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山介绍?、
凌云山
南充高坪区凌云山风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
凌云山风景名胜区以凌云山道教城、白山佛教城、涂山儒家文化中心为主体,在方圆境内占地近20平方公里。凌云山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根据出土文物和历史记载的研究,从东方汉明帝时代开始,道教、儒教和佛教就竞相在这里修建宫殿和寺庙。文革前仍有数十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寺庙和祭祀祭坛,香火长盛,远近文人雅士蜂拥朝拜,千百年来。从凌云山所在的乡镇名称就可以看出当年的繁华:老君镇——道教始祖李二,又名李老君;青莲镇——全乡形似坐在莲花宝座上的观音;小佛乡——山是佛,佛像遍布全乡;千故乡——千圣光对凌云。
凌云是一个世界精灵,关心她的风水地理,山地地貌,寺庙,石雕艺术,良好的自然生态。
凌云山三清殿:
三清殿是道教的标志性建筑,因道教三清真人而得名。原寺建于明清,解放初建老君学堂、政府时被拆除。现正殿在2001旧址重建,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大门是云南双层雕刻空心青苹果木;前殿正中,高九米,分别为清灵宝天真、玉清元天真、太清道德天真,左右各有五米高12金仙。大厅内的壁画和墙饰都是道教经典故事和文化背景图案。后殿有一尊5米高的后三清真人雕像,表情各异,栩栩如生。在三清殿右侧湖边的一块巨石上,有明代池主张三丰游凌云山的诗句:蜀山胜景归凌云,水木清华远不俗。九鼎烟中,夫妻惊声尖叫,仙音人间不闻。由此可见凌云山当年极其繁华的地位。
凌云山天然卧佛:
在凌云山望向白山和玛雅山的方向,可以看到两座天然睡佛从山脊上伸展开来。白山卧佛长约2公里,玛雅山卧佛长约1.5公里。两者相连,南北朝向,据说是佛祖显灵,朝向与当年的死佛相同。与乐山的卧佛相比,更加宁静自然。更为神奇的是,自唐宋以来,高僧大德就在两眠佛的头顶上建殿参禅悟道。
凌云山有四相五行:
像一只负重前行的乌龟,这种乌龟有图案,龟头,龟眼,龟背和龟鳞,有清晰的长寿图案,类似象征长寿吉祥的乌龟。你看,乌龟背中间有凹槽和填满水泥的洞穴。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山民想开采这种石头盖房子时留下的。当时变成了哑炮,留下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龟石。是不是很神奇?
大子洞是大明弘治十四年(1501)开凿的僧墓洞。它是桂苓的头,真正的武官在桂苓的背上。上山道路左侧的两座山脊是桂苓奋力向前推进的后腿,所以这座山叫玄武山。前面左边的山是青龙山。整座山最长点330米,最宽点33米。四周都是悬崖峭壁,看起来就像一条龙在拜一只乌龟。山中巨石众多,有的像盘龙,有的像卧龙,有的像龙吐须,极为传神准确,也寓意着三月三朝凌云山的神秘。前面右边的山是白虎山。从虎山上往下看,可以看到一只卧虎站在茫茫松林中,一阵微风吹来,像老虎在呼啸。正前方是朱雀山,长约2公里。山形如大鹏居高临下,俯瞰远山,大有展翅之势。
据研究风水的专家学者介绍,凌云山的山形地貌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个方面都是完整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在风水上认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完整的土地)。华西师范大学教授王明远在《天下风水第一景》一文中说:就古代地理风水学说而言,凌云山是卧虎之雄,朱雀玄武之美,对称适中,各人自居。千百年来,理想的风水模式,其实就是眼前的现实,甚至更好,它专注于在四相中心聚气(三清殿前300米,五行背后有一个无限的能量场,是四相五行的中心。你在这里向四面八方喊都有回音,漫山遍野都没有地方。这种奇妙的现象极为罕见,而现在你又要搭建八卦平台),那么四合一,一变四也就顺理成章了。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马正平、李晓波说:过去四相五行是研究风水最理想的风水模型,但都是传说、抽象、理想、书本上的。今天,凌云山的四相五行,身心俱在,将成为高校研究东方建筑风水和古代地理风水学说的活标本。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元天大师视察凌云山时说:凌云山有四相五行,世所罕见。建议将凌云山建成道教城。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风水理论博大精深,极其博大精深。请慢慢琢磨研究。灵云山,这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大概是对“凌云为天下之灵”最好的诠释吧!
灵云山真武宫:
真武官建于清代,木碑上的“真武官”二字是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元天手书。在主厅里,塑料雕塑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利剑。它看着前方真武祖师雕像,左右回廊是十大元帅。正殿后面与真武祖师一墙之隔。山顶有老君阁,古朴典雅,八卦造型,雕梁画栋。亭内石像演绎了老子骑青牛西天化胡的故事,亭外八根石柱均浮雕滚龙抱柱,工艺精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凌云山的道观都会举行盛大的道教仪式。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几十万信徒争相朝拜,人挤人。民间称之为“三月三,对着灵山”。制作条幅时,将盐、茶、米等五谷杂粮装入五个小袋,用尖尖的纸包好,再在条幅下系上五根长绳头,升上天空和云端。经过几天的沐浴、烧香、清洁口腔,10多名道士排队登坛祭天,叩真武祖师,为救世而战。
白山凌云佛:
凌云湖碧波万顷处,参天大树的连接广场尽头,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根据马尾坡悬崖峭壁雕刻的石窟佛像就是凌云大佛,是凌云山最著名的景观。僧尼和信众见面时,往往会双手合十,念诵“阿弥陀佛”,作为祝福、祝愿和问候。为什么?都说阿弥陀佛是佛,是佛中之佛,是佛中之王。佛像高99米,比号称世界第一大佛的无锡灵山佛像高88米高出11米。大佛的肩膀和头部有30多米,相当于10层楼高。可以说,佛是山,山是佛。
凌云大佛是伊彦悬崖上的一座石窟雕像,距离石窟边缘12米。可以科学的排水、防潮、通风,可以防止佛像的侵蚀性风化。仰望广场上的大佛,会有一种展翅高飞的感觉。在佛像的左右两侧和附近的小山上有几个观测点,方便游客瞻仰和膜拜。
白山朱雀山:
朱雀山位于凌云山前,形似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山的周围,有卧佛(释迦牟尼的涅槃像),三十三个化身的观音,五百个(部分)石刻。
凌云卧佛,又称释迦牟尼涅槃像。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623年。据传说,出生后,他能走七步左右。在他踏过的地方,出现了七朵莲花,他环顾四周,自言自语道:“只有天地。”他对社会不平等的现象不满,离开了皇宫。35岁时,他才知道圣名是释迦牟尼佛。他从出家到80岁都在宣扬佛教。该石窟全长72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石雕艺术雕像。雕塑内容为释迦牟尼佛圆寂的故事,由三部分组成。左边是进入长生最高境界的释迦牟尼涅槃,面容慈祥,神态自然;在略显金色的部分,一棵巨大的菩提树连接着上下洞缘,树叶点缀着整个画面,将画面一分为二,既丰富了画面内容,又解决了支撑洞顶的力学问题。右边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八个弟子,诚心赞美师父走过三个解脱门,表情庄严,内心真诚。
观音的三十三个化身都是石窟艺术造像,每个化身都是经典的佛教故事。佛教中有各种名称的佛和菩萨,其中观音菩萨是老百姓最深的形象。观音菩萨是佛教中大悲心的代表。观音刚来中国时是男性,后来逐渐演变成女性。她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阿弥陀佛接收众生,帮助释迦牟尼在婆娑的世界,也就是真实的世界中推广证悟。观音菩萨能化身许多奇妙的表情,能说出无限的密咒。美妙的外表和咒语能让众生无所畏惧。她的主体是完美纯净的观音,在众生的契机下有32次化身。每尊石像高3-5米,比例匀称,体态丰腴,雍容华贵,颇有盛唐遗风。
五百尊石刻罗汉(部分)分布在朱雀山南侧,洞高3-5米,像高2-4米。罗汉是小乘佛教中理想的最高果位。有三层意思,一是杀贼,二是补给,三是没命。罗汉们各自独立,互相照顾,互相交融。有的表现出严厉而富有同情心的性格;有的充满圣洁和智慧;有的浪漫;有的看起来很平和;有的单纯可爱;有的内涵很深;有人笑,有人哭。似乎在告诉人们,罗汉虽然超凡脱俗,没有生死之痛,但也有喜怒哀乐,西天也不是完全的世外桃源。
白山寺:
凌云山的百山寺,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周围和顶上有几座大大小小的寺庙,香火缭绕。民间传说称之为“小西天”,有汉唐宋时期的古岩墓、佛塔、碑刻等30余处。白山可以说是一座奇山:从凌云山望去,白山寺和马雅山,像是两座沉睡的佛像;看起来像白山湖上的两只狮子;在朱雀山脚下看白山,就像一幅侧面画像。这是“风景的改变”,游客们惊讶地称他为“狮身人面像”。明朝宰相陈艺溱(清居高平人,父子均为文渊阁进士,现任朝丞相)曾游白山寺,并作诗一首:闲游梵天,游春思独。天地古,汉唐千年。数峰啼鸟鸣,华飞寺影满径。想在图集里摆脱烦恼,没有这样的地方可以打坐。
广金如来寺,一个新重建的建筑,有一个飞行的山脊和屋檐,并在山上休息和拱门。气势磅礴,香气四溢。寺内有两尊广金如来玉佛和韦陀菩萨,高3米多,重约5吨。
白山寺三面悬崖。崖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了一排排古老的崖墓和佛塔。经考证,自汉唐以来,高僧大德就已圆寂禅修。洞口镌刻着“我来此塔,他往此塔”的对仗,蕴含着无穷的禅机。
白山马燕珊石窟艺术城:
玛雅山曾经是白山香火最旺,寺庙最宏伟密集的地方。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了,但附近出土的瓦砾、基石、碑文、香炉等可以用来考察当年的盛况,现在正在准备修复大雄宝殿。玛雅山北部陡峭的岩石上雕刻着宏伟的石窟。石窟高9-20米,造像高7-16米。它们是东方三贤石窟、西方三贤石窟、金色如来石窟、骑狮子的文殊菩萨、骑大象的普贤菩萨、手持张西莲花的西藏菩萨和观音菩萨石窟的艺术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