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宁夏分社信息。高额报酬
1971年5月至1983年8月在湖北省国营龟山茶场工作,历任党委办公室书记、支部常务副书记、党总支宣传委员。9月1983至7月1986,就读于武汉大学。2004年8月1986至2004年6月在新华社湖北分社工作,历任记者、农村部主任、《湖北经济报》总编辑、分社编辑部主任、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其间,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班学习。2004年7月起任新华社宁夏分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长期在新华社从事新闻工作,发表新闻作品1500余篇,参与组织指挥了三峡工程截流、' 98长江防洪、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等十余次重大战斗报道。70余篇新闻作品被新华社、中央有关部门和湖北省评为好新闻。
邮寄地址:银川市文化西街33号(750001)
杜,1958,陕西省万荣县人,中共党员,中国制片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党支部书记。
3月1978至6月1982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被组织部选拔为青年干部,先后在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人民公社、万荣县委、运城地委组织部、宣传部工作。1995 1调入人民日报社,历任人民日报市场报社首席记者兼办公室副主任、人民日报驻广西记者站首席记者、管理部主任、人民日报记者部办公室主任。2002年3月派驻宁夏回族自治区,任人民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2003年被宁夏党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01-2002年度宁夏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2002年、2003年获银川奖一等奖、特别奖。2004年6月,他被宁夏评为第一位著名记者。
本人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注重新闻报道规律,努力写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符合驻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新闻文章。在宁夏期间,我收集并发表了几篇稿子,如《宁夏着力帮助农民增收》、《宁夏话剧团坚持送戏下乡18年》、《宁夏为农民工找到出路》、《东沙村禁止放牧》、《村务为何盛行》、《少生孩子的幸福农民》、《狼皮梁上的贫困户》。许多文章在《人民日报》上获奖。曾随人民日报社代表团、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越南、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
刘昌宗出生于1944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市,毕业于《中国制片人》杂志,中共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学委员会副主任。社会科学副研究员。
1965至1970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学习。1970至1979在宁夏石嘴山广播电台任编辑、记者。1979至1993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工作,1983至1985任秘书处副主任、秘书,1985至1993任办公厅副主任。1993至2000年任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2000年至2003年任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他是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从事新闻、文秘、文化行政工作多年。在区内外媒体发表近百万字的新闻作品、理论文章、文学评论和研究报告;65438-0980《银川市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获自治区社科优秀论文奖、全国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主编:《贺兰山岩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两部作品。我在文化厅工作期间,组织调研,提出了专业艺术表演、群众文化、农村电影、文物工作、文化产业改革发展5个专题调研报告,均由区委转发全区,为自治区人民政府1997召开全区文化工作会议,调整发展文化经济政策创造了条件。直接参与并组织文化部门创作了《税务官王振菊》、《贾梅小源》等话剧,以及《丈母娘湾》、《苦春纪事》、《这个女人,这一生》、《滑板梦之队》等7部电视剧和电影,歌曲《白盖头,黑眼睛》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华表奖。西吉等4个县(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宁夏农村电影提前两年在全国率先实现“2131工程”目标;积极开拓和发展文化演出市场,自1998以来,引进国内外优秀剧(节)种40余部来宁夏演出;65438年至0996年担任“中国艺术团”团长,带领“中国艺术团”代表国家参加韩国国际艺术节,获得团体金奖和4金3银单项奖,受到文化部表彰;全区四级文保单位基本实现“四有”保护目标,与日美教育考古单位合作宁夏文物考古4次,申报宁夏1997出土的西夏佛经《吉祥到口续》被文化部、科技部联合鉴定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本;组织宁夏文物艺术团赴美、欧、亚、非、澳等8个国家和地区展览演出,扩大和促进了宁夏的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组织支持宁夏话剧团创作排演话剧、话剧和京剧教材,长期送戏下乡,维护和发展了剧团作为全国文化战线先进红旗的荣誉。65438年至0998年,担任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活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组织全区大型文化庆典活动30余场,组织大型歌舞《边疆春潮》和话剧《温室里的爱情》创作演出,被派往北京参加国庆50周年文艺演出。担任自治区新闻出版局领导后,加强新闻出版,“扫黄打非”,深化改革。局直属印刷物资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实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他创办《收藏家》杂志,合作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刊》。丁思建,回族,1942 11年6月出生于宁夏银川。出生于宁夏吴忠,毕业于中共党员,中国制片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届、第八届委员会常委,宁夏人民出版社原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高级编辑。
1961至1965在中央民族大学政治系学习。1965到1998在宁夏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编辑、部副主任、总编辑助理、部主任、编委会主任,1993年6月任副总编辑。1998年8月任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党组书记、主任。2000年任宁夏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他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版协会主席。
从事新闻出版工作35年,撰写出版了大量新闻、通讯、评论、社论、理论文章等。,编发各种体裁的新闻文章数百万字。收集、撰写和分发的多篇稿件被自治区和报社授予优秀社科成果奖和好稿奖。其中,三得利餐厅被组织写的欠条压得喘不过气来,获得了全国好消息三等奖。“劳动模范马学良奖励村民”获全国新闻一等奖。组织领导了多次重大报道活动,先后创办编辑了《宁夏一县》、《社会生活》、《宁夏日报周末版》(西部周末)等专版,成为社会上有影响的栏目。参与宁夏百科人物部分的主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