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头脑:财富在阳光下是温暖的!
上升是因为责任感。
凌国强,男,1965,出生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李朗村。凌家是村里最穷的。几百户人家陆续从茅草房换到瓦房和“洋房”,终于轮到凌住进瓦房了。虽然家境贫寒,但在年轻的凌国强心中,理想不是发财,而是成为一名园丁,非常向往为人师表的人生境界。正因如此,出身贫寒的他,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
1983年5月中考,他自然报了师范。他考得不错,但体检发现视力不好,肝脏大,还是被挡在了师范学校门外。这次挫折虽然没有把他这个年轻人击倒,但也足以让凌国强终生难忘。
随着年龄的增长,凌国强作为长子,家庭责任感更强了。初中一毕业,他就准备辍学打工改善家庭,让弟妹更好的完成学业。但是凌的父亲拒绝了,所以他不得不去布吉中学继续他的学业。高中毕业后,他有机会到深圳公安宝安公安分局当警察。多亏了学校的推荐,他如愿以偿,终于为家里做了点贡献。凌国强感慨地说:“当警察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接触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了解和熟悉他们各自的生活状态,特别关注吸毒人员的生活状态,冷静地研究城乡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从而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勇气,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1988年初,李朗村支书竞选。当了两年警察的凌国强被大家看好。他决定大胆比赛,真的是第一选择。支书的岗位给了凌国强一个建设家乡、服务乡亲的平台。他与生俱来的责任感驱使他竭尽全力去做一个“好支书”。
李朗村位于关外,当时混乱落后。凌国强明白,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当和事佬。他既注重长远规划和整体规划,又坚持原则,狠抓落实。难免被人误解,得罪人。连当时不理解他的村民都认为他的强势行为“太粗鲁”。但凌国强坚信“马的力量是远观而知,久观而人之”。他当了9年村支书,村里的工作被评为广东省、深圳市先进。还被评为深圳市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
村支书的经历在不经意间成了凌国强的宝贵“财富”——村域的治理类似于公司治理,积累的经验在他后来的公司治理中得到了巧妙的“嫁接”。为此,凌国强始终对生他养他的李朗存着深深的感恩情结。
1996年3月的春天,凌国强辞去了村支书的职务,原因很简单:他刚刚高中毕业,手下的工作人员没有大专学历...这只是一个因素。更多的考虑是他认可了人民富裕国家才能强大的道理。李郎村要随着深圳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型,他和凌国强要当致富带头人。9年支书下来了,他是清白的,让乡亲们见证了一个“好支书”;30岁的他,也应该让乡亲们有机会见证,凌国强也可以是一个“好商人”。
“愿意”中的“赚”
离职后,凌国强向朋友借钱,买下了布吉股份,当时公司80多名员工,乱七八糟。一个朋友劝阻他:“你来接,就像一只狼领着一群狮子,多可怕!”凌国强对李朗的底,自然毫不犹豫。他大胆改革,建立规则和组织制度。同等条件下,他不到两个月就把公司的突出问题整理出来,半年后公司盈利2000多万。而这是他在海里挖到的第一桶金。
1996下半年,有“师范”情结的凌国强拿到了当地村委会的书面批文,在村里不愿意投资学前教育的前提下开始投资。但刚要上马,情况就反转了,村里负责人说村里自己来。凌国强没有争辩,而是冷静的选择了放弃。对方心虚,主动补齐了自己之前的所有投资。令凌国强懊恼的是,他从别人接手村办幼教至今的亏损中感受到了盲目投资的风险。似乎赚钱的机会有时候就是赔钱的陷阱——他的放弃可以视为放弃。
1997的早春,凌国强打算涉足房地产,做百合别墅的项目。但是,该公司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的法宝是“舍得”——放水养鱼,让利与深业集团合作发展。指导思想很明确:不怕亏!凌国强把自己还不成熟的施工队员送到根深蒂固的队伍中,无时无刻不在现场学习提高,并交了学费以后独立,现场培养自己施工队伍中的技术骨干和精英。当时很多人质疑公司不盈利。深得深业信任的凌国强对下属说:“我相信,别人赚钱了,别人也会给我合法的权利,就像多年来培养出来的美好婚姻一样!”在愉快而满意的合作之后,深业集团负责人坦言:“我们和其他很多公司的合作或多或少都有矛盾,但我们可以和凌国强合作。真的一点矛盾都没有,哪怕鸡蛋里找不到骨头!”
凌国强在地产界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坚持自己“有舍有得”的理念。他告诉《名商》记者:在谋取利益的时候,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更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看到实际的得失格局。很多看似“得到”的东西,其实结着“失去”的苦果,一切探索都不要太贪心。我们应该权衡利弊来做决定。如果我们愿意放弃,又怎么能得到呢?
深圳的车很多,但是没有多少车主有自己的停车位。为什么?局长多年来一直享有房产车位的所有权,只出售房屋车位的使用权。凌国强作为房产中介,眼光独到。他不把自己的利益当成自己的,他辩称房产中介永久拥有车位是不合理的。凌国强关于车位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业主的提案受到了深圳市人大CPPCC的高度关注。2005年上半年,该建议被深圳市人大顺利通过并付诸实施,有效保护了多年来收回的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
“增值服务”中的品牌增长
百合别墅建成成功后,凌国强在弟弟李朗业兴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凌国庆的协助下,开始在布吉购买烂尾楼,并组建自己的施工队独立作战,先后建成百合星城、百合银都国际、飞越彩虹商场、购物中心。尤其是经典力作《百合银都》的崛起,更是打造了布吉的新地标。在国外多次考察过国际大都市规划和建筑形态的凌国庆,很自然地解释了百合银都出现的必然性。他说:“城市运营的主导者只能是政府。房地产企业只能在政府城市规划的蓝图下跟风,这也是李朗业兴参与城市营销的定位。”面对年轻的鹏城缺乏自己的建筑文化,凌国强对这座城市所能赋予建筑文化的附加值有着另一番见解:“布吉有限的土地,对深圳来说,责任重大。能否参与城市管理,实现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地达到城市增值的目的,不仅关系到项目和企业的成败,也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走向和未来。”
事实胜于雄辩。2004年热销的百合银都国际,首创了布吉乃至深圳唯一的五星级酒店联体商务公寓,填补了布吉高端商务平台和五星级酒店市场的空白,以百米高度成为布吉新地标,使城市规划更加完善合理。凌国强并不看好一些房地产公司不参与好地段竞标,不开发新楼盘靠收租金生活,采取买断所有货的策略经营偏远地段的经营策略。他说:“如果你在一个好的地段一年投资2-3亿,市场回报10%,那年你就能获得3-4亿的回报。为什么不呢?”今年,百合系列符合国际标准的新项目在深圳的好地段中标并陆续开发,将拓展李星城的增值空间。
1996下半年,虽然幼教投资半途夭折,但并没有冲淡凌国强的教育情结。谈及兴办教育的话题,凌国强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公司不求最大的学校,但求最好的,对教育的投入是关键。”投资654.38+3亿元,设立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小学、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岗学校等83个教学班,占地7万平方米,创造4000多个学位,打造了布吉著名的国际教育基地。时至今日,凌国强没有收到一分钱的教育投资回报。学校老师享受的高待遇在布吉获悉的采访对象中不胫而走,人均月薪4000多元,比龙岗区非寄宿制学校高一倍。想起当初投资幼教,很多同村的人还在纷纷议论,嘲讽为“农业私塾”。凌国强独特的办学理念,是他割舍不下的教育情结形成的:宁可赔钱也不丢脸!在他看来,老板投资私教的思路重点可以概括为解决一对矛盾,提高师生心理素质的三个要求。
所谓一对矛盾,是指董事长和校长在各自出发点上的矛盾。不可否认,主席和校长是对立的两面。前者重在利益回报,后者重在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得当。凌国强前期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大胆地把钱全额投入学校。2001年9月起设立“国强奖学基金”,每年投入50万元。今年又有新动作,拟出资400万设立“国强奖学基金”。凌国强对教育的全力支持,在采访春雷小学校长、北师大研究生张申华时得到了印证。他说自己是打工的,给校长、学生、老师打工。感受到凌国强关心的校长和老师,觉得自己抓不到教育,教不好学生,对不起他,所以校长和老师感到压力很大。学校要求支援时,凌国强总是全力以赴,从不拒绝。很多人只是嘴上说说“报效家乡,造福桑梓,回报社会”,他却真的付诸行动!“贯彻正确的教育理念,学校教育成绩显著。春雷小学已成为龙岗区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获奖2000多项,生源质量在历届全区随机抽查中名列前茅。今年中考,在公办学校一家独大,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岗分校一届生源不足的背景下,全市初中学生用二类试卷考试,平均分只有430,而这所学校的平均分达到了5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