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左右的解释性文章。

蜗牛的秘密

星期天下午,天气非常闷热。我走进院子,拨弄着父亲的“宝贝花草”。突然,我看见一只蜗牛慢慢地爬上了叶子。“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它经过的地方总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它的鼻子和眼睛在哪里?”一连串的问号涌上心头。

我跑进房间,问爸爸谁在看报纸。父亲笑着说:“既然你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自己去实验呢?”对!我怎么没想到呢!所以我决定自己试验一下。

"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首先,我试着用各种食物测试乌龟来测试蜗牛。我先捡了白菜叶、馒头、小蚊子,然后抓了几只蜗牛,分别编号,放在这些食物前面。大概是它们饿极了,爬向自己喜欢的食物,但每只蜗牛都选择了卷心菜叶,咀嚼着,却闻不到其他食物的味道。很快,卷心菜的叶子被吃光了。现在,我得出一个初步结论,蜗牛是害虫。

然后我进行了第二个实验,分析蜗牛爬行时为什么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我高高地抓住了蜗牛,当它的头伸出壳外时,我想抓住它的身体,但在我的手碰到蜗牛之前,它的头又缩回去了。我觉得这只蜗牛真的是个“懦夫”!我连续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我真的很沮丧。这时,父亲走过来说:“我当初很气馁,长大了想当科学家!”“我被父亲这么‘激动’了,又激动了。突然,一个想法掠过我的脑海,“对,对!”“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小心翼翼地用一块锋利的石头敲开蜗牛壳,拉出蜗牛的身体,用手摸了摸它的底部。我只感觉到一些黏黏的、微弱的小东西。这是什么?查阅书籍后,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那个小东西是它的脚,黏糊糊的东西是蜗牛屎,帮助蜗牛爬行。

最后,我想看看蜗牛的眼睛和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白菜叶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蜗牛先用一对较长的触角碰了一下,再用下面另一对较短的触角碰了一下,然后大口地吃了起来。我想:大概一对是眼睛,一对是鼻子。但是哪一对是眼睛哪一对是鼻子呢?我又拿了一片叶子和另一片同样大小的白菜叶子,放在另一只蜗牛面前。因为差别不是很大,蜗牛的眼睛也没用:我只要用小触角一碰,就能分辨出哪个是白菜叶,哪个是叶子。现在,我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大触手有眼睛的功能,小触手有鼻子的功能。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我真的收获很大:不仅发现了蜗牛的秘密,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后想做发明,就要从小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

-

向日葵

小时候在街上玩的时候,经常会唱这样一首歌:“什么鸟爱跑?什么鸟爱唱歌?什么花在水中盛开?什么花向太阳看……”其中,望向太阳的花是向日葵。

向日葵,又名向日葵。为什么叫向日葵?只是因为向日葵的圆盘会转动。每天早上,太阳一出来,圆盘就对着太阳。从早到晚,无论太阳在哪里,向日葵总是面朝太阳。这大概就是它名字的由来。

那么,为什么葵花盘总是对着太阳呢?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传说,太阳神有几个儿子轮流在天上值班。其中一个儿子,觉得一直在天上太无聊,就偷偷溜到地上玩。但他一从天上下来,就不能发光了。他不由自主地落到了一棵小树顶上。久而久之,他和树一起成长,渐渐变成了向日葵。此时,他觉得天上掉馅饼还是好玩的,后悔了。我想回到天空,但是已经不可能了。从此,他不得不在地上看着天上轮流值班的孙兄弟。

每天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眼睛都没有离开过太阳。上了中学,学了植物学,对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有了科学的认识。植物学家发现,在向日葵盘的背后,有一种物质对光的分辨能力特别强。这种物质喜阴不喜阳。为了避免受光,面板的正面不断改变方向,总是跟着太阳走。从这个角度来看,向日葵向太阳,不是一种天意,而是一种生命的本能。

向日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成熟的季节,他身高七八尺,八九尺,甚至一尺多高。茎上有一个杯口粗细的金色沉甸甸的花盆。映衬着肥硕的葵花叶,真的是神韵凛然!

向日葵和大多数植物一样,春天种植,秋天收获。一般在芒种前后播种,过几天芽就会破土而出。刚开始芽只长出两个豆荚,都是深绿色的。荚厚,略长椭圆形,无任何棱角,茎光滑。当它长到一英尺多高时,它的外观和颜色完全变了。之前的深绿渐渐淡了。每片新长出的叶子都有尖端,整片叶子呈桃形。茎也粗,同时长出短绒毛。在顶部,有一个小花蕾。这个时候只要水肥合适,就会很快长大。6、7月份长到一人多高的时候,一般不会长到很高的地方。像芭蕉扇那么大的叶子从下往上逐渐变黄,但只有顶端的芽迅速长大,像一个大花盘。

花盘周围的花瓣是金黄色的,充满能量,像是在守护大地。花盘里有无数朵小黄花,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却排列得整整齐齐。当向日葵成熟时,大花瓣和小黄花逐渐脱落。黑色的葵花籽露在小黄花下面。

向日葵可以被人们享用,但它主要是一种经济作物。葵花籽可以食用,也可以榨油;葵花秆可以做栅栏和燃料;向日葵的叶子也可以施肥...

初秋,阳光普照万物,庭院里的葵花都是迎着阳光的。看着这一幕,我想起了我自己和我们的党...

-

哦,我的朋友

作文选读(以下简称选读)和我做了6年的朋友。每一期《选读》我都保留了六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出版也是拜她所赐。

她的优势在于来自并面对广大中学生。我和很多同学和她交朋友是因为她没有××指导那么霸道,也没有××写崩溃那么骗人。她只是一个“文学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见到她就像和朋友聊天,其间有所收获,对思考和写作大有裨益。于是她就在校园里扎了根。这是她这十年越来越红火的根本原因!

我朋友有“一个优点”,“两个优点”,“三个缺点”。这是我给朋友写的评论。

我朋友有两个优点:顺眼,有助于写作。她选的文章时代感强,校园氛围浓,回忆身边的事,表达同龄人的感受;泰山上雄伟的日出,爬琅琊的兴致,老师的情谊...这些平凡而独特的感受和场景,常常让我激动不已,回味无穷。这是从欣赏方面;朋友给了我最大的帮助,还是在写。选读里的文章,是带领我走进《捉刀》殿堂的最重要的老师。每期选读的文章都是作文课上老师看的,我回家自学。我的作文立意、语言、造句都受她影响很大。至今写文章时经常打开,当时读书时用红笔标注的精彩段落,我都从中借鉴。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朋友!

但是,朋友的缺点经常让我摇头。我有三个想法。

一、选文评价单薄。指导大家提高写作水平,选择一篇好文章作为范文当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对范文的立意、结构、用词进行评价。让有经验的老师详细分析一下,其作用不亚于听一篇课文:在这一点上,“鲍文”在括号内点评学生作文,然后再详细点评的方法是否可以参考?

二是选文设计实践少。选读中发表的优秀习题,在某些方面总是独一无二的。让作者自己设计一些练习,可以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沟通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提高阅读兴趣。在这一点上,东三省的读书通讯很有特色。可以学点经典吗?

第三,稿子不够宽。以后要给南京的中学生一个在选读中大放异彩的机会!虽然我即将高中毕业,但作文选读永远是我的朋友!

-

住宅发展史

房子是人类居住的地方,是人类征服自然和自身发展的象征。

直到半坡氏族时期,人类才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自己的房子——用双手堆砌的石头房子。这座石屋的屋顶覆盖着草,呈圆锥形。房子形状不规则,一半房子在地面以下。几栋这样的房子凑在一起,就成了当时的村子。

后来随着人类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于是,人们雕刻、科学拼接的木屋、石屋,以及各种形式的木、石、土房屋大量建造,甚至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寺庙建筑。由于历史、文化或习俗的差异,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了不同类型的房子。云南傣族的竹楼有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马,方便、安全、凉爽、卫生;黄土高坡上的人们因地制宜,挖坑建房,修建一排排冬暖夏凉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甚至创造了一种可以活动的房屋毡包,用来遮风挡雪,随意移动。房子有很多种,都表现了人类创造的艰辛和伟大。

现代住宅在本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单纯依靠天然材料,而是使用钢筋混凝土等人造材料,更加注重房屋内外的装饰。比如墙壁镶嵌瓷砖,甚至涂上金粉,使得房屋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些建筑,无论是结构还是外观,都远超古宅。

人们在不同的房子里从事活动。可以说,房子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的那一天起,就与动物分离了。人类既然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在填饱肚子的同时,也想到了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地。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房屋的性能和功能有了新的突破。比如有些房子可以抗震。美国加州一座堡垒状的房子经历了6.2级地震,却“不为所动”;有些房子可以模拟地球外的太空环境,成为地球上的空间站。

现代住宅不再只是人们遮风挡雨的避难所,而是为生产、科研和现代文明的一切发展提供实验室和作坊。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房屋的巨大需求,人们不得不向天空发展,于是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统计,一座300层的摩天大楼可以容纳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

最早的房子应该被推进覆盖着干草的洞穴里,洞穴人就住在那里。这种房子恐怕更多的是大自然的馈赠,而不是人类的劳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越来越多的欲望,未来,人类将不会满足于只生活在地球大陆上,“海底龙宫”、“星球别墅”、“空中楼阁”的出现大概也不远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家乡米粉

当你在我的家乡做客时,热情好客的主人总会捧出美味的油炸兴化米粉让你品尝,尤其是对那些去台湾的人、外国华人和海外华侨,宴会上少不了传统的家乡美食——兴化米粉。此时,家乡的米粉成了台湾同胞和海外游子寄托乡思的珍品。这一刻,他们总是感慨万千,甚至充满诗意。一位从海峡对岸归来的兴化人,有一次吃着故土的米线,激情地感叹:“银线断了心,海峡两岸为之震撼,兴化子孙隔海同唱一曲。”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情。

兴化米粉为什么迷人?原来它历史悠久。相传北宋年间(1064-1068),朝廷任命兴化军首领薄力帆。在兴化,水被冶炼成一个木兰塘。后来,他的得力干将钱思娘因造塘失败,死于木兰河。范丽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勇敢地亲自主持这个项目。为了奖励农民工,范丽将祖先传下来的糙米粉加工技术公之于众,还大量生产米粉。没过多久,范丽也在工地的调查中遇难了。人们向这条河供奉米粉和米酒,并为它建立了一座“范丽庙”,这将被世世代代铭记。李开创的米粉产业,在美丽富饶的兴化平原上开了花。经过几代面农的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兴化地方特色的米粉。

当你吃着美味的炒银丝-兴化米粉时,有没有想过旧社会制作兴化米粉的艰辛?的确,在旧社会,手工制作米粉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重体力劳动。其制作过程分为泡米、碾米、烘干、揉面、蒸制、排米、去浆、制柄、晾晒、束腰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浸透了稻农的辛酸血汗。真的是一条条米线,一串串汗水,有诗为证:“半夜入睡后,四肢皲裂,汗流浃背,留一米汤灌肠。”

兴化米粉不仅醇香可口,而且香遍天下。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今天,兴化米粉是乡镇企业的一朵奇葩。其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畅销日本、东南亚、欧美,为国家创汇,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莆田的粉农为人类做醇香的米粉,为自己酿造甜蜜的生活。你看,浩瀚的木兰河畔拔地而起的一排排红砖瓦房,不就是粉农们的新家吗?

谜语说“四角,腰缠稻草”,答案是“兴化米粉”。原来,兴化米粉是一个方形的大米复制品,中间用稻草捆着,晶莹洁白。它的白条细,有弹性,有韧性,煮炒方便。汤是咸宜干的,如果配上鱼、肉、蛋、菜,真的让人垂涎三尺。难怪宋代著名学者朱在兴化讲学时品尝米粉时,忍不住拍手叫好:“好香好香。”现在人们更注重兴化米粉的烹饪方法,吃法也很多。“巴苏炒米粉”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八大要素,就是“香菇、百合、木耳、紫菜、面筋、干丝、豆腐皮、青菜、配料五颜六色的脆皮花生,米色粉嫩,清香可口,形态完整。厌食症患者和努力工作的人会看到他们的美丽。兴化米粉还是治疗感冒的灵丹妙药。只要把熬过油的姜、葱、豆瓣酱加到汤里煮的米线里,患者趁热吃,再裹上被子,汗流浃背,高烧就散了。

在四化的号角中,那些繁重落后的手工操作全部被机器取代,旧车间里痛苦的哀嚎和呻吟声全部被马达的轰鸣和轻松愉快的流行歌曲取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兴化米粉也在向新的高度冲刺。目前,一种“快餐”米粉是根据科学配方添加各种营养素和调味品制成的。米粉只要煮熟了,就是真正美味的“快餐”,为旅游和人们的饮食提供了方便。

愿兴化米粉这一传统土特产,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