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是什么?请告诉我中国民歌的艺术特征以及民歌与其他民间音乐的关系。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方法和形式创作的音乐,既包括历史上产生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作品。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和以何典流域为中心的外来音乐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和外来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源头。
中国民乐五大类——民歌、民间舞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大众性、乡土气息严重、地域差异明显、传承习惯强、创新少。
中国传统音乐简介:我们可以在很多民乐CD上看到“国乐”这个词。这个“国乐”指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在现代发展起来的音乐。可见,“国乐”的创作时间是指古代;“新音乐”指的是学过西方音乐的人写的音乐,比如校歌。可以看出,新音乐的创作时间是在184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音乐”不仅指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音乐,也指中国人根据西方理论创造和改编的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方法和形式创作的音乐,既包括历史上产生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民族音乐”而不包括“新音乐”,但都是“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和新音乐的区别不在于音乐创作的顺序,而在于其表现形式和风格特征。比如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和《渔舟唱晚》是现代音乐作品,但其演奏形式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校歌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由于借用了西方音乐的音乐形态特征,并不是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院编的《民族音乐概论》,可分为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传统戏曲、器乐五大类。
其实,“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范畴。而我们的民族音乐非常丰富,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
杜先生将中国传统音乐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乐包括民歌、民族器乐、民族歌舞、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曲、诗词吟诵、文人自调;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朗音乐、萨满教等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音乐、宫廷音乐、迎宾音乐、游览音乐和宴饮音乐。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征:
1.学习和继承传统音乐的叙事结构。
(1)中国传统音乐在旋律、音阶、音色、节奏等方面与西方音乐不同。
(2)中国传统音乐的呈现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一些具体的终止方式;中国民族音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结构关系:文学中有对联,音乐中有句子;文学上有四言绝句,音乐上也有类似的四句结构小曲。文学上有八句格律诗,音乐上有一种与其结构原理非常相似、大量存在于器乐中的“六十八句体”(同样是八句,但其中有一句没有格律诗有规律);文学有篇章,音乐有套曲;文学上有使用成语的习惯,音乐上也有使用现成音乐思想的习惯。在文学上有“枣石诗”等受序列形式控制的游戏诗,在音乐上有“金橄榄”等与之对应的结构形式。六十八拍是琵琶。
3.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形式对现代音乐的影响--唐大曲和戏曲音乐对现代音乐结构的影响。唐大曲中“散—慢—中—快”的渐进性原则和后世戏曲以板式速度结构组织的线性结构思维,是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最高成就。西方音乐结构的最高成就是奏鸣曲。唐大曲的音乐结构特点是:①音乐是多段结构。(2)体现了一种从“开始”到“进入”,再通过轻歌轻舞变得“繁急”的快舞(相当于“破”);在结尾,节奏也有“散”(即“曲末长引”)的渐变速度布局。整首曲子开始,每个演奏者都开始给钢琴调音。他们提前给钢琴调音,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把听众的感受转移到音乐中。③用核心音(而不是主题或曲牌)即兴发挥,发展音乐思想。④新的语音控制关系。这是一种现代的西方技术,它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写法是一样的。⑤新的演奏方法,新的音色。比如乐器萧的《敢吹》,以及强调直觉和声学的现代多声部语言。罗永辉的《千章曲集》符合现代西方音乐中“控制意外”的创作理念。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说唱音乐、传统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和舞蹈音乐。
中国的传统音乐绵延数千年,蕴含着许多审美特质。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的特殊本质的集中表现,是音乐思想的结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中国传统音乐把“和”作为音乐美的最高原则。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对“和”的追求和表达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视“和为五音之本”。我国第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对音乐的定义是:“乐者天地之和”。先秦时期的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了和谐的作用,如王世博的“和而生物”的观点,晏婴的“互补”、“互助”的观点。
儒家学派出现后,把音乐作为教育的工具,强调“以乐治天下”的社会功能,对“和”的推崇达到了新的高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观念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观念。孔子要求音乐“乐而不淫,悲而不伤”,感情适中,在音乐内容和形式上“尽善尽美”,起到“以民心治道”的作用。传统音乐中“和谐”的取向是多方面的,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当然还有音乐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和谐。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往往会引出传统音乐中的山川、月亮、渔樵等主题,如《山河》、《潇湘水云》、《水龙吟》、《秋江夜眠》、《春江月夜》、《月儿沟》、《关山月》、《二泉映月》、《渔歌》、《渔舟唱晚》等诸多曲目。这些作品既阐释了自然之美,又表现了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使天、地、人达到统一和谐。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赋予音乐更多的教育色彩,追求音乐中各种元素的和谐,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音程协调、节拍、音乐结构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重视和声,这使得中西传统音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西方音乐强调强度,而中国音乐强调深度。西方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强烈的震撼力。听西方音乐,动摇的不仅仅是心灵,还有所有的感官和全身。比如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它的旋律温柔、优美、和谐,并没有让你静下心来,而是让你突然有了想跳舞的冲动。中国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给你的身心带来的陶醉,正如叶燮在清代评论诗歌时所说:“诗的美,在于它的直接性,在于它的精妙的思考,在于它的不在形象,在于它的完全不在议论,在于它的贫乏的思考,它把人吸引得出神。”
"中和"
中国的传统音乐作品,无论是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都强调“中和”。与强调对比原则的西方古典音乐相比,强调渐变原则的中国传统音乐真正秉承了“中庸之道”。王世博较早地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和声规律。他提出“他是一个真实的生物”,“他是其他人的总和”。接着颜英提出了“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强调音乐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对各种音乐的评价中,季札更加突出地体现了“中和”的美学特征,并指出了“中和”美感的基本类型,如“哀而不忧怒”、“乐而不贫”。孔子对中和理论的发展和基本成熟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展示奠定了基础。孔子要求音乐“乐而不淫,悲而不伤”,以达到中庸之情;要求音乐“至善至美,达到美与善的统一;也要求人民音乐诗能够发挥“唤起、欣赏、聚集、诉说”的社会作用,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还要求奏“筝”,调“雅”,调高雅平和。《乐记》基本完善了中和之美的美学范畴。《乐记》中指出:“幸福与天地和谐...所以万物不丧”,“乐者修之,天地之和也,万物之和也”。也就是说,天地之间,万物必须“和”,有了“和”,万物才能生长茂盛。“和”的要义是:“天地和合,天降:阴阳磨,天地荡。鼓以雷霆,勇以风雨,动以四时,暖以日月,欣欣向荣。如此,天地之和也。“从本体论上看,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审美境界从来不受外界因素的制约。人在人与自然、音乐的奇妙和谐融合中获得审美愉悦和自我肯定。超越现实,它的范畴和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音乐的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是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音乐本身的和谐统一。受民族观念和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在审美价值取向上一直奉行中和之道。千百年来,儒家学者结合伦理道德的“中庸”主张音乐的“中和之美”,并使之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①生命节奏之美、人类主体的文化背景、内在修养和德性伦理是音乐美学中一种回归万物的形成,是以广泛和谐的原则在世界中超越现实的终极快感。蒋介石平和的精神人格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和精髓。
2.中国传统音乐以“空”为音乐美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音乐追求含蓄美,把虚实结合、阴阳互补、意象存在作为最高艺术境界。这个概念是道家思想的产物。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平淡无味”。他说:“如果明道无知,如果他退缩...他若受辱,大方无角,以后必大有作为。”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看不见的,听不到的。在黑暗中,我独自看见它,在寂静中,我独自听见它。”这一观点发展了《乐记》中“声由心生”的观点,强调心在用心认识自然、人生、社会中的作用,是对儒家过分强调礼乐教化功能的一种纠正。这种重视内心感受的审美取向,既影响了传统的音乐美学,也符合今天“欣赏即再创作”的认识,给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至今仍有很大的审美价值。
中国的传统音乐和西方的传统音乐一样,都要表达一种思想,这是一致的,但他们思想的意义取向却大相径庭。西方音乐的思想倾向于表现“真实”,创造“意义”;中国音乐倾向于表现“虚无”,取消“意义”。在西方文化中,自然总是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实体存在,所以我们倾向于观察和研究它,试图揭示它的奥秘。所以西方音乐总是真实的,固定的,清晰的,很少有飘渺的效果。再加上西方音乐纵横交错、网络铺设的织体,更显厚重,凸显其真实性。中国音乐是不同的。中国的音乐往往不是音乐的真正核心,即使它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对象。音乐的魅力主要不是来自于物体本身,而是来自于在表达物体旋律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特殊魅力和营造出的宽敞空灵的意境,让人有一种“扫胸清肠”的感觉。在谈到诗歌中的“空灵”时,吴调功曾这样描述这类作品的特点,即“少胜于多,密度多,色彩多,永恒在一瞬间。”中国台湾省学者唐君毅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一书中指出:“物质境界越少,表达的精神境界越多,可以视为人文精神的休憩之所,其价值应该是最高的。”这种含蓄的美,也许就是东方文化的奥秘。
在实践中,中国的传统音乐往往借助旋律使主题抽象虚幻,这与西方音乐借助和声、复调、配器表现具体现实的主题不同。可以说,西方音乐主要以“深刻”为特征,而中国音乐以“深刻”为特征,内容和效果有很大不同。西方传统音乐的深刻性主要是指音乐中体现的思想和情感,其结构强调逻辑和冲突,音乐的持续时间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是指在音乐思维中表达出来的体验和理解。就音乐的意境而言,中国传统音乐追求高雅、深邃、含蓄、淡泊,其持续时间以心理感受为基础。西方音乐的“深刻”是静态的、固定的、清晰的,可以诉诸理性;中国音乐的“深刻”是动态的、游走的,无意精确、鲜明。它不能诉诸于理性,而只能依靠理解和直觉。是主题之外的审美特征。
“象”、“意”、“象”之美被广泛用作音乐美学。“意”与“象”两对美学范畴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创造中国传统音乐之美的过程中,其集中表现为:写意为本,写实于写意。易经提出了“立象至大”的思想,其中“意”即意境,“象”即形象。王弼在《易经》中说:“夫如,意也;演讲者也是一个明亮的形象。尽你所能像大象,文字天生像大象,你可以找文字看形象;大象生来就有意义,我们可以找它们来观察意义。意义被形象穷尽,形象被言说。所以说者对形象是那么清楚,所以忘了说,大象是那么意味深长,自鸣得意。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把一个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而中国传统音乐要求音乐表现中的“韵味”达到“传神”的目的,最终达到“写意”的境界。通过自然景物“立像”,尽可能地表现人的感情,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常用的手法。中国传统音乐追求的是“一种与宗教境界相似,但又与之有微妙区别的境界,即意境”。在意境中,情感与景物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从景物中挖掘出深刻的感情,感情逐渐加深,诱发出层层错觉,构成了独特的宇宙和崭新的意象。(2)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最高境界是“立象尽意”,所以它要求创作者和欣赏者都要通过抽象的音响和内心的感受来发挥审美联想,追求其“意蕴”,即所谓的“离实空”,才能获得其深刻的意趣。
第三,中国传统音乐以“韵”为音乐美的最高品位。
“韵”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灵魂,是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审美取向。“有韵则活;无韵则亡;押韵为雅,无韵为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一样,涉及主客体关系、自我的情感表达和客体的形象描述。西方音乐的价值尺度是以“真实”为基础的,总是在外界的表象和自我心灵的表达之间摇摆,很少有其他的追求。其音乐要么理性冷静地模仿自然,给人以真实感;要么就是完全的自我发泄,给人一种感性的真实感。中国的传统音乐不一样。不是简单的表现,而是超越复制和表现的新方法:写意。通过音色的处理和音乐系列的跌宕起伏来诠释生命的律动和自身的魅力,是对生命内在律动的深入体验、感受、捕捉和表达,是中国艺术的本体,是中国音乐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趣味。
"声音的希望"
“大嗓乐声”是中国传统美学中重要的音乐美学之一。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李二)提出的一种音乐美学观。“没听到就叫希望。”老子“道法自然”思想所产生的“大音、乐音”美学观认为,符合“道”本性的“乐音”就是“大音”,即“道”本身的声音,也是世间最美、最纯粹的声音。老子把这种音乐称为“大音希声”,不仅因为它是无声的,还因为无声符合陶的无为而自然、朴质而空的特点。他要求音乐创造一种遥远、朦胧、广阔的“虚”的意境。这种“空”的意境就是不可言说的“道”,达到“道”就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在他看来,世间万物皆源于道。这里产生“希望”之音的道,不是“只有人的道才能是道”的道,而是老子的道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绝对精神。换句话说,这种声音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由人的内心产生的。老子的“虚无”结构原理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包括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境界不仅包括形象,还包括形象之外的虚空。中国传统音乐所表达的意境是一种空灵的境界。虽然是由声音的“实”和意义的“虚”组成,但重点是“虚”。所以,从老子的“大嗓乐嗓”和庄子的“乐不思乐”,衍生出“美而不言”的美学理论,也就顺理成章了。虚无、意境等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范畴,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
中国民歌的艺术特征:1。流通性和可变性。
2.口头创作、集体加工和即兴创作。3.诗歌和音乐的高度结合
4.善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
与其他民族音乐的关系:不同又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