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物教师如何教好生物?

瑞昌市中学蒋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转变,世界各国都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门学科,更迫切需要通过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学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上好生物课,是每个生物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因此生物教学要求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效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搞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各种能力的主要渠道。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这就需要生物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付出努力。只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下面谈谈我对如何上好生物课的粗浅认识。首先,备课,明确本节的教学目标。课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也就是学生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任务。这是一堂好课的基础,也是一个好老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合理有效地选择和整合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设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也是唯一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科书中呈现的教学资源,当然也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做出自己的主观判断。否则容易把自己的课和新课标的要求搞得“驴唇不对马嘴”,乱增删东西,偏离重点,扭曲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部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三个部分的目标具体到每个班级,侧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一节,知识目标是关键,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能力目标;“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究鼠女)”的能力目标排名第一,其次是情感目标,知识目标排名第三;“人类破坏环境”的情感目标再次上升到第一位,其次是能力目标。在三个目标的区分上,教师必须认真解读生物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内涵和精神,结合教材的呈现方式,才能灵活把握。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明确了教学目标,就要考虑如何实现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就成了重中之重,这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充分体现教师个人教学特色的环节。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其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可以大的定位为“自主、合作、探究”。只要符合这种学习方式,基本思路是正确的,就有望上好一课。至于教学方法,早有定论:“教育有法,教学无法。得到法律很重要,但不可能得到法律。”所以在这里我只能给老师们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主要依据以下原则:1。第一,根据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或教师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2.教学应以学习为中心,即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来选择、修正和确定教学方法。3.你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专业来选择,不要盲从别人的做法。即使是别人最好的,也不一定适用于你。如果非要用,往往给人一种“照猫画虎”的感觉,但并不美观。4.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难点来选择。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不同,所以选择的教学方式也不会一样。换句话说,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的途径绝不相同。比如,有些知识目标可以通过接受式学习来实现,而能力和情感目标只能通过参与式学习来实现。只有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相辅相成,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5.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意主题明确,思路清晰,以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服从整体教学目标,简单实用往往是最好的。过于追求花里胡哨的翻新和各种形式,反而会以主人自居,雾里看花,容易给人一种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感觉。另外,要想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一定要注意多听课,多评课,多分析对比,尤其是多找有经验的老师来听自己的课,自己评课,进度会更快。第三,教与学的行为要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能否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关键是看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尤其是学生是否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风格。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在启发和引导上下功夫,做好文章,为学生创设各种适宜的学习情境,以达到解疑释惑、奋发求知的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激励者等多重角色。所有角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序的、热切的、充满活力的、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还是应该坐在这几个点上: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不能用自己预设的教案和思路代替学生的想法,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要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应保持有效的互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盲目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和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从而抑制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共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然而,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基础上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互动的实现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创造的问题和作业大多是回忆、事实描述、教学判断和教学程序,或者纯粹是模仿,那么师生之间就很难实现真正的交流。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有思想性、探索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和讨论话题,才能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第二,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教师创造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后给出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的判断学生答案的对错或简单的纠正。老师的干预行为应该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必须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回答的很差、不充分甚至错误,要引导他们找出错误并改正,或者引导他们找出自己回答的依据和原因,通过反思改正自己以前的回答;或者让学生补充或纠正别人的答案。教师行为的干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判断和交流能力,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通过各种丰富的交流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技能。3.教学过程应该给学生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师只应该走过场,不给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留有余地。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课前动员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新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多地设置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生物学研究的艰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结合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学任何教学活动都应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挥。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是老师“教”得多好,而是学生“学”得多好。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学内容更切合实际,更容易被学生接受。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学习过程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对思维过程的反思,让学生了解自己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促进部分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反思他人的学习过程,以便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学习。实践证明,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6.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应该在学习这门学科中获得经验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不仅是在知识方面,更是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地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同时,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素材。教师要不断挖掘课本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来教育学生,灵活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通过“三多点”可以有效地与学生沟通感情,从而创造愉快的环境。“多微笑”、“多尊重”、“多表扬”。教师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会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第四,懂得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注意教学目标的实施,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充满哲理性和趣味性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他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堂中引入幽默,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进入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收到“课初有趣”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要把握好自己的理智和情绪,尽量避免轻易发火或训斥学生,这对师生的情感交流和教师的自我形象都是有害的。如果我们使用幽默来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其功能和效果将会大有可为。幽默是一种美,对老师来说是美的表现,对学生来说是美的享受。传统的为人师表的尊严,往往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一种隔阂。如果老师板着脸不笑,学生更容易远离老师。教师幽默的语言能有效打破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如果教师的幽默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契合,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亲和力。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的善解人意、谈笑风生,具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效果。教学幽默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幽默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科学思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