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四月游的注意事项
在江华县中学,从校长表扬的口中,我“看到”了上课有深度、有说服力的蒋慧敏老师,会在讲台上“跳舞”的郑峰老师,了解学生需求的李老师。
在中心小学,三年级李老师的语文绘本课上,一个小男孩站在凳子上,伸开双臂,用动作回答老师的提问,大胆而自信;
在湘乡市渔塘镇赤石学校,罗燕老师带领四年级学生用古人吟诗的方式,演绎了《山居假日思鲁兄弟》,让诗歌更有深情。
在湘潭县石潭镇古城中学,林思敏老师递给我一叠厚厚的磨课时学生上交的日记,字里行间都有个性和信任;
在安化县江南镇读完小学后,刘玉老师在课后耐心地和有教学困惑的同事交流,分享她的经验...
这些照片只是我匆匆一瞥的结果。在每个学校短暂的停留期间,我很幸运地了解了他们每一个人,包括他们班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呈现的人生状态有起有落。我知道这一切不会在这一刻停止,他们和学生之间会有很多故事,他们也有无限的成长空间。
回顾与这些年轻老师的对话,我发现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我问起一个学生时,他们似乎选择了同样的框架:“这个学生有这些表现...在我观察/了解他之后,我发现他实际上...我试过了……”有时候,我听到他们的话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关心,有时候是心疼,当然,有时候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些情绪可以总结为真实的人性表现,只有敞开心扉,让学生走进去之后才会有感觉。也正因为如此,学生才会如此触动心灵。然而,每当他们没完没了地谈论学生的故事时,无论是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是课后与家人的关系,我都不禁暗暗纳闷:他们对学生如此细致的观察是怎么做到的?
正是这些小观察形成了他们尝试不同教学应对策略的基础。这让我反思:我可能会发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马上推荐给老师,希望能帮到他们;但是,如何才能知道身处不同教室,面临各种教学挑战的老师们的需求呢?我不是老师。虽然我有站在讲台上与学生交流的经历,但我并不像这些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一样沉浸在教育教学的日常生活中。
从书本上看,教育理论和方法总是很简单。听有经验的培训师分享,似乎有些策略是理所当然的:做就做,为什么不做?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老师自身的因素。如果一个教师选择使用一种教育策略,决定其有效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这个人自己:他的理解,他的感受和他的需求。那些理论和方法本身并不能让教师完全理解针对不同教育情境的应对策略,最多能带来一些碎片化、稍纵即逝的启发。这样的灵感很容易被第二天和第三天的困惑所吞噬。
其实,无论过程有多曲折,或者借助了多少外力,最后,只有老师自己才能找到需求。当初,让那些教育理论和方法起作用的,是基于经验的认识。只有积极地观察、理解和尝试,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经验知识,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所以,这次访问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当老师们纯粹出于对人的潜能的好奇和向往,努力去接近学生,去了解学生,并愿意从这些真实而简单的互动中不断获得新的理念,让这些新的理念成为自己坚持探索的动力,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运用甚至创造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这是一个主动的选择。也许当我们选择好奇、观察、理解、尝试的时候,我们就能感受到改变的力量,从内心升起。
……
谢谢你这么耐心的阅读。你改变想法,试图理解一种教育理念或方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期待在留言区听听大家的想法,我们一起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