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填鸭式、填鸭式、挑战题海战术、上课不达标、下课请假等教学方法在一些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围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使教师树立教学改革的意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我们印制了大量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资料,发放到每一位教师手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聘请全国知名的课程改革专家到我县培训教师,邀请先进城市的名师给我们介绍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以此来开阔教师的视野,开阔他们的创新视野,了解教学的新趋势和信息,激发教师自我激励和自觉的教学改革的驱动力。教师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教学思路;在实践中,必须以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彻底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氛围,彻底改变集中授课、全员灌水、全员练习、全员提问的局面。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展现学习环境的“原生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这些年来,我们清晰地唱出了这个主题: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突破传统、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消除校长的思想束缚,构建课堂教学改革的绿色平台。
能否真正改变校长的思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对于校长来说,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一个长期困扰所有小学的问题。对此,我们坚持认为,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广饶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消除校长的思想顾虑。组织全体初中校长到杨司、杜旗口等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学校参观学习,组织校长深入学校进行调研。校长们终于统一了思想,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从被动服从走向主动改革,自觉带领教师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改革建言献策。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转变教研职能。按照“以研究为主、研监结合、评研分离”的思路,实行“两进(进学校、进课堂)”和“三保”(包括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推进、学科骨干的培养和教学规划的指导)制度。积极鼓励教研员走出去,多听、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抓住机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鼓励各学科教研员建设战略阵地,统筹本学科在全县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个教研员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工作。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时间观念强,时不我待。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力争利用1-2年的时间,在新授课、听课、复习等不同课型上取得新突破,并将成功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教研员通过深入基层,不断发现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为课堂改革加油鼓劲,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确保活动的实际效果,我们实行了捆绑评价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县教研人员的角色定位,拓宽了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指导基层的工作思路。
第二,立足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教室还给学生。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以人为本”和“以学为本”。因此,结合我县实际,借鉴潍坊十中“自助学习班”和东鲁中学“讲稿”的成功经验,确定了符合我县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练、自主互动”,并在全县开展了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实施过程中的四个环节。
(一)自主预习:每节课前教师都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确定讲稿,制定预习提纲。①预习提纲要提前一两天提供给学生,方便学生预习准备。(2)根据预习提纲的内容,可以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如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展示小黑板,在课堂上打印张贴,打印发放给小组长甚至全体学生。(3)根据大纲预习的难易程度,可以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前兼职预习或全班预习等方法。(4)各组要预习组内交流,对组内的疑惑或新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便于课堂上的组间交流。这是学生做好预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这一步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学生要参与小组讨论,首先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否则无效。因为被动水之类的讨论,没有仔细阅读就仓促展开,表达的观点既不成熟也不深刻,更谈不上个性和原创。它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混乱和学习困难。这样看来,一些看似热烈的讨论其实只是假象,真正的问题是油水关系。这个环节要注意:一是在设计问题时,要紧扣学习目标,有所侧重,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文章。第二,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学什么,怎么学,多长时间学完,学到什么程度。书面形式最好使用板书、多媒体演示或打印讲义,尽量不要听写。第三,独立思考的成果可以在书上勾画出来,但不能在书上。你必须把你的想法写在纸上,因为思维是混乱的,语言是清晰的。
(2)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是调动学生积极讨论、解决问题和困惑的中心环节。由于学生的个体思维,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容易流于形式,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我们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确分组。一般4-6人一组,采用异质分组方式,兼顾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性格差异等不同方面。小组成员可以互相配合,努力互补。(2)让每个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特别要注意组长的作用(一般每个小组1号)。小组长就像一个“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过程,安排发言的顺序,同时兼任“记录员”,随时记录和总结讨论的结果。他/她还应该能够以“检查员”的身份评估小组成员的发言,以检查成员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组长可以固定,也可以轮流值班,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标准。这里的小组交流是动态的,可以是组内交流,组间交流,也可以是班级展示。教师要充分参与其中,及时调整和引导。例如,你可以在小组之间提问,以比较和讨论学习的结果,并形成见解。④小组评价要跟上。可以设计一个表格,由课代表和小组长共同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和学习任务,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发展。比如4号他们主动答题得4分,6号他们答题得1分。每周总结,评选优秀组,立“流动红旗”,组间轮换。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一步增强了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优化了学习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活力。
(3)以启发解惑:学生充分自学并相互交流后。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有一些问题不好解决,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和答疑。这一步也最能考验老师掌控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交流和展示资源,一方面通过鼓励性的评价和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示范、指导、分析、讲解,帮助解决展示过程中的问题。既要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要考虑到动态生成的问题来解释学生的疑惑。拨号过程要简洁、透彻、清晰。
(四)培训反馈: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追求更高的课堂效率。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知识掌握的生成。简而言之,一堂课的成功取决于学生对它的掌握程度,因此有效的反馈非常重要。课堂精细化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优化课堂结构的重要环节。过去,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习,不加筛选地收集练习,使学生陷入题海、重复练习和无效练习,浪费了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课堂练习必须由备课组确定,保证质量。第二,练习题必须以投影的形式出现,或者在课前打印在纸上,这样可以节省学生的抄写时间。第三,在点评习题时,要突出他们的性问题和性格问题,并提供课后辅导,提高整体效率。这样就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去掌控,便于他们深入思考,梳理和提炼知识要点,优化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编写和选择练习。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题目一般包括基础题和选择题两部分。让好学生吃好,中下游学生吃好。有效解决了好学生吃不饱,中下游学生吃不好的“一字一模”现象。另外,试题时间视实际情况而定,除单元测试外一般不单独占用一个课时。考试的方式也应该是动态的,主要是笔试、口试或实际操作等。,应尽可能体现“公开、清晰”的原则,在课堂上完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以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和学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体现和落实。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参与面明显扩大。②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不断拓展。③落实课堂开放性原则、教学目标原则和学习主体差异性原则。④教师对结论性知识的灌输明显减少,更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提问、假设、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第三,科教融合,服务课堂改革。
1.科学与教育管理一体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我县十分重视科教管理一体化。在管理上,我们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重点做了校长。校长首先要重视教育研究,成为研究型校长。校长在坚持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带头进行教育科研,把本职工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把教育科研作为本职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教育科研及时掌握教育改革信息,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实践告诉我们,校长参与教研,不仅能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教师投入教研,还能促进学校领导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掌握第一手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比一般的号召更有说服力。二是抓教研网建设。组织上,每个乡镇都有以乡镇业务主任或业务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中心教研组;负责全乡教学科研的组织、规划和实施。各学科相应成立了学科中心组,并为每个成员建立了绩效档案,由县教研室进行动态管理。每个中学都设立了教研室,负责全校的教学、科研和研究工作。形成了教研体系和教研网络,教研改革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格局,很好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
2.以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教学,高素质的师资,都是大量科研项目的成果。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该学科的应用研究,全面推行教研成果推广首席责任制和全体学科教师晋升制。教研人员是成果推广的总负责人,全县全体学生教师参与示范项目科研成果的实践研究,鼓励学生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创新,促进教育改革成果区域性推广。“十五”以来,我县承担市级以上项目70余项,试点学校81所,项目已覆盖中小学所有学科。为了搞好研究,我们通过邀请专家讲学、骨干教师交流、派教师出国学习等方式,不断加强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指导和培训。通过教师培训,大大拉近了教育研究与教师的距离,增强了教师的教研意识,丰富了教研手段,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3.以常规化、制度化的教研推动教学改革。为加强常规教学,县教研室立足教学创新,制定了中小学教学常规,严格执行全员、全过程、全环节检查制度,固定教研活动时间,强化集体备课,将教研活动制度化。很多学校把每周六下午作为集体教研活动的时间,或观摩其他地方的优秀课堂教学记录,或讨论同学下周的教学进度、重点难点的处理、试题类型等。各学科教研组每周集中半天时间作为教研活动的固定时间,组织听课、评课、讨论、学习等活动。大多数学校教学、教研管理机构健全,设置合理,职能明确,能够坚持开展半天教研活动,从而使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许多学校把学习和讨论课堂教学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4.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县一直重视名师的引领作用和骨干示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鼓励名师通过合作项目、协作项目、集体研究项目,推动缺乏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的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培养我校教研骨干,特别是青年教师作为后备力量,使大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科学、讲方法、讲效率,受到学生欢迎。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培训活动。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创新求发展,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大型课堂培训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结合观摩指导,以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组织各学科“样板示范课”;在组织示范课的基础上,开展“全员公开课展示评估”活动,由各乡镇学校承担全员公开课的组织实施,根据各学科实际情况,确立课堂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和模式。活动中始终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并重,积极开展精品课程、优秀论文、优秀教案的“三优”评选。二是围绕教学创新,开展给大家上精品课、观摩课、课堂教学大赛、校园优质课和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视野,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第三,要求中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地制宜,走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道路。这些活动将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5.放眼未来,志存高远。
目前,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已达到较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端正,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兴教”正在成为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知识,新的科研思想和理念初步形成;各项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研究成果和实验成果喜人。当然,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不会动摇我们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坚持走“科研兴教、教研强校”之路,建立和谐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县中小学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