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是浏阳小河里的革命人物吗?

周辉是浏阳小河里的革命人物。

我上小学的时候,周辉一直是学校的校长。周校长经常留着短发,中等身材,脸上经常带着笑容。她的父母是宁乡人。因为常年在浏阳河上航行,所以在浏阳河中游的重要码头落脚。她出生在普济,是一个普通人的孩子。我是通过咬牙切齿考上湘乡师范大学,走上讲台的。她常说,教育就是让每一只蚂蚁走在队伍里,不掉队,不迷路。每只蚂蚁都应该抓住一棵树,这是她的教育理念。那时候她有三个孩子,身体好像不太好,看起来有点病。天气很热,我们都是背心短裤,她还穿着厚厚的衣服。

虽然她怕冷,但她对人很热情。老房子队大山伢子家有三兄弟。他们的父母实在负担不起学费,都准备退学了。作为校长,周辉立即到学生家中走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书一定要读,读了才有希望。至于学费,以后再说。其实是她先给学生交了学费。孩子家过年送猪,才会有钱还。西满学校,当时有500多名学生,是浏阳西部地区的名牌大学,像这样的学生交不起学费。周辉要苦口婆心地从一个家庭劝说到另一个家庭的学生,每个新学年都会持续很久。她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是发自内心的,绝不会让一个学生无故辍学或掉队。县教育局把她分配到这样的重点学校,是因为她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她任校长期间,学校都是区县流动红旗单位。

对于后进生,她也尽力保护。有一个男孩因淘气而出名。他不仅调皮捣蛋,还独霸一国,经常打人骂人,惹事生非,让学校很多人对他退避三舍,父母也很有意见。有一次和一个学生打架,刚把对方的头打下来,裤裆里全是屎。家长在公社和区里大吵大闹,还惊动了县教育局。社会反响很大,很多家长强烈呼吁,上级部门一致同意开除该生,但周辉放不下。她跟领导谈:如果你站在一个校长的角度,开除这个学生,学校就好管理多了;把害群之马踢出去,学校就太平了,其他家长就放心了。但是,如果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我们应该留住他。正因为他有问题,他才需要学校教育。如果推向社会,孩子不仅会毁灭自己,还会危害社会。那我们的教育就失败了。那不仅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她挤过人群,多次与家长和学生沟通,严厉训斥管教,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多次保证不会再犯错误,就把那个学生留了下来,看看会怎么样。后来这样的学生在她手里顺利毕业。她的父母非常感激她。

这位同学还有一个弟弟。因为哥哥的影响,他在学校的表现也很差,在社会上的口碑也很差。后来弟弟报名参军,体检通过。政审时,区武装部领导犹豫不决。把成绩不好的孩子送到部队合适吗?会不会影响镇长的声誉和新兵的质量?会不会说征兵办不严?孩子虽然毕业了,但是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得知这一情况后,周辉还是带着孩子去见了武装部领导,说孩子已经大有进步,在社会上没有不良记录。在军队的熔炉中锻造后,他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被拒之门外,他可能会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最后,周辉校长的真诚打动了领导,孩子们顺利参军了。临走前,家长带着孩子跪在校长面前,保证不会给周校长丢脸。在部队里,这孩子确实表现不错,回来后也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做事。周围邻居都说是另外一个人。

离开甘棠学校后,周辉去浏阳五中做了几年团总支书记。那时候我已经在五中读书,又成了她的学生。经常在校园里看到她,每次都说机会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考个学校。我也开始有点懂事了。我曾经想追求进步,甚至想写一份入团申请书。后来想想,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直到高中毕业,我才向她提出申请。但她对我的关心和鼓励一直记在心里。而我上小学的全部时间都是班主任和熊主任安排的。虽然心里被一股飓风摧残,但在学校也没怎么兴风作浪。她是校长,但她不知道,也没有参与。

80后,老公调到县里工作。她很快被调到县城,离开了我们镇。本来她的学历可以在县教育局工作,但是她安心去了一所小学。她说,在这个年龄,她熟悉在一线教书;不要去教育局占年轻人的位置,耽误他们的前途。她淡泊名利。她老公在商业系统,后来三个孩子都在商业系统工作。90年代,商业体制改革,三个孩子都下岗了,这意味着他们又要自己找工作了。教育局领导跟她说,这个情况你可以打个报告,申请一个孩子在教育系统工作。毕竟教育系统更稳定。周辉谢绝了领导的好意,说每个家庭都有困难,教育系统安排不了那么多,还是把机会留给别人吧。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孩子都对她有意见。为了别人的孩子,她会想尽办法争取机会;对于自己的孩子,反而让他们自己去。

现在,脱衣多年的周辉老师已经变成了一个勤奋上进的学生。在老年大学,她学习书法和绘画,是那段时期的优秀学生。因为她有书法和美术基础,所以学习进步很快。回国后,我勤奋练习,从不懈怠。去年年底,周慧老师在女儿的陪同下,来镇上走亲访友。我又遇到了她老爸。虽然已经845岁了,但她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过去的很多事情记忆犹新。她告诉我,除了写字画画,我还每天对着墙练习打几百次乒乓球,所以我很健康,很敏捷,很快乐。几十年前的很多学生和邻居都来和她打招呼,她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就像回到了老家。她说,虽然西满仓不是她的家乡,但她确实把西满仓当成了自己的家乡。西满仓的人们没有忘记她。在《西满仓人》中看到我,几个人告诉我应该写周慧老师。的确,她值得西满仓人民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