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和地理的重要问题是什么?如函谷关,东称关中。山海关,北方叫关东,等等。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它生活在大尖山的断裂处,两边悬崖峭壁,直插云霄,峰峦如剑倚天;悬崖断崖,两壁相对,形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危”的美誉,俗称“天下第一关”。1982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巍峨的剑门关,因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战国时,秦惠王想吞并蜀国,却没有办法进入蜀国。他谎称给了他五个美女和五头金属牛。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个丁力士开道,入秦迎娶美女,运送金牛,然后开了这条蜀道,史称“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三国时期,蜀国宰相诸葛亮率军攻打魏国。当他看到雄伟的山峰和陡峭的山脉时,他命令军士切割岩石,架设飞梁,修建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屯粮、屯兵、练兵。他还在大尖山绝壁之间的峡谷口修了一座石门,建了一座大门,并派兵把守。当时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654.38+万兵取汉中,配合剑门关夺蜀。蜀将姜率三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六亿五千四百三十八万余人。真可谓“一人守之,万人不能逼之”。
/view/9314.html?wtp=tt
——————————————————————
潼关:东汉以前,没有关城。东汉末年,曹操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设潼关,弃函谷关。据《通□》“从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回大阪,自汉代以前已有。曹公恨路险,开北路为大道。”建安把山路改成了河边。路封了,就有潼关。
潼关因水而得名。《水经注》云:“河水在关内南流,激荡关山,故名潼关。”铜郎凶悍,故名铜官关,又名冲关。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然护城河,东有禁谷、远望沟、满洛川等横贯东西的天然防线,成为“闭门九州,鸟不可过”。汉代的潼关城就在今天村子的南北。
/view/47449.html?wtp=tt
——————————————————————
虎牢关:泗水镇,位于周穆王荥阳市西北16公里处,因西有老虎而得名。秦朝在这里设关,汉朝在这里设郡,后来的封建王朝都在这里设防。虎牢关南临宋岳,北临黄河,山峦交错,形成了自己的天然屏障。其势大,一人守之,万人不能逼之,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三次抗击吕布的战争,使其声名远扬。
历史上这里发生过许多军事活动。春秋五年(前718),郑在此大败颜氏;鲁襄公二年(571年前),金为谋郑而丧王惠诸侯,以孟宪子“邀城虎入狱逼郑”之计,开始在此筑城;战国时期,齐、楚、燕、汉、赵、魏都曾驻扎在虎牢关与秦国对抗。楚汉争霸时(203年前),刘邦和项羽在此争城夺关,尤其是东汉末年吕布在此与刘、关、张交战,使虎牢关声名大噪。唐朝时,李世民与窦建德交战,宋朝时,岳飞在逐鹿都打败了金军。直到元明清时期,仍是征战无数,偶有杀戮。虎牢关是历史上的古战场,皇帝对地图的争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可看。
/view/231003.htm
——————————————————————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形势险要。自古被称为交通枢纽,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26公里,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秦皇岛是市辖区,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14万。
山海关古称关羽,又称榆林关,又称鲁林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徐达中山王奉命修筑永平关和凌洁关,并在此设立山海关。因北临燕山,南临渤海,故名山海关。明末女将军秦良玉、吴举吴三桂镇守山海关。
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1381修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军事重镇。
/view/16079.htm
——————————————————————
居庸关:在北京昌平县西北部,是长城的主要入口之一。在离北京50多公里的昌平区。居庸关得名于秦朝。据说秦始皇修长城时,把俘虏、士卒、强征民夫都迁到这里,意思是“迁到平庸之地”。
居庸关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有两个关口,南面叫“南口”,北面叫“居庸关”。现存的关城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派来的大将徐达修建的。它是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侧山势雄伟,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山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青峰重叠,花木繁茂,鸟语争鸣。风景秀丽,被誉为“家有绿意”,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准备夺取这个口,称之为“居庸塞”。汉朝的时候,居庸关城还挺大的。南北朝时期,关城建筑与长城相连。此后的唐朝、辽朝、金元、居庸关峡谷都与建城有关。
现存的关城建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由徐达将军和常遇春副将军策划创建。在明代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以后多次维修、修缮。城墙东至翠屏岭,西至金桂山山顶,周长4000多米。南北月城、瞭望塔、瞭望塔等配套设施齐全。关城内外有办公室、寺庙、儒学等相关建筑设施。
晚清以后,居庸关城的建筑逐渐被废弃,但雄伟的关城和众多的历史遗迹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窗口。
/view/2151.htm
——————————————————————
紫荆关:位于河北易县紫晶山上,是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重要入口之一。
紫荆关汉代称上谷关,东汉称五阮关,与普银井、紫庄关并称太行八蜻蜓第七名。它在宋金时期被命名为金坡关,但后来因为山上有许多紫荆花树而改名为紫荆关。
紫荆关建于战国时期。它在汉代用泥土和石头夯实,然后经过各代人的扩建和修缮。明朝洪武初年,以石条为基,以砖为盖,以石灰、碎石填充。自从明朝成祖迁都北平后,他建造了更多的建筑,并修复了这座城市。郑桐、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对关城进行了改扩建,增加了城堡和关隘,开凿了盘山路,使紫荆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济府通志》说:“控西山之危,乃燕京路上游,通傅玄、大通。山谷崎岖,易守难攻。”存在“一人守之,万人不能逼之”的风险。
/view/99902.htm
——————————————————————
娘子关:建于初唐时期,位于山西平定县城东,因平阳公主曾率女兵在此住宿。山西、河北两省危急之时,形势险象环生。
原名卫泽关,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它是长城上著名的一关,被称为万里长城的第九关。娘子关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山西人把娘子关的里外作为省内外的象征。关城坐落在悬崖上,居高临下,洮河从西南向东北弯曲,奔流在关城周围。这里山高谷深,形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娘子关历史悠久。据记载,隋炀帝时曾在此设县。唐高祖的第三个女儿,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带领妇女士兵保卫和驻扎在这里,因此得名娘子关。另一方面,据说这里有一座妒妇庙,供奉着介子推的妹妹。据说有女子浓妆艳抹,必然电闪雷鸣,故名娘子关。如今寺庙已废,有一本唐代的书《妒妇颂》,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娘子关之名最早见于元好问《游承天吊泉》诗,诗中有“娘子关头更奇”之句。乾隆二十九年(1764)《大清统一志》是第一部以娘子关为名的公文。关于娘子关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很多传说。明代顾祖禹在《读史记纪要》中说,每当女子化了漂亮的妆,经过妒妇祠时,就会“电闪雷鸣”,吃醋,所以她是个吃醋的女子,故名娘子关。《元和县志》说,春秋时期,晋国介休的妹妹介休把绵山烧死,后来人们为它建了一座忌神祠。另一个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带领娘子关守卫这里,并建立了关城,因此得名娘子关。但这些说法都没有可信度,可以以铁路(即石太铁路)的建成通车为前提。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经过娘子关的杨静公路和娘子关至旧关的威久公路,完成了石太铁路复线工程和电气化工程。这些交通设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view/32638.htm
——————————————————————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樊氏东北边境,毗邻灵丘县,是长城要冲之一,也是山西省北部的交通枢纽。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隘,位于大同市灵丘县西南部。它建于明朝郑德六年(公元1151)。平型关城在平型梁上呈方形,四周900余尺,南北各有一门,前门镌刻“平型梁”三个大字,真是雄伟之山。也因震惊中央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坂原师团主力遭到林彪将军率领的八路军袭击。在这次战斗中,歼灭日军近千人,击毁敌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轻重机枪20余挺,战马53匹及其他大量战利品。这是抗战开始后中国的第一次伟大胜利,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人民,激发了他们的抗战热情。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延缓了敌人的进攻,迫使已进入浑源、保定的部分敌军向平型关方向移动,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的作战,使已陷入敌人包围圈的郭宗芬的进攻部分得到了支援,避免了被歼灭的危险。
平型关是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次伟大胜利的遗址。这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自然和历史意义的军事博物馆。
/question/57138367.html?si=3。wtp=wk
——————————————————————
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北部,是长城的主要入口之一。
位于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在北京西北约40里处,也被称为“西光关”。
“天下九果酱,以雁门为首。”雄关四面环山,险象环生,巍然屹立于山巅。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岭长城,蜿蜒于势中,东至平型关、紫荆关、道马关,达幽岩,连接茫茫大海;向西到漩口、宁武关、偏头关,到达黄河。关右的东门和西门,都是用巨砖堆砌而成,跨鹅过云,气度轩昂,门口分别刻着“天险”和“地理位置”两块匾额。东、西门上有高耸入云的塔,塔上有杨家将的集体画像。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了一座纪念碑。不幸的是,当日本人入侵中国时,这些塔和李母庙都被烧毁了。
傅山先生写的“三关必无双,九关尊首关”的对联也化为灰烬。但唐代诗人李贺还是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乌云压城欲摧,光辉洒向太阳。”秋日号角响满天,胭脂塞凝夜紫。红旗半滚,援军冲向易水;夜霜重,鼓声阴沉。在黄金平台报你的愿,带玉龙走向死亡。“流传至今。
——————————————————————
附:三级:
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关合称为三关。
据史料记载,宁武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是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素有“北有大同,南有太原,西有关,东有雁门”的战略作用。莞城现有遗址分为西关和东莞两部分。城墙依山而建,非常危险。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在“宁武关”与明军打了一场战役,史称“宁武关之战”,打败了三关总指挥官周瑜吉,为攻占北京扫清了道路。如今,在宁武浍河东岸,有周瑜基墓,是用砖石砌成的。
传说宁武是凤凰改的,所以叫凤凰。宁武关鼓楼,位于今天的宁武县城,有三层,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顶,下面有一个十字穿洞基地,这是30多米高,宏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偏关位于偏关县境内的黄河上,有四面城墙,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30公里保存完好,全部用砖覆盖,高耸于河堤之上,十分壮观。“雄关丁宁岩,山连紫,地控黄河北,金城共金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美。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武灵王破的战场,唐代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修建九龙庙,宋代杨魏镇三关。现存的关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偏关东南一公里处,有凌霄塔,建于明代,是一座八角亭式的空心大雁塔,砖石结构。塔高35米,形似文笔,故名“文笔凌霄塔”,为偏关一景。
/view/23480.htm
——————————————————————
宁武关:这是陕北的一座古建筑。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建楼防匈奴。宁武,秦汉时期位于娄烦县,有娄烦关。本县南部的宁化村是娄烦关的南口,县城北部的羊坊口是娄烦关的北口。北魏时,广宁县和县先后统治这一地区,隋朝时,先后隶属马县和静乐县。宁武县建立于唐代,原名宁武,取广宁县和神武县为后缀而得。或者据说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座古老的温宁城堡,这意味着它对应着民事和军事,因为它叫这个。
当北同蒲铁路线上的北向列车穿过煤城宣岗西北的群山时,如一条巨龙,一座现代化的城镇出现在铁路线以西的山谷中,这就是陕北古镇宁武关的所在地。宁武关的旧址在今陕西省宁武县,这里是吕梁山北支芦芽山和云中山的交汇处。谷口宽阔,通向北部朔县盆地。三面环山,北靠长城,居于四面腹地,形势稳定,易守难攻。位于大同、朔县联合盆地南缘,地势较高。山西省的两条主要河流桑干河和汾河都发源于此,分南北。东西两侧分别流出滹沱河和黄河支流。所以虽然是山区,但是有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的优势。从这里向北可以到达大同,向南可以到达太原。宁武关,在今天的宁武县城。建于明朝中叶,是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地处“三关”中间,素有“北有大同,南有太原,西有关,东有雁门”的战略作用。
/view/57106.htm
——————————————————————
偏关: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北靠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南接河曲、五寨两县,东接神池、平陆两县。全县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8公里,总面积1.682平方公里,总人口1.654,38+0.000(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新关镇。邮政编码:036400。代码:140932。区号:0350。拼音:偏关线。
地处黄河中上游黄土丘陵区,境内丘陵沟壑,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是青羊山,海拔1855.2米;最低点是黄河沿岸的寺沟河,海拔875米;平均海拔1377米。境内山脉属于管涔山脉,包括青羊山、白洋山、草多山、明顶山等山峰。境内主要是黄河水系,有偏关河和仙川河。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城30公里,形成偏关西界。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多雪,春季温暖干燥,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凉爽明亮。年平均气温3℃-8℃,年平均降水量425.3mm,无霜期105-145天。
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晋蒙交界处,东经11° 22′-1° 01′之间,北纬39° 12′-39° 40′。全县总人口102085,其中男性54572人,女性47513人,农业人口88995人。县政府驻城关镇。偏关县辖4镇6乡:新关镇、天丰坪镇、老营镇、万家寨镇、窑头乡、楼沟乡、上峪乡、南堡子乡、水泉乡、陈家瑛乡。
气候属于大陆性半干旱地区,寒冷、干燥、风沙大。年平均气温8℃,1月最冷,7月最热,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水量420毫米左右,平均无霜期140天。
/view/726164.htm
——————————————————————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部,长城尽头,依山而建,风险较高,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枢纽。
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最壮观、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城堡。是明代及后世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大防”、“河西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以西)的中西交界处,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九年建成。明初,宋襄公、大将军盛丰在征讨胜利的路上。他选择在嘉鱼塬西麓修建关隘,嘉鱼塬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临酒泉,西接玉门,后接黑山,南接祁连。关城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建成于公元1540年。正如史料《秦边略》所记载:“初有水,后有闭。有了建筑,长城就后建,长城可以后守。”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精良。关城三垛,多道防线,城内一城,城外一护城河,形成守城之势。由:内城、瓮、雒城、护城河、三层三檐、山顶歇息高楼亭、护城河、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管城的主体和中心,周长640米,面积25000平方米。内城东、西门外,有骨灰盒静修所,每所面积500多平方米。瓮门皆朝南,西瓮西有洛城。洛城墙中间向西封闭,门楣上镌刻“嘉峪关”二字。关城现存建筑主要有游击总府、关静、关帝庙、戏台、文昌阁等。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守卫着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区域,峡谷南部的秋来谷构成了通关的天然屏障。烽火码头纵横交错嘉峪关,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共66座码头。嘉峪关是一个攻守兼备的天然地形。与附近的长城、城台、护城河、烽火台等设施形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也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view/16064.htm
——————————————————————
武胜关:在河南信阳南部,是大别山的关隘之一。
武胜关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以南35公里,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南锁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武胜关在古代被称为伟大的隧道口。南朝称为舞阳关。唐称骊山关,后称舞阳关。清初称武胜关。东有九里关,西有平井关,合称益阳(今信阳)三关。武胜关地处险要之地,附近山峦纵横交错,群峰相连。关城为山所阻,山削为隘口。古代形容为“车不能过轨,马不能同时骑”。一直是南北方竞争的地方,也是必经之路。
中国古代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的重要关隘。它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以南35公里,在河南省和湖北省的交界处。南锁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武胜关在古代被称为伟大的隧道口。南朝称为舞阳关。唐称骊山关,后称舞阳关。清初称武胜关。东有九里关,西有平井关,合称益阳(今信阳)三关。武胜关地处险要之地,附近山峦纵横交错,群峰相连。关城为山所阻,山削为隘口。古代形容为“车不能过轨,马不能同时骑”。一直是南北方竞争的地方,也是必经之路。在南北朝时期,梁和魏为控制关隘而战了几十年。南宋庆元年(1259),忽必烈率军渡淮河,大败关。以关为基地,却不能进攻。后来因为驻军弃关南而逃,方月官南下取鄂州(今湖北武昌),迫使南宋媾和,形成“鄂州之盟”。今天有一条京广铁路经过这里。
史鸷69913.html
——————————————————————
友谊关:又名大南关、界首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是中国通往越南的交通要道。
友谊关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观楼的左边是左壁山的城墙,右边是富友山的城墙,就像一条巨大的蟒蛇连接着两座山的山麓。
友谊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322国道终点经过友谊关拱门,与越南公路相连。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国家一类口岸,距凭祥市18km。
早在汉代就在这里建立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原名永济关,后改名界首关、大南关,明代设立镇南关。1953 1月,经当时的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睦南关。1965 1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友谊通。1995年2月,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25日,连城要塞遗址、友谊关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view/6037.htm
——————————————————————
鬼门关:1。它原本是迷信传说中的冥界入口;现指生死攸关的关口或危险的地方。
2.古名关,省内称为“阴阳路”。《玉帝纪胜》写为鬼门关,明宣德年间改称天门关。在广西北流县西部,位于北流和玉林两县之间。有两座山峰面对面,宽30步,俗名鬼门关。在古代,为了得到秦、连、雷、琼和交趾,韩将军征收交趾,并通过这一点,石头仍然存在。因为疖子那么多,死人能活下来的很少。俗话说“鬼门关,十人去九人回。”因此得名“鬼门关”。唐宋诗人移野,逝者如斯随。
3.鬼门关:这是进入鬼国的唯一通行证。无论谁来这里,都必须检查他是否有鬼国通行证。这是死后报鬼国的依据。道路指南长3英尺,宽2英尺,印在黄色软纸上。上面写着,“丰都田有必要把《指路》送给大帝,让全世界都下地狱转世。”同时,路牌上盖着三个印章,分别是“阴间城隍、丰都县政府”。任何人死后被埋葬(1ian)或火化时被焚烧,都会跟随他的灵魂下地狱,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畅通无阻。
/view/28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