式砖木结构。主要奉献给张天师,解放后,祠堂变成了杉木林居委会的办公室。使这座全镇保存最完好的寺庙具有了一定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