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我家要揭阳的身边的历史。
一、从古代到秦汉
这一时期是揭阳县开始建立并管辖历史上最广区域的时期。
揭阳因五岳之一的揭阳岭而得名(武陵:一是大峪岭、石安岭、临河岭、桂阳岭、揭阳岭;另一种是大禹岭、岳城岭、孟祝岭、骑田岭、都庞岭),最早见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派仁孝、赵佗南平后,建立南海、桂林、湘三县,在潮汕建立的南海县潮汕地区、梅州市及闽南部分地区建立揭阳警备。所以崇一饶教授说,“能从潮中采得最老之物,皆因秦之防。”。(1)到了秦朝末年,诸侯纷纷造反,这时候到了南海郡,安慰其他垂死的人。他们通过分析天下和岭南的军事政治,认为岭南可以立国,于是劝赵佗自立。任涛死后,赵佗根据他的言行统治岭南。公元前204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南越,并任命一名历史学家为揭阳令,于是政治制度在这里建立。丁原六年(111年前),平定南越,在原揭阳地区设立揭阳县。潮汕地区隶属南海郡,开始有中原王朝直属的政治体制,一直持续到金九年(413),在依安县设立揭阳。所以今天我们讲的是晋代以前揭阳的历史,也就是今天潮汕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关于这一时期,尤其是秦以前揭阳地区的社会,文献记载很少,只能借助考古材料来了解。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和文化工作者在粤东揭阳地区做了大量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发现了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址和遗迹。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一窥古代揭阳的社会面貌:
20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在汉江入海口南澳岛象山发掘出一批引人注目的石制品,这些石制品小而平,薄而薄。根据考古学家曾琦教授的说法,这个时代大约在8000年前。(2)这是迄今为止在粤东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文物,在今天揭阳玉湖石页遗址也发现了一些角岩。曾琦教授认为他们的捶打手法和象山小石器差不多。说明早在8000年前,先民就已经在粤东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了。当然,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可能会发现比香山遗址更古老的遗迹,所以古代粤东的历史会提前到8000年前。
离他们较近的潮安陈桥北丘、赤湖北丘、揭阳洪岗遗址,距今5000年至6000年。从这些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猪、牛、鱼等动物的骨骼和外壳来看,这一时期的前民主主要靠渔猎获得生活资料,而许多骨刀、骨锥、骨针等骨磨器的发现说明这里的先民较多。在普宁广泰镇面元村虎头铺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生产遗址,通过发掘发现,同时期的陶窑有17座,充分显示了距今约4000年前这里陶瓷工业的发达程度。
迄今为止,粤东史前考古中最常见、分布最广的考古遗存是滨水考古文化遗存,已发现数十处。从地理上看,主要分布在粤东的榕江、韩江、九龙江和晋江。榕江流域是浮岸文化遗存密集分布的地方。揭阳县(今揭阳)有5处遗址,已发现33处。(3)这大概是从秦汉开始榕江流域将成为粤东区域中心的标志。考古学家邱立成教授认为,付斌文化的时代相当于西周。(4)浮岸丰富的文化遗存反映了粤东从前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历史及其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从浮岸墓葬的形式来看,墓葬方向各异,杂乱无章,反映了浮岸人民的血缘纽带已经断裂,埋葬方式以权势、等级、财富的差异为基础;(5)付斌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陶纺车、大量陶器和陶拍,说明付斌人已能从事陶瓷生产,且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因为南澳东坑子遗址发现了7件陶拍),能生产出巨大的陶器,如大口尊,陶器中已使用上釉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在浮岸的一些遗迹中也发现了青铜簪、青铜碎片和青铜渣,说明浮岸的主人铸造和使用过青铜器,各地墓葬中青铜器埋藏的广泛发现,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铜生产的发展;在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石戈、和石等武器,表明这一时期这里仍然经常发生战争。此外,在揭阳仙桥滨水遗址还发现了一枚张的石牙。牙掌作为一种起源于中原的“礼器”,是用来作为神祖告成的权杖。仙桥遗址石张的发现,一方面说明居住在滨水地区的人们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另一方面也说明滨水地区的文化明显包含着中原商业文化的因素。(6)
付斌文化之后,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揭阳岭的开辟,南越文化以强劲的势头渗透到当地,改变了这里土著人的文化面貌。考古中最明显的标志是,继舟桥类型之后,汉江流域的几何印花陶器卷土重来,大量使用被考古学家认为是南越族特有标志的陶器——奎文陶器。(7)这一时期,随着南越人的迁徙,也引进了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今天在揭阳新恒隆车溪旁的山上发现了一个有稻穗痕迹的方格陶罐,最大的稻穗达到23粒。瞿溪五堆山岗遗址发现石铲和三角穿孔犁铧,其他地区普遍发现石斧、石铲、锄、铲、刀、石磨、杵等各种农具,表明锄耕农业继续发展。(8)由于犁铧、锄、铲、大铲等农具和青铜农具出现在石制农具中,(9)
虽然古代揭阳郡的设立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但似乎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了始于秦代南越国,由汉武帝近年来决定的观点。现在有一个问题:秦汉时期揭阳县的城址(县治)在哪里?由于史书缺乏明确记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潮汐研究人员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在今天的揭西河坡,有人认为在今天的丰顺汤坑,还有人认为在澄海龟山等等。但是各种说法都缺乏有力的证据。如果要说在河坡和汤坑,为什么揭西和丰顺一直没有发现汉代的绳瓦等遗迹,更不用说秦汉时期的古城遗址了?(10)虽然在澄海龟山发现了汉代的建筑遗址,但是龟山所在的位置在2000多年前是一座凸出海面的小山,没有简要的地形。作为古代揭阳的政治中心,辖区数万平方公里,非常安全。(11)据清代顾祖禹编著的《阅史地纪要》:“揭阳旧县在县西北,凌洁以南。韩志郡,以凌洁的名义。”“揭阳山在县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处...而凌洁也是一天。.....石鲁待在家揭岭,或以为是此山。”结合秦攻百越、汉平南越的路线和秦汉时期揭阳的地理情况。笔者认为揭阳老城的遗址应该在古揭阳县的北向(或东北或西北)是有可能的。这一点,饶宗颐教授在《潮州河演化编年史》中也有提及:“秦汉时,艺兮以下为渤海,沿海冲积地以北为界,而揭阳山则远在江西境内。于是,石鲁留在家里,经过桂林,舞阳在湘西做官。认识汉朝时,揭阳郡的政治中心应该在朝君以北,而沿海地区则被称为荒地。当然,作者的论断,以及城址在北方的具体位置,将由我们的潮汐研究者收集到的更为详细具体的文献(如古代区域地图等)来证实。)和考古学家发掘的实物,如秦砖、汉瓦等。
关于汉代揭阳古郡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文献很少,考古发现也少于秦汉以前。到目前为止,整个潮汕地区只发现了十几处汉代的遗址。从这些遗址的分布可以看出汉代时期中原文化向古揭阳地区的渗透过程:西汉初期,潮汕地区只有澄海龟山一处遗址,被汉族人像孤岛一样占据,而在今天揭阳的榕江北江流域,则有较为密集的土著越南人遗存。到了汉代中后期,汉文化的影响似乎已经渗透到内地的榕江南河流域,揭阳白塔宝莲寨山的木椁墓更是展现了岭北文化。普宁里湖松柏围中华越人墓表明,东汉末年,中华文化的影响进一步推进到榕江南河上游。(12)从这些汉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一窥汉代的揭阳社会: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铁器,有斧、钹、刮刀、凿、钩、刀、锥、钉等。,这说明从中原引进的铁器在这里已经被广泛使用,铁器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的象征;出土的陶器有更多的印章图案和更多的彩釉,包括蓝釉、黄釉和绿釉,这表明陶器的制作技术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最常见的青铜器是五铢铜钱,说明这里的商品交换有了钱币的流通,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遗址中发现的玛瑙珍珠、玛瑙尔赞等饰品,一般认为是从海外输入的,反映了汉代海外物品输入潮汕地区,是潮汕地区参与南海“丝绸之路”活动的实物见证。(13)
二、从晋代到五代十国
这一时期是建立了600多年的揭阳县被废除的时期。
从汉末到南北朝,中原战乱不断,东南地区相对稳定。中原许多显赫的家族为躲避战乱而南迁,形成了秦汉以后的又一次人民南渡高潮。在粤东发现了许多带有中原色彩的晋南朝墓葬,可以断定粤东是当时南迁“流民”的主要聚居地。中原移民给粤东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沿海交通的发展,加强了粤东与内地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为了加强管理,需要增设县,所以对原有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粤东,金城咸和元年(326年),分南海县里东关县和揭阳县。咸和六年(331),揭阳县分海阳、潮阳、海宁、遂安四县。晋安帝易Xi九年(413),分东关县,在原揭阳县设立易安县,下辖海阳县(今潮安、饶平、荣成、揭东、揭西、澄海等五县。)、朝阳县(今朝阳、普宁、惠来等。)和赵毅(赵赵)。后来这一带的建制演变是这样的:南齐时期,依安县在成乡增设一县,* * *辖六县。隋开帝十年(590),依安县并入,依安县仅设在原县。次年,依安县改为潮州,辖海阳、潮阳、遂安、海宁、赵毅、程响六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潮州被称为依安郡,属扬州管辖。武德四年(621),改名潮州,弃依安郡。唐高宗天宝元年(742),改潮州为潮阳县。甘源元年(758),又叫潮州,仍辖海阳、潮阳、程响三县。后金第二年(945年),程响升格为荆州,潮州仅辖海阳、潮阳两县,直至北宋。
虽然古揭阳县在晋安皇帝易Xi九年被废除,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习惯称揭阳为后来改名的易安县和潮洲。
三、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是揭阳县的恢复,但面积比以前小了很多,社会经济文化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宋宣和三年(1121),葛海阳县永宁、盐德、崇义三镇设在揭阳县,县设在黄流村(今丰顺刘流镇)。绍兴二年(1132),揭阳郡废,全境并入海阳。同年,朝阳县也并入海阳。到目前为止,潮州只有一个县的领海。绍兴十年(1140),揭阳县恢复建制,县治初步设在白吉村(今玉湖井岗)。后迁至玉娇村(今荣成),潮州于元代改称潮州路,隶属揭阳县。
宋元时期,中原文化成为潮汕主流文化,潮汕地区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到了宋代,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对中原乃至江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民大量流亡。此时,东南沿海地区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未开发的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北方士人。因此,这一时期的南迁规模大大超过了汉晋南朝时期。揭阳撤县时,正是中原、江南大量移民经福建迁入潮汕地区的时候。因其土地肥沃,人口少,仍有大量土地可供开垦种植,成为移民的迁徙点。这一时期从福建沿海和潮州迁入揭阳的移民,主要居住在长江沿岸丘陵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可以“耕洋田、吃河鱼、烧山柴”,生活条件优越。其他人住在平原的较高地区。(14)大量移民的迁入大大增加了这个县的人口。宋代揭阳人口达6万。另一方面为这个县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因为此时南迁的移民中有很大比例的江南民族,有丰富水田耕作经验的人是培育水乡的生力军。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垦,揭阳已成为“沿海拒卤石膏土”,大面积土地得到精耕细作。各地修筑隧道,开凿运河,用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引进的白壳詹、黄壳詹、红壳詹等双季稻优良品种大面积种植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榕江流域成了富庶的粮仓。除了供应当地人口之外,谷物还出口。当时除了种植水稻,还大规模种植桑树和蚕桑,出现了“太平日子,桑麻遍地”的景观。(15)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多元化经营局面。当时的揭阳,土地肥美,让很多名人来揭阳都不得不惊呼“旧日潮州末流,今风光南绝”(16)。
手工业和采矿业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虽然文献记载不多,但在莆田十德堂村潮街与水缸仔山交界处发现多个瓷窑遗址(17),说明当时的瓷器生产非常普遍。车田、马硕、侯伶、十德堂矿坑出土的部分宋代食器和铁器考古鉴定为宋代矿坑遗址。(18)证明宋代有采矿业。
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建设。荣成,县令,逐渐成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衙、龚雪、俗称“紫禁城”的内外城墙以及双峰、奉化等一批名刹、名刹相继建立。宋代修建的棉湖桥、德桥、沈浦桥、元代修建的仙桥等十几座大跨度石桥,说明当时的建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文化教育也得到了提高。宋绍兴十年(1140),龚雪的建立,是揭阳县官学的开端。此外,乡贤兴办的书院、书店,也让揭阳人越来越渴望学习。参加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据乾隆《揭阳县志》记载,在宋代,揭阳被推荐或提拔为“德正、学优、务细”三科进士者多达19人。此外,怀玉还出现了一批捧金的文人。其中,陈因其在吏治、著述等方面的杰出表现而被称为“广南大师”,晚年在黄岐山开设书院讲学,开启了揭阳“士以学为知”之风。郑国翰和大理学者朱是同一名单中的学者。做官后,他们在汤坑飞泉岭建了蓝田书屋,朱亲自讲学。王中行一生致力于推动学术和崇文化,由他主编的《潮州画卷》(又称《潮州记》)是潮州最早的历史记载。还有“超然物外之趣”,与二苏(苏轼、苏辙)交游的高石武,是潮汕八贤之一。由于文风日益兴盛,名人辈出,揭阳在宋代又被称为“海边邹鲁”。
元朝时,揭阳维持县级建制,但蒙古贵族实行歧视其他民族的政策,大肆屠杀广大民众。宋景炎三年冬,元兵攻陷揭阳城,放火烧城,屠城三日,尸山遍野,把繁华的榕城变成了“兵火萧条后,景邑几户幸存”(19)的废墟。元军的高压政策激起了人民的反袁斗争。这些都大大减少了元代揭阳的人口。据乾隆《揭阳县志》记载,元代揭阳户数仅为17671,社会经济文化一度停滞甚至落后。
第四,从明朝到清朝中期
这一时期,揭阳县的建制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澄海、丰顺设置在邻近的新县,揭阳县的部分辖区被砍掉,使得揭阳县的面积小于宋元时期。但这一时期是该县经济文化进入巅峰时期。
明朝洪武二年(1369),潮州路改名潮州府,隶属广东省,揭阳县是潮州府管辖的四县之一。嘉靖四十二年(1563),自揭阳断绝的陇西首都归海阳,揭阳、托普、彭州三都并为澄海郡。清初仍设潮州府,隶属揭阳县,历时三年(1738),揭阳蓝田九图、十二图与海阳一部分合并,组成丰顺县。至此,揭阳县的面积比北宋的三乡十三都减少了近五都。此后至清末,揭阳县的建制和版图基本保持不变。
明初,本县人口仍呈增长趋势。据乾隆《揭阳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本县人口为69660人。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和150年间,人口增加到100614。自嘉靖四十二年四都分海阳、澄海两县以来,户数减少了三分之一。万历以后,由于山口海贼死灰复燃,特别是明清时期,本县人口锐减。从万历十年的66856人到崇祯五年的50人,人口减少到53555人。清朝建立国家统治后,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又增加了。到嘉庆二十年(1815),揭阳人口增至338459人。明清人口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大量移民的迁入,另一方面是原户人口的自然增长。
在人口快速增长的刺激下,该县的农业经济也在明清时期大规模扩张。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推进和监督以及人口的增加,政府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因此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揭阳县的水利设施主要完成如下:嘉靖七年(1528),在薛侃倡议下,海阳、揭阳两县七都,共同开凿中坜河,从龙溪至桃山,全长1900尺,连接园洲河和西溪河,有利于灌溉和水运;万历二十六年(1598),在海阳、揭阳修建石美运河大堤。(20)明末县城西北90里的蓝田还有一个湖坡,可以“灌溉差不多百顷之地”;(21)乾隆二年(1737),市民郑文海等人主张带领乡民在沿海挖溪,在外筑长堤,灌溉田地引潮,数千亩不毛之地变成了不毛之地;(22)乾隆二十六年(1761),玉湖城乡绅孙荣光主张修筑京港大堤,起于镜东,止于林西港。大堤长十五余里,高七尺,咸咸咸的,田挖十五许,灌溉数百顷(23)乾隆四十年(1775),知县刘业勤派陪审员李到总监办,多造楼房,以防百丈。(24)这些水利设施改造了大面积良田,扩大了全县耕地面积。到清朝初期,揭阳有6470多公顷耕地。水稻的种植面积比以前大了,产量也提高了。揭阳已成为著名的“米县”,其大米产量不仅满足本县需要,而且有大量出口。不仅远销潮汕福成等县,还远销福建省。当时揭阳流行一句话:“过棠浦渡先吃揭阳米”,“揭阳三日无米,潮州府城闹饥荒”。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揭阳的水稻产量很多。
除水稻生产外,其他作物如甘蔗、柑橘、荔枝、龙眼和其他水果和蔬菜也大面积种植。到了明朝中后期,水稻和农作物生产商品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
这一时期,揭阳的手工业,如矿冶业、纺织业和各种手工艺品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矿冶业主主要冶炼铁和铜,明代揭阳县约有12个铁矿。纺织业方面,当时揭阳出产苎麻布、葛藤布、亚麻布、香蕉布,其中以苎麻布最好。“竹布有九种,乡下织的都是女人。精的叫‘机上白’,价格可以翻倍。”(25)其他包括木雕、石雕、家具制造、旅游设备业等。这一时期,荣成按生产类别聚集了许多街区,如北巨坑一带的铜器和锡器生产、大同街的铜器和铁器加工、南北坑和北门的造船业、南门的雨篷竹制品、东门的油浆业、进贤门的夏布洗染业、石祥街的木工和绘画业、城西的灰窑业和观音子。
随着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县辖荣成。交通顺畅,货运中转方便,有“商旅”之誉,是县城的商业中心。早在宋元时期,荣成就有南北两城,是生活资料和农产品供求的集散地。明清时期,随着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加了六个城市,分别是大街城、新市场、新埠头城、东关城、北关外城、西关外城,其中大街城、新市场和原石楠城以经营日用品和消费品为主,其余城市以销售农副产品和农具为主(26)。如柴街、曹街、大同街、灰粉街、街及家私街。(27)除了市镇集市,到明朝后期,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大型市场,包括田埠、河坡、前岗、仙溪、马山、大井、湖头、桃山、塘口、棉湖等。(28)
明代至清初,揭阳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大米和蔗糖的出口。当时的揭阳港成为潮汕最重要的粮食输出港,粮食交易量之大,以至于明朝官员专门在揭阳征收粮食交易的田赋,这是其他郡县所没有的。另一个是蔗糖的出口。据县志记载,“甘蔗...叫做竹蔗,可以提炼成糖卖给吴越,很多人以此为利”。“糖:蔗髓用牛车绞炼,炼成黑糖、砂糖、白糖,商人海运卖给吴越,利润丰厚”。(29)清代,海禁取消后,揭阳的海外贸易国出口的产品更加多样化。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明清时期是揭阳文化教育繁荣、人才辈出的时期。明朝丁丁之后,为了广纳贤才,是为了复兴宇宙,开创事业。揭阳县学校在明朝洪武年间重建,之后不断扩建和修建。县城学校成了城市中学生强调学习的地方。嘉靖初年,有10的社学,崇祯末年,汉庙还有西舍堂和文琪书院。至此,这个县的教育机构已经初具规模。清初,揭阳在沿袭前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鼓励博采众长。于是,大量的书院建立起来。清代新建的书院有榕江书院、蓝田书院、梅岗书院、星岛书院、宝丰书院、神山书院。学校教育的高涨导致了科举的鼎盛。明清时期,揭阳进士多达43人,语文282人,武术77人。其中,明朝崇祯元年(1628),彝族人郭、宋光佐、、顾超被推荐为中学进士,史称“陈武四杰”,林德庸在康熙年间中得武举第一,都是揭阳科举史上的美谈。在这些科举人才中,有一些是以吏治闻名的。其中明代嘉靖年间的兵部尚书翁万达,一生被誉为“岭南第一臣”,“南平邓勇,北惩安达,建边城八百里,赈济饥民二十万”;在郑德统治时期,薛侃是一位学者,而历史学家王阳明深谙其良知学说,为王雪教在潮汕乃至岭南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有被江西人称为“揭阳公”的王昂。(30)《明史》称他为“大家之子孙,一家之家眷,有识有勇,尊法”;清代《潮州府志》主编杨仲岳为福建学政,福建人至今怀念他。郑大进成为直隶总督,是因为他有丰富的官学知识等等。
纵观古代揭阳县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说历史悠久,自宋代以来,文化发达,文化丰富。正如编年史所说:“邹鲁之风,赵涵之遗,世代不可替代”,不愧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注意事项:
(1)宗一饶:潮州府史。
(2)曾琦:《南澳两处古遗址研究》,发表于《潮汐研究》第2期,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3)邱立成、曾琦:《失落的浮岸文化》,发表于《潮汐研究》第6期,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4)邱立成:广东旅游出版社1989出版的《探奥潮人付斌、连饶古墓简介》。
(5)同(3)。
(6)以上观点,请参阅宗一世《从牙齿的分布看古史的地域扩张》,发表于《潮汐》第2期..曾琦等《仙桥张世:兼论先秦时期中原文化对岭南的影响》,《汕头市志》第4期,1996。
(7)曾琦:《韩江流域史前考古与潮汕文化之源》,发表于《潮汐研究》第2期。1,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8)《广东简史》,蒋祖远、方志钦主编,48-49页,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
(9)黄挺、陈占山主编的《潮汕史》共63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出版。
(10)邱立成:澄海龟山汉代建筑遗址第一次了解,载有潮汕雅集《任潮探奥》。
(11)陈黎明:《从考古看潮汕》,潮汕历史文化系列之三。
(12)以上观点参考黄挺、陈占山撰写的《潮汕史》第四章第一节第三部分《潮汕汉代遗址》。
(13)邱立成、杨:“从考古资料探索潮汕地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表于《潮汐研究》第2期..
(14)李铎:《历代中原移民定居揭阳概况》,载于《揭阳史集》第二集。
(15)该诗出自宋在潮州知府彭延年当官时所作的五首《浦口村活得好》,载于刘业勤《揭阳县志·艺文》。
(16)宋·杨万里:揭阳路中段,其中载有乾隆《潮州府志·文艺》。
(17)、(18)张、揭阳文物志第二章第三节。
(19)谢明总录:穿越荣成,其中载有乾隆《潮州府志文艺》。
(20)以上两项均出自刘业勤:《甘龙揭阳县志·艺文》。
(21)乾隆揭阳县志郁芳。
(22)清光绪十六年,王秀秀、李星辉编《续志·揭阳县人》。
(23)与(21)相同。
(24)同(22)。
(25)刘业勤:甘龙《揭阳县志品》。
(26)参见孙主编的《荣成镇志·商志》。
(27)参阅陈显成:《榕城老城街的形成及其名称的由来》,载《岭南文史》(揭阳文史专刊),第4期,1999,共52期。
(28)参见黄挺、陈占山《潮汕史》第三、四章第九章“明末潮州农村市场调查”。
(29)陈:雍正《揭阳县志·品》。
(30)王昂因弘治年间任江西永丰县令时功绩卓著,被称为“揭阳公”,死后列为名臣,以期祭拜当地孔庙。
摘自第五届国际潮汐研究研讨会会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