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郁达夫故都秋天的特质,形散而神不散

写秋晨清凉幽静的庭院,写秋蝗的飘落,以及其他秋景特写,都是为了突出秋天的魅力,安静而忧伤。感觉不是写秋天,而是里面是秋天,充分体现了拉,形散而神不散。

节选自《故都的秋天》;

秋天,无论在哪里,总是好的;然而北方的秋天,却格外的清澈,静谧,忧伤。我之所以不远千里从杭州追到青岛,更从青岛追到北平,就是为了享受这个“秋”,这个故都的秋味。

江南当然有秋天,但植被凋零缓慢,空气湿润,天空颜色苍白,经常多雨多风;一个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者厦门、香港、广州之间的人,只能在纷乱的过往中感受一点清凉。秋天的味道,色彩,意境,姿态,总是不够看,不够品味,不够享受。

秋天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半开半醉的状态是不宜赏秋的。北方的秋天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了。每到南方的秋天,我总会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鸣,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就算不出门,也可以租个破房子住在皇城的人山人海里。早上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就能看到高高的青天,听到蓝天上鸽子的飞翔。

从槐叶的底部,数着一丝漏到东边的阳光,或者在残破的腰际,对着喇叭花般的蓝色牵牛花,自然能感受到很秋天的气息。

说到牵牛花,我觉得蓝色或白色最好,其次是紫色和黑色,粉色最低。牵牛花底部最好有几根稀疏细长的秋草作为陪衬。

这篇文章出自现代郁达夫的《故都之秋》。

扩展数据写入背景:

《故都之秋》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写的一篇散文。1927四月12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从1927年4月到12年4月,直到1949年国民党打败台湾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

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于1933年4月从上海迁至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到北平(今北京),再次尝到了故都的“秋味”,写下了这篇文章。

《故都之秋》全文1500余字,用42个秋字来点缀北方秋天的“清”、“静”、“悲”,也处处有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斗争的痕迹。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二病逝于北京。另外,在19年底卷起的历史风云中,旧都北平愈发衰老颓废。小家与大国之间的感情潮水浸湿了心灵的堤岸,留下了忧伤的印记。郁达夫因国民党白色恐怖威胁,于4月1933从上海迁至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到北平(今北京)。故都的秋天写于8月1934。当时郁达夫到北京才四天。郁达夫,浙江人,到北平后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在作者心目中,秋天的悲凉感,本质上是对生活的感受。

关于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虞雯,曾用名赵廉,浙江富阳人。1965438+2003年9月赴日留学,次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大学医学部。郁达夫后来弃医从文。1921年6月,成为创造社创始人之一,郁达夫任《创造季刊》第一期主编。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和革命烈士——抗日战争时期文艺界对敌反侵略斗争的领袖。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认定郁达夫为民族解放烈士。

郁达夫的名字被列入中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英雄名单。郁达夫著有《达夫全集》,七卷九日记。代表作:《沉沦》、《故都之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