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教育

清末民国时期,五河县没有学前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前教育是在“二五”期间开始的。1954年8月,城关雅镇小学(现实验小学)开设1幼师班,招收25名幼儿,配备2名幼师。

1957,雅镇小学附属幼儿园班改为县级政府幼儿园。第二年春天,县政府直属幼儿园招了两个班的孩子,实行全托。下半年,我们搬了新的地点,开了大中小5个班,招收了200多个孩子,都住在园里,教学设备初具规模。那一年,农村社会队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了784所幼儿园和托儿所,招收了39200名幼儿,许多地方实行了寄宿。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师资和设备,一哄而散的现象又出现了。三年调整期间,农村幼儿园和城市民办幼儿园相继关闭,仅剩下1所县级直属幼儿园。

“文革”中期,县级直属幼儿园被撤销,教师回到原地。“文革”后期,五河县在城乡开办了224个学前班,招收了5214名幼儿。由于经营不善,1977逐渐减少,只剩下8个,3012人。

1980,县政府幼儿园教学楼开工建设。1983夏天,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县政府直属幼儿园复工。1985年,城关厂和农村集镇先后兴办幼儿园48所,56个班,入园儿童1888人。五河县学前教育取得新进展。民国二年(1913)后,五河县城乡公办、民办小学全部改为民族小学。但很多地方都被改了,有时是士兵驻扎学校,有时是停学,有时是弃学。6年(1917)小学只有4所。县级中小学有两个班,18名学生。市区的私立国家学校,24名学生分两个班。狮子岗私立民族学校和高级小学,两个班,32名学生。吴利芬私立民族学校和高级小学,两个班,32名学生。次年有4所高等小学,14所小学。但是名额不足,升复读制度不严格。

民国10 (1921)年,五河县发生严重水灾,城乡学校几乎没有。12年(1923)逐步恢复原有学校,并推广高等小学。私立郑阳小学改为县第二高级小学,并增设张家沟三区第三高级小学。后者因为资金短缺,只会运行一年。民国15 (1926)年,县内的“一高”和“两高”经常因为招生经费问题引发纠纷,当地教育会议以县内两所高中距离太近为由,决定将“两高”合并。

五河县女子学校很早就成立了。18 (1929)年,老当店南院作为全县第一所女子完全小学开学,6个班,178名学生。那一年,城乡小学逐渐开始正常上课。全县7个区33所小学,学生1603人。

民国二十年(1931),五河县再次发生特大洪水,95%以上的小学弃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逐渐建立了30所短期小学,名额不够。次年,县第一完全小学改为五河县中小学。七七事变后,城乡小学立即停课。

28年(1939),五河失陷。城关被侵华日军占领,建立了协和小学和天主教小学。国民党县政府南逃,在黄墩镇办了一所示范中心小学。那一年,四五零奉贤办事处成立,在许诸、街沟、张谭、中阳等地开办了一批抗日根据地小学。民国30年(1941年)11月开淮南淮北根据地,次年在抗日根据地建立黄墩、双河、袁宅集等抗日小学。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结束。8月22日五河县第一次解放后,联合小学改为五河小学,天主教小学被接管。

民国35年(1946),我军北撤,根据地小学被毁。国民党县政府将五河小学改为中正小学,并设立火神庙小学。当年有18个乡,城乡小学12所,60个班;小学18,班级125。次年,全国中心小学19所,68个班,2450名学生。包敏有30所小学,小学40个班,学生1527人。

1月1949,五河县第二次解放。当年建立小学115所,在校生9787人,教职工269人。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根据老解放区和苏联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发展了学校教育和小学教育。

“一五”期间,调整了小学布局,实行了“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小学教育得到了重新发展。1958,曾经有46所小学是寄宿制的,有6440名学生住在学校里,但是因为大部分困难很快就散了。从65438年到0960年,初等教育处于低潮。全县在册小学生2.5万人,实际在校学生不到1.5万人。教育方面也存在夸大现象。

“二五”计划完成后,中央贯彻“两个劳动系统、两个教育系统”的指示,开始了多种形式的办学。到1964,经过双庙乡普及小学教育试点和朱顶区普及小学教育现场会,小学发展到545所,在校生4.6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2.6%。其中水教育发展迅速,其办学经验已由省教育厅出版。安徽教育曾发表文章宣传。

“文革”开始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遭到批判,农耕小学、简易小学等多种办学形式被取消,小学数量骤然减少。然后贫穷的中农管理学校,造成混乱。

1978后,合理调整布局,加强普及初等教育领导。从1981开始,小学教育又发展起来了。小学入学人数多达110000人,是继60年代之后的又一个高峰。1985年,7-11.6%的适龄儿童入学率,12-15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占86%。那一年在校学生人数比1949增长了5.4倍,比民国初年增长了500多倍。清末五河县没有中学。民国初年,县立高中有一个附初中班,但人数少,时间短。中学生经常去凤阳上学。

民国30年(1941年)五河沦陷后,国民党县政府在黄墩寺首次举办五河县临时中学,招收4个班,200名学生。建校不到四个月,因我军开辟南方根据地,国民党县政府西逃,学校解散。那一年,四五灵峰县正式成立,在中央集办了一所中学。第二年春天,学校在黄墩寺开学。很快他搬到了天净湖北岸的弥陀寺,当时叫四五灵峰县中学。后来在陆家庙、徐家湾开办了怀月分校,随即并入弥陀寺本部。学生500多人,教职工30多人。民国34年底(1945),因国民党发动内战,学校迁至思南县斗冲,改为淮北第四中学。紧急状态后,学校被解散。

我军北撤后,国民党县政府重新占领了五河。次年春,组织五河县初级中学,两个班200多名学生,10多名教师。民国37年(1948)冬,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我军南下,学校随即解散。

1949年1月,五河县第二次解放,县政府派人接管五河县初级中学。到“一五”后期1956年8月,肖伟成立五河第二初级中学,五河县初级中学改为五河第一初级中学。那一年,两所中学有1076名学生,73名教职工。

从65438年到0958年“二五”开始,五河一中招收高中班,改为完全中学。那一年,在辛集、曹古丈、许巍、刘集、井头、王庄建立了六所初级中学。全县有8所中学,2330名学生。次年,袁寨集、石湖、濠城、东刘集四所初中。全县有12所中学,在校生3443人。由于1958和1959年的“大跃进”,中学教育的盲目发展给教师造成了严重困难。从1961开始,实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中学布局。那一年,袁宅基初级中学合并,次年,濠城和石湖初级中学合并。到1965,全县有8所中学,在校生2580人,教职工243人。

“文革”期间,县革委会宣布,五河初级中学要砍,要迁。200多所校舍被部分县直单位侵占,近万册图书和价值万元的教学仪器被盗卖一空。然后农村中学分散了,提出了“高中不公社,初中不大队”的口号,中学又盲目发展了。全县有24所高中,100多所初中,有大量带帽子的初中。

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后,五河县中学教育拨乱反正,实行“充实和加强小学,整顿和提高初中,调整和改革高中”的方针,压缩高中,调整初中的布局和内部结构。调整后,全县有6所完全中学,原则上每个乡镇有1初级中学,使学校布局和内部结构更加合理。1985年,全县有初中46所,在校生22880人,教职工841人。有6所中学,学生2474人,教职工144人。当年学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分别比1949增长了150.8倍和53.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