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害了谁?

应试教育伤害的是中上阶层的孩子。应试教育对于中上层阶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问题是增加压力;对于中下阶层来说,影响并不大。

中上层在资源上有很大的便利。他们可以买得起学区房,买上万的钢琴,接受更专业的培训,这些对于底层的孩子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中上层抱怨学区房太贵的时候,中下层考虑的是温饱。如果一切都以资源来区分,那么贫困生的出路在哪里?

对于差生来说,考试是一条路,是实现阶级飞跃的一种方式。虽然上升的道路越来越窄,甚至更加艰难,但至少保证了阶层的流动性。现在呼吁取缔应试教育的,要么是中上阶层的小资产阶级,要么是被蒙蔽了双眼的下层阶级。很多人说,国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这一切的根源,只要把资源放大。

不过,这个想法确实有点异想天开。教育资源越丰富,越有可能导致资源集中,最终受益的是中上阶层。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永远不够用。

这些上层的人还是会享受一流的资源,而底层的孩子还是没有资源可以享受。很多通过应试教育改变命运的人,也是应试教育的支持者。虽然他们可能下半辈子都买不起北京的一套房,但这比他们曾经生活的环境好多了。

首先,应试教育采用的是一种逆向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内在地封闭了人的认知边界。

它的方法与我们习惯的积极学习相反,通过刷题找答案来记忆知识。要达到这个目的,你刷的题必须有答案,而且是标准答案。这样,即使主观上没有意图,客观上也使学习者形成“所有问题只有一个正确解”的潜意识,形成思维定势。

而这一系列“正确的解决方案”将被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网,与网外的一切隔绝。从小就习惯这种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在遇到需要突破边界或者需要接受不止一个答案的问题时,就会被迫放弃进一步的思考,回到无形的网中。就算我读的是硕士或者博士,我也只是把这张网做大而已。

想想看,一旦你意识到自己从小引以为傲的技能必须重组,你需要多么坚强勇敢的人来破这个网。可悲的是,九五和零零之后的人生历程,往往缺乏勇气去塑造,尤其是成绩好的孩子。

失去思维能力最突出的表现在作文上。无论是那些被广泛推广的范文,还是被学校老师表扬的优秀作文,根本没有论证能力,充斥着不同方式的重复漫谈。一两个例子被认为是有说服力的,然后被塞进一大堆廉价的后悔或者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雄辩”语句的结尾。

在《应试作文入门》一文中,凌风老师用了“一群僵尸”来形容。这就很容易理解中国科技大学吴教授对学生出现悬崖式滑坡现象的说法了(见吴教授微博)。

其次,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方式破坏了深入思考的基础。

上面的只是程度问题,下面的是零和一的问题。老话说,要想在知识上登顶,甚至有所突破,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牢固。以前大陆教育常夸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中学课程也夸有深度。

这在70后、80后的学生时代可能是真的,但在现在的应试教育下绝对是个笑话。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的目标直指考试,习题对试题的覆盖就成为教学效果的唯一因素。应试教育的核心在于习题的数量。

由于概念题在考试中只会出现在选择题中,所以要通过刷选择题来记住基本概念,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思考理解具体的定义和条件。反正模糊的概念也能在选项里挑出正确的答案。

而概念定义证明所解决的问题更是难以满足,这就导致了作为基础知识基石的概念,与其定理和推论相比,实际上是陌生的,往往是不自知的。经过十几年的积淀,看起来就像一座辉煌的空中楼阁,柱底朦胧,过于空旷。怎样才能深入思考?

三、应试教育刷题、考试、小考,使思考、研究所依赖的耐力、意志力减弱甚至完全丧失。

应试教育的本质在于运用小测验作为工具。我们的大脑有优势(或劣势)。如果它在从事某种活动时不断得到奖励,它就会乐此不疲地享受很长一段时间。

根据这一点设计的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智能手机的互动性,电子游戏无处不在的奖品和加分等等。总是在大脑能够承受极限之前给予奖励,从而克服大脑中的厌倦感。应试教育也是用同样的原理设计的。

不用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改变痛苦和厌倦程度的过程,积极的学习是用强烈的兴趣和毅力完成的。应试教育看起来更“科学”。另一方面,它利用完成练习的快感来增加大脑兴奋的持续时间,“轻松上手”。在后续的学习中,它通过大大小小的考试,给学生获得高分(或“进步”)的快感,并通过考试的难度,巧妙地调节这种获得感。

所以严格来说,应试教育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只是有些学校老师不够熟练。这就不难理解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生的疯狂一幕了,这其实是对吸毒以及学业竞赛的类似反应。但是人为操纵大脑可能会带来后遗症。

大脑的奖励机制也有一个阈值问题,奖励刺激需要不断加强,相应的其自身的毅力必然会减弱甚至死亡。当进入大学和后续的科研不能提供同样密集和激烈的激励(显然在大学很难获得中学的优越感),一个人的毅力可能已经减弱了。

即使你确立了对学科的兴趣,知道如何调整学习方向,但能否克服学习的厌倦,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很难说了。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对学习和生活本身失去兴趣。这是应试教育要考虑的风险。

正是在实践和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上述第二个缺陷,开始思考应试教育。好在孩子从小不习惯这种模式。在他们心目中,两种模式并行,伤害不深。学会区分应用场景就好了。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你看那些学霸,几乎都是从小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其他学校也是,有的更差。不要以为高中毕业就可以摆脱噩梦。可以明确的说,能考上985的,绝大多数都是考出来的“产品”。

也就是说你的大学同学基本都是高中生,不考的大概很少考上。这会对大学教学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还是从吴教授的微博中找到线索。

在吴教授批评招收研究生水平低的微博中,他发现了一条他所在学校本科教学教授的留言,说本科教学弥补不了中学课程,教学只能降低深度以保证通过率。我真的理解了恐惧中思考的含义,中科大物理系依然如此。显然,考过的学生反过来绑架了大学的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