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以清明为主题的教案
以清明为主题的幼儿园教案1一、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和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的背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达音乐内容,愿意参加音乐活动,与同龄人一起表演。
3.尽量根据古诗词的情况来画。
4.感受旋律的氛围,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让学生了解清明的习俗。
二、活动准备
1,孩子已经能在语言活动中背诵《清明》这首诗,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清明画、音乐、纸张、颜料等。
三、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造动作,初步用动作表达《清明》这首诗。
老师:你知道古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点评:古诗词对孩子来说很难理解,所以我决定用音乐和动作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2.有节奏的背清明。
(1)老师背清明,放图片给小朋友欣赏。
(点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听觉大多是用来帮助孩子理解的,但在这个环节中,我加入了视觉,用图片来帮助孩子,通过上一段楼梯。)
(2)老师示范背诵一遍歌词,用稳拍的节奏拍手,幼儿跟着老师按稳拍的节奏拍手。
(点评:稳定的节奏有助于孩子稳定准确地熟悉古诗。)
(3)引导孩子结合稳定的节拍背诵歌词,注意翻拍的应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和孩子一起回答歌词。老师说前半句,孩子说后半句。比如老师说“清明节”,孩子说“雨后”,等等。
(点评:帮助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反复学习,记忆古诗词)
(5)幼儿完全随音乐背诵和演唱歌词。
3.根据理解画画
孩子们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论:这个环节是相对自主的。希望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通过画画来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
4.交流与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儿童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四、活动结束
1,评估
2.摘要
幼儿园清明主题教案二的教学目标:
1.了解四季的轮换,感知清明为春节,产生进一步探索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词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通过欣赏和体验加深对中国节日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3.提高孩子思维的敏捷度。
4.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5.了解节日的起源,知道节日的日期和习俗。
教学准备:
清明上河图,清明照。
教学过程:
首先,猜测并理解四季的轮换。
1,演示画面1,看到这个图形你会想到什么?
总结:一年从65438+10月开始,到65438+2月结束;新年从65438+10月开始,到65438+2月结束。
2.演示屏幕2。现在,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一年有四个季节。在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历夏天和秋天,接着是冬天,然后是春天。年复一年,四季不断交替。
3.演示屏幕3。前段时间,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想吧。他们可能在什么季节?
4.总结:一年从春天开始。立春之后,是一场惊魂。春分过后,是-,大寒过后,是立春。节气可以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第二,找来找去,摸清楚。
1.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除了立春、惊蛰、春分等节气,春天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课文来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请过来找他们。哪些和清明有关?孩子们分组讨论。(再现并转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等古诗词)。
5.总结:清明节不仅是春天的节气,也是春天的重大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步入大自然的怀抱,享受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喜悦,感谢先烈和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第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中国古代就有清明节。中国古代的人们不仅用文字和古诗记录清明节,还用绘画来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代代相传的名画。你想看看那时候清明节的热闹场面吗?
2.孩子们在清明节欣赏河边的景色。
3.问:你感觉如何?(帮助孩子简单理解图片)
4.老师背古诗总结:梨花初升风清,游子春来出城,日寇坟茔收拾,柳树柳莺。
幼儿园清明主题教案三的活动目标
1.得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一幅优秀画作,感受到画面中所表达的繁华与热闹。
2.欣赏画面上的人、事、人的活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的美。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尽量大胆加图,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大胆尝试绘画,用对称的方式装饰。
要准备的活动
1,挂图16。
2.家长帮助孩子了解北宋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朝代,其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就位于此。
3、毛笔、画纸。
活动过程
首先,对话引出主题。
孩子,清明节你会和家人做什么?你知道古代的人们在清明节的时候做什么吗?我这里有一幅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画,名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人民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这幅画很长。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图片。(老师提前准备张择端的相关故事)
第二,欣赏全局。
老师出示挂图,问:这幅画在哪里?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热闹,繁华)
第三,欣赏画面中的人和事。
孩子们观察并讨论。
问题:图中桥上、桥下、桥边的人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是什么?他们的穿着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当时人们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那时候房子是什么样的?你见过这样的房子吗?你在哪里见过?和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进一步欣赏。
各种各样的人:桥上的行人,卖东西的,看客,桥下的人,船上的人,桥边店里的人。
各种交通工具:驴、马、独轮车、轿子、船等。
各种建筑:桥梁、茶馆、餐厅等。
第四,总结。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千年前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桥头的繁华景象。这幅画总长528,7 cm,一* *画了1643人。每个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样。在我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画家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清明上河图》弥足珍贵。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五,学画画。
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交通工具或建筑画一幅画,或者画一幅周围的人去集市、购物的画,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墙上。
活动反思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我让学生看图,在课文中找出描述这个片段的单词。通过大声朗读,他们可以体验绘画的内容。接下来,我让学生找出这幅画的特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清明上河图的价值。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是大教育,要提倡交叉学习。我认为:只要学生学到了知识,获得了能力,课堂就是成功的。
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和学习《清明上河图》及其作者张择端,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共享资源。在此基础上,根据阅读提示,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理解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学,自己读课文,反复标注感受,突出略读课文的特点。当学生交流感受时,我会引导学生阅读和看图,特别是图片的长度和高度,以及图片上的人和牲畜的数量。当学生将图片与现实相比较时,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对图片产生钦佩之情。然后我让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认真读一遍,体验一下。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文本的描述顺序(总分的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播放课件,欣赏古画《清明上河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中国古人的艺术才华,从而突出教学重点。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欣赏图片。通过播放图片,学生可以整体感知,然后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具体欣赏。结合作者描述,合作者可以唱。与现实相比,学生感知到画面后,会情不自禁地对画面产生赞叹之情,也会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幼儿园清明为主题的教案4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为国家和民族解放献出生命的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学习先烈们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大胆创新的意识,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3.让孩子们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提前进行地形测量,了解山路情况。
课程准备:
1.让家长了解这个活动及其意义。
2.孩子要带水和零食,穿简单的衣服和鞋子,方便行走和攀爬。
3.手工制作一朵小白花。
4、安全教育
流程:
先说说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一下清明节的习俗。
二、进一步做好出发前的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安全意识。
3.步行至齐家山,登上山顶烈士墓。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辉事迹
2.向烈士致敬。
3.全体人民默哀,向革命烈士致敬。
5.休息一下,吃点点心。
6.踏青:欣赏齐家山的春色,拍照。
七、全队回到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1,9点准时在操场集合。
2.注意出发前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清点人数。班主任和班主任,阿姨和好的团队保证了孩子的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不说话,不玩耍,不追逐,不喝酒,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以清明为主题的教案5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清明节传统习俗,愿意在清明节参加活动。
2.初步体验缅怀先辈和革命先烈的情感。
3.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
二、教学中的难点:
1,重点(目标1):简单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愿意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2.难点(目标3):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
1,场馆(多媒体)
2、PPT
3、《清明》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将故事融入教学内容
1,老师:现在,孩子们,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完后,告诉老师这个故事隐藏了哪个中国传统节日。(播放视频)
2.老师:这个故事里隐藏着哪个传统节日?(清明节)(2)讲述清明节的习俗。
老师:你知道清明节是什么日子吗?(4月5日)
2.老师:孩子们知道现在清明节的人在干什么吗?(扫墓、徒步、放风筝、荡秋千)
老师: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都在做什么。
播放课件中的古代清明节习俗。(清明上河图,蹴鞠,冷食,勾搭)
解释图片。
蹴鞠:和现在的足球规则一样,是一种古老的藤条足球。冷食:清明前一天不要生火,吃冷食。
钩:古代的拔河。
(3)说出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老师:孩子们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
一个重要的节气,万物复苏,是扫墓踏青的好日子。也是因为寒食节。
2.老师:那我们为什么要去清明节呢?
为了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怀念,我们都去坟前祭拜,表达哀思。
(4)结束,观看烈士陵园扫墓的画面。
老师:孩子们,在清明节,我们不仅要祭奠死去的亲人,还要祭奠为保护人民而牺牲的烈士。
幼儿园以清明为主题的教案六活动;
1.对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有简单的了解,愿意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2.体验缅怀先辈和革命先烈的情感。
活动重点:简单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活动难点:体验清明气氛,懂得怀念先辈和革命先烈。
活动流程:
首先,开始部分
古诗介绍:清明节
老师:这首古诗里隐藏着一个节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第二,基础部分。
1.孩子们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并能简单地讲述出来。老师:为什么会有清明节这样的节日?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到来时有哪些习俗?
孩子们畅所欲言。
老师播放清明节的视频给孩子们看。
2.沟通:
老师:清明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有清明节?清明节我们要做什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展示图片。)
3.引导孩子体验缅怀先辈和革命先烈的感受。
(1)展示扫墓图片。
老师:看!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去扫墓?
总结:每年清明节前后,为了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我们都会去他的坟前祭奠,表达哀思。
(2)展示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图片。
第三,结语部分
老师播放关于“革命烈士”的故事,请观看,引导他们了解“烈士”:董存瑞、黄继光、消防英雄等。
幼儿园清明主题第七课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词,观察图片,可以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大意。
2.能够正确阅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扫墓人的心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由来,知道它的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活动准备:
1,古诗词教学自制PPT。
2.给孩子的体验前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流程:
(1)入场:听琵琶,学古人,漫步入场,感受古乐氛围。
老师:现在让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歌,慢慢进入会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老师:我们在清明节放了一个长假。请回忆一下你和你的家人在清明节做了什么。
播放《清明上河图PPT入门》,老师会据此做一个总结。
老师:孩子们谈论了很多关于清明节的事情。让我们看看其他人会怎么做。
老师:清明节那天,路上的人来来往往,带着悲伤的表情,手里拿着鲜花,祭奠死去的亲人...所以,清明节扫墓是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清明节前后人们的心情相当悲伤。
(3)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充分欣赏两遍古诗词。
老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人们在清明节做什么。古代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会做什么?
欣赏古诗词朗诵。老师:请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古诗《清明》读了一遍。现在,请老师再读一遍。老师给孩子念一句,给孩子念一句。(播放古诗词背景)孩子跟着老师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大意。
孩子看图,自由回答。
3.搭配句子和卡片,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大意。
(1)出示图片卡片,引导幼儿寻找诗与图片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配图。
老师:如果要给这些宝宝找图友,你觉得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首诗找个图友?
老师:谁能给《人在路上快死了》这首诗找个图友?“路上行人奄奄一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说点什么。
老师:第三首诗“请问,餐厅在哪里”对应的是哪幅画?
老师:那谁回答爷爷了?那个孩子。哦,最后一句“牧童指杏花村”,对应的是第四张图。
老师:现在你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片的关系了吗?原来图中的内容就是古诗词中的内容。
(4)背诵古诗
1,孩子整体阅读。
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给我看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是杜牧。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现在让我们看图,再读一遍这首古诗。
2、记忆测试两次。
3.孩子们跟着它读两遍。
4.性能读数。
老师:你读得真好。现在让我们读这首古诗并做一些动作。让我们来表演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5)识字活动:学习“明”字。
老师讲“明”的词源故事。
师:甲骨文中的“明”是由一日一月组成的,表示日月光辉灿烂,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篆书的名称由月亮和一个窗形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户,表示光明的意思。现在明字定义为日月之光,一般用作光的意思。
老师:我们今天在单词宝贝里学了什么?
(6)活动结束:欣赏《宋清明》。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节》。里面还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我们来听听。
活动扩展:
1.学习《清明》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