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三好学生之间的辩论。
在我看来,“三好学生”评选的目的无非就是两件事:1。奖励好学生,授予荣誉称号;2.对评价不合格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学生进步。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但现实表明,第一个目标很容易实现,而第二个目标往往很难实现,而且有越走越远的嫌疑。“三好学生”的评选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其评选标准可以简单概括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然而,在多年的评选过程中,评选标准往往出现偏差,“三好”变成了“一好”。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被片面地视为“三好”;积极为班级集体服务的班干部,往往成为学生眼中的“三好”。更何况有些“三好学生”是班主任自己选的。当然,这并不是怀疑班主任的眼光,毕竟他们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好学生”的评选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真正做到公平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即使“三好学生”的评选是绝对公平的,它仍然会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为一个人自身的价值被别人肯定,这是他自身的内在需求。尤其是中学生,这种欲望更强烈。“三好学生”只是少数学生评选出来的,难免会给学生带来这样的想法:是我不够好吗?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并不比能评为“三好”的学生差多少,有时甚至更好。不评“三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让他们怀疑自己,但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我认为“三好学生”的评选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果不改进还不如尽快取消。◇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黄春明)
想要真正的选择
我认为不应该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因为这样的评选可以激发学习动力,产生竞争,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但是现在的评选都是走个形式,老师们早就知道了。让学生选只是为了表现表面的民主。有时候,连形式都不走。今年中考前,我们终于盼来了一次评选“三好”的班会,以为终于可以利用班会的这段时间,关心一下这个一直被大家忽视的集体了。没想到的是,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宝贵时间,班主任已经对此做了安排:“同学们,为了给大家节省时间,免除‘三好学生’的评选。我已经报了上次考试的前三名,这个你不用担心,好好努力就好。”悲哀。◇
(甘肃宕昌县第一中学李·)
这对我们公平吗?
每年省、市、区、校都会进行“三好学生”的评选。当然,我们祝贺那些被选为这一荣誉的学生,但令我遗憾的是,我一次也没有成为“幸运儿”,这打击了我的自尊心。作为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我深深知道每次面对这种难以捉摸的荣誉时的痛苦和煎熬。可能有人会说,学习那么差还想当“三好学生”,简直是一厢情愿。但是我们这些笨学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为什么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总是受到表扬?我觉得这种选拔制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尤其是那些小学生和初中生。因为年龄太小,他们往往认为选择做“三好学生”的老师是喜欢那个同学。如果他不选择自己,老师不喜欢自己,会对他们的自信心造成很大的困扰。我认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评选“三好学生”已经不合时宜了。为什么不取消呢?◇
(安徽省六安市郭、徐继忠)
我们应该消除三大弊病。
我觉得评选“三好学生”至少有三个弊端。第一,会影响学生的团结。比如我们班每学期期末只会选7个学生(全班70人)。剩下的学生比他们差吗?恐怕不行。所以总会有很多人不服,会造成同学之间的矛盾。有的人还互相打打闹闹,甚至见面都不打招呼。二是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许多学校,老师主宰着班级的一切。在评价“三好学生”时,考生都是老师眼中最喜欢的学生,其他学生就不用想了。这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反感。第三是孩子和父母的矛盾。我想被选中的学生会很高兴地把证书拿回去给父母,父母也一定会感到很欣慰。但是,没被选上的同学呢?很多人一回家就难受,经常被父母骂,会打击孩子的信心。所以我觉得要评选“三好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注意发扬民主,说服大家,这样才能促进班级团结,同学进步。◇
(广东陈爱华阳春三中)
那个选择伤害了我。
一个“三好学生”的奖项,对一些学生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很有价值,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个奖项是遥不可及的。小时候虽然努力展示自己,但一直没有拿到“三好学生”的证书,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一些遗憾。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说为了体现公平,在班里用自由投票的方式评选“三好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终于有了结果。全班60多人,我却得了54票,班长只有一票。可能是他自己选的吧。我当时真的欣喜若狂,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但遗憾的是,这种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下午就烟消云散了。因为班长还是成了“三好学生”,我被淘汰了。我去找班主任讨论论点。她的理由是我成绩不稳定。我不知所措。这就是所谓的“公平”吗?在“三好学生”的荣誉面前,每个学生的机会都应该是平等的。是来自老师的不公平,让原本平等的机会变成了不平等。这样的选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益吗?◇
(安徽省青阳县第三中学申远)
观察点的本质
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是一个内涵很广的概念,不仅包括“德、智、体”,还包括“音、美、劳”,甚至包括身体、心理、情感等内容。所以,仅仅从“德、智、体”三个方面来评价学生是不够的。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苏云初级中学宋宝华
笔者注意到,主张取消“三好学生”评选的人,认为可以设立其他评选,如争当明星、获奖章等。这种评选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这样的评选固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缺乏综合评价。我们可以用争星争章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也要用评选“三好学生”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山东省沂源县实验小学张宗成
从小学到大学,“三好学生”作为精神支柱激励着我。我家住农村,父母没有学历。我说我考了多少分,我爸妈不理解我在学校的表现。如果拿回“三好学生”证书,他们心里会明白的。个人认为“三好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就像运动会的“冠军”一样。如果现在取消这个,真不知道用什么来规范和引导学生。
——江西省吉安市委党校谢华中
三好标准很难量化。“学习好”可以用分数量化,但是“思维好”和“身体好”怎么量化?所以在选拔中,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守纪律,不爱多发表意见,不张扬个性的“好人”,成为了“三好学生”的楷模。成绩差是当不了好学生的。有些学习成绩很好却爱标新立异的同学,或者喜欢和老师同学认真讨论问题的同学,或者坦率指出别人缺点的同学,也没有机会成为好学生。这种选拔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虽然年轻,却变得世故老练。
——江苏扬州技师学院王
从小学到高中,我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金证的内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我知道这些荣誉是靠考试成绩拔尖的。上了大学之后,回顾自己之前的学习生涯,发现自己一味追求优异的成绩,忽略了课本之外的知识学习。所以我呼吁,“三好学生”绝对不能选“高分低能”。
-魏明,西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01。
父母谈心事
“三好学生”评价父母的能力。
作为家长,我想大多数普通人都会举手赞成取消“三好学生”评选。从很多人的经历来看,哪些孩子容易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有钱有势的孩子当然好判断!
看到第15期半月谈预测的校园话题“是否应该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作为一个非常关注这个话题的读者,笔者在家长中做了一个随机采访,发现有70%左右的受访者赞成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原因是:第一,当官的孩子大多被评为“三好学生”。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低,平时说脏话。全班选“三好”的时候没有他,但是学校公布“三好”名单的时候,他在名单上。第二,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被评为“三好学生”。一位和丈夫一起做文员的母亲告诉记者,儿子选班之初,有钱学生的家长都会请班主任吃饭,送礼物。第三,“三好学生”的评价让很多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失去了自信心和进取心。有的孩子说:“个人表现好不如出身好”,“个人表现好不如父母有钱有势”。
为什么评选“三好学生”不受欢迎?主要原因是选拔不够公平公正,起不到督促孩子好好学习进步的作用。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笔者建议减少“三好学生”评选的功利化倾向,不要把“三好学生”的评价与中考、高考、保送、优先录取挂钩。只要一挂钩,选择就很容易变坏。如果没有这些优惠政策,不会有那么多人用权力和金钱为子女谋取这些荣誉,会让评选更加纯粹。◇
(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政府陈建华)
教师的观点
警惕三种不良倾向
杨四川省沐川县教育局
笔者认为,要评选出“三好学生”,就要特别注意克服其中的“异化”和“腐败”。首先要看“力”。哪个学生的家长当权,在评选“三好学生”时,不管是否达标,都盲目倾向,结果就是各级官员的子女更“三好”。这种做法影响极坏,深为世人所不齿。二是看“钱”。谁对学校和老师慷慨,“慈善”谁就是学校的客人,学校对他们百依百顺。对于他们的子女,在“三好”评选中,自然会给予特殊的“照顾”,原则和标准不再考虑。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第三是看“智慧”。众所周知,三好之人,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在实践中,往往侧重于智力因素,甚至只关注智力的“三好”。这与当前的综合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与评选“三好”的初衷相去甚远。◇
专家评论
身心健康最重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孙鸿雁
我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徐健是浙江淳安县一所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是大家眼中的优秀学生。从踏进小学大门的那天起,他的成绩一直是班里第一,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然而,在一次期中考试中,他却因为数学考了90分,掉到班里第五名而自杀了。沈阳的一名中学生易磊学习非常努力。从小学到初中,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她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却用刀将同学刺死。易磊杀人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同学以前和自己关系很好,现在和其他同学关系更好,让他很没面子。这两个学生曾经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提醒我们,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有偏差的,往往局限于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健康的身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无论是继续保留“三好学生”评选,还是改成“争章”“小红花”等其他评选活动,都应该关注教育这个核心任务,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