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高级中学的特点
办学特色是在学校优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经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的。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我省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特色。
学校以新课程方案为基础,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以新理念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以新视野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建立了能够支撑育人目标的现代课程体系。
1.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大力倡导“启发式”、“讲授式”、“发现式”、“探究式”。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为目标,探索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实习过程中“情”与“知”的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我监控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发展和人格形式的完善,使教学过程既是“文化传承”,也是生命的延续。
2.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民主化进程的产物,也是学校教育个性化的一个阵地。为了满足学生的主要需求,解决他们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开发过程中的做法是加强科研领导。学校成立了教学、科研和课程开发部(教学部),负责教学、科研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同时,积极引导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做好五个把握:一是把握目标框架,兼顾教育目标的支撑,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资源的可能性;二是把握校本课程的审核标准,使课程内容注重养成。
学生的人格特征、价值观、意志品质和正确态度;注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删减繁琐的陈述性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概括性高、覆盖面广、牵引价值大的知识,注重学生合理认知结构和良好认知风格的形成,根据上述要求,发展指导小组成员对每一个提出的校本课程进行答辩和遴选,本着“宁缺不滥”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确保课程目标落到实处;三是抓好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过程性评价;第四,把握学生评价方案,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五是掌握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共有七大类60门校本课程。
3.探究性学习在各地都有实施。我校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发展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和伦理道德,获得亲身参与讨论和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激活各学科学习的“入库知识”,培养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下而上建设祖国、保护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两年多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情感,提升了价值观。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校率先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和“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开通。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有一个100兆端口连接到校园网,每个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和先进的数字投影仪。校园网的建立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设备。随着电子备课的全面实施,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自主开发了个人主页,学生可以在教室或多媒体机房实现互动学习,学校图书信息可以电子化阅读,在虚拟网络上访问,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校园网上展示着色彩斑斓、充满希望的班级网页,成为我校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网的建立,使学籍管理、班级考核、教师管理、图书管理、后勤管理全面电子化、网络化。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由监控系统和广播系统两部分组成,可以实时监控整个校园,同时接收六套卫星电视节目并及时向全校播放。工作室控制中心还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向全校播放教学记录照片、艺术欣赏片和中外经典影片。每个终端有8套节目可供选择,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
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力、方法、态度和情感目标。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本学科思想的传授,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本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本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整合。通过作业、测试、提问、讨论、交流,了解目标达成的程度,对学生采取作业批评、错题批改、阶段总结、方法指导等方法,辅以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同时,教师以教学后记的形式进行自我反馈,从而修正预先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的同步提升,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建立年级控制子系统。指导办公室牵头,主要由行政领导、教研领导、学术领导组成。根据课堂评价细则和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每学期对年级进行1 ~ 2次整体指导,从学科教学思路、学法指导、知识整合、教学环节等方面对年级的教学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并实施督导,从而改进各年级的教学工作。
三是建立备课评价子系统。学校加强备课小组建设,启动电子备课,对电子备课提出具体要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生成个性化的个人教案。学校在校园网上随机抽查教师集体备课、个人教案、课件制作、讲稿,并及时反馈。
四是建立学生、家长、社会的子系统,规范学校教学。按照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学校各年级均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1 ~ 2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学校向他们通报各年级的教学情况,并通过学校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全面公开我校的课堂教学情况。并听取他们对学校教学的意见。每学期组织实施一次学生问卷调查。
学校要发展,科研需要先行。教学科研是学校发展的重点,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是教师走上“学术”道路的转折点。学校制定了教育研究五年规划,颁布了教育研究奖励条例和多媒体课件奖励条例,加强了对教师和教研组的常规考核,建立健全了教研工作的指导机制、约束机制和评价机制。确定了项目为管理和教学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项目引领科研,以科研提升质量”的道路。追求管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中的科研内容,已经成为* * *学问。近年来,教学和科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管理和质量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的特点,学校在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农村重点高中学生主体素质的培养”研究、国家级子课题“农村重点高中校本课程的运行体系与理论框架”、“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这已成为解决当前高校扩招、教师整体素质下降、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教学质量潜伏危机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广泛参与项目研究活动,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蔚然成风。近三年来,教师撰写论文400余篇,其中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276余篇,在国家和省级教育教学核心期刊发表70余篇。
教育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学生的生活得到了丰富。文学社、学生电视台、记者团、辩论赛、研究性学习、春中作文等组织和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时代要求我们不断建构新的文明坐标和文化品格,在这一重大命题中释放我们的活力和才华。我们的教学科研之路会越走越宽,明天会更加辉煌。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进行了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校园管理方式的改革,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以学生自己参与为特征的校园管理。
A.学生参与日常规范的考核。
B.学生参与班级分包。
C.学生参与“管理自己”。
二是以教师发展为核心的人本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是立校之本。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建立了一系列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策略。即:明确一个目标,实施两级就业,开展三项培训,实施四项工程。
A.明确了教师培养的目标,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基础扎实、有科研专长的教师队伍。引导教师提升人格,以身作则,学而不厌,教而不厌,乐于奉献;掌握学科思想感情,知识面广,教学方法先进,能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培养有特色的学生。
B.学校实行两级聘任制,学校中层每年由校长办公室聘任一次。每学年结束,所有中层干部都要向全体教职员工汇报,接受评议,每年还会放出一些中层岗位供骨干教师竞聘上岗。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由指导办公室聘任,根据不同岗位特点,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考核方案;在“三公开”的前提下,职能部门负责教学及辅助后勤人员的考核和聘任。
C.开展三项培训促进教学现代化。首先,培养学生观是教育理念的核心;二是对部分教师进行学历培训,保证一定比例的教师开展研究生在职培训。三是信息技术和课件制作培训,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现在所有教师都能熟练使用校园网进行教学。
D.实施“四大工程”。
新教师“蓝色工程”。根据新教师数量大幅度上升的新形势,学校提出“一年基本合格,两年合格,三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采取“结对子,帮扶一个”的形式,由老教师指导新教师,定期选拔优秀青年教师;
有特色的中年教师“名师工程”。学校高度重视名师培养,突出课题研究负担,在教学改革探索上走在前列,促进中年教师形成教学特色;
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师道德项目”。坚持“外在形象,内在品质,个体规范,整体提升”的原则,全体教师向家长做出十项郑重承诺。自觉接受领导、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党组织的“阳光工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事业留人、以情感人、以待遇人。充分发挥党员在工青妇之间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保障教职工权益。
良好的管理模式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后发优势正在体现。
三是以全员聘用制和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
四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