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民族中学校史
新中国成立后,1949+065438+10月10黄平解放,1950年3月,镇远学院决定将黄平中学、古龙分校、九洲人民中学合并为“贵州省立黄平中学”,分忻州系和九洲系。古龙校区被并入新南威尔士州系。同年6月,张玉环被任命为总统。1951 9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命令,新国务院更名为“贵州省黄平民族中学”,旧国务院单独成立“黄平中学”。
1953年8月,学校迁至现址,1956年6月,恢复高中招生,成为一所完成中学。1958,大跃进中更名为“黄平中学”。直到1982,65438+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现名,列入省重点中学。2000年,县政府决定将原“黄平职业学校”并入黄平市民中学,成为学校的“职教部”,使黄平民族中学成为集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级中学,面积也由原来的50亩扩大到64亩。
解放后,黄平人民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软硬件建设步伐加快。1999以来,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施“四制一目标管理”,实践五年,力求创新。教学和科研改革取得显著成绩。近五年来,该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50余篇获奖。英语组承担的国家项目《民族地区高中外语学习策略》获得全国一等奖,这是贵州省首次在此类全国学术年会上取得最好成绩。
黄平大部分学校和部门负责人仍在一线教学,有10多名“双肩挑”。他们既是管理专家,又是教学骨干,相辅相成。许多人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工作者。
教师爱校敬业,关爱学生,钻研业务;学校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福利,稳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之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所有老师都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黄平民中是一所大型多民族高中,有13个民族的女儿在这里就读。学校非常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学校各族学生团结和睦,亲密无间,因此学校被国家和省授予“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称号。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黄平市民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体教师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在过去的五年里,每年都有数百名优秀人才被派往各个大学。1977恢复高考以来,已有4000多名黄平市民升入高校,其中300多人考上了重点大学。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黄平市民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特长,在学习中享受教学。学校坚持开设音乐课和美术课,每年5月4日和12月9日组织文艺演出。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成立合唱团和各种“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个性,不定期举办绘画、书法、盆景展览。我们还在学校组织男女篮球、排球、足球队,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多年来,该校学生达标率达90%以上,受到上级表彰。
学校十分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许多学生在体育、音乐、美术、书法、文学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梁获得省中学生运动会女子乙组100米、200米冠军;涂玉香(女)获省“安酒杯”中学生作文比赛第一名;张获全国中学生“新时期阅读比赛”特等奖;姜普清曾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决赛三等奖,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罗曾获全国英语竞赛二等奖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学校工会和* * *青年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工会是校长的助手,是党总支实行民主管理。学校工会经常深入基层,团结全体教职工,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努力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组织会员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因成绩显著,被上级评为“先进基层工会”,被授予“模范教职工之家”称号。
黄平市民中的* * *青年团做得很好,成绩突出。是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团委连续三年被上级团委授予“红旗团委”荣誉称号,“业余团校”被团委评为“合格团校”并挂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青年志愿服务队”,发扬助人为乐精神,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发挥了表率作用,受到社会好评。2003年被团市委评为“青年文化下乡”先进集体。
建国以来,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鼓励,获得了许多荣誉。摘要如下:
1954年4月,中央教育部派出以民族教育司司长李硕民为组长的督查组赴贵州调研民族教育工作。督查组对黄平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认真调研,并于5月得出结论:“黄平民族中学在贵州省民族中学的规划、教学活动、校风、校纪、校容等方面都是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