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公民具备哪些地理素养?
地理知识素养是指现代公民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知识。地理知识素养处于基础地位,是其他相关地理素养的基本载体。《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这不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知识素养,也是学生学习地理技能、过程和方法,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
2、地理技能素养的运用
地理技能是学习地理知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地理技能的培养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地理教育的两大方向,地理知识素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学生有熟练的地理技能素养,在地理知识素养的形成上可以互补。地理技能素养主要包括:地图应用技能、地图分析技能、地理海图绘制技能、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地理观测仪器操作技能、地理教具和学习工具使用技能。
3、获取地理信息素养
地理信息素养是指借助信息技术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信息素养在现代公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培养高中生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在《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基本内容。
让学生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和使用地理信息。
能力。
4.探索地理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素质,认识地理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探索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高中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地理问题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结合实际探究地理问题。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和活动建议对培养中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联系实际探索地理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生活的地球,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世界各国决策和行动的指南。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努力成为21世纪合格的世界公民,是地理教育的重要职责。
5、关爱农村,关爱祖国,关爱世界。
现代公民是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者。地理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的家乡,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关爱农村的品质。
“一国有家”。爱国是现代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该具有关心祖国的品质。爱国需要了解国情,国情教育有其独特的作用。国家地理是反映国情的最基本的部分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地理学习,学生必须能够从正常和消极的状态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国情,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的品质。
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关地区和国家的支持和发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必然会影响到相关地区、国家,甚至全球。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关爱世界的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意义重大。
6.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不应该仅仅致力于传递和存储知识,而应该让学生寻求获取知识的途径,学会如何学习。因此,高中地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课程标准》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各种行为动词描述“过程与方法”的结果目标和体验目标。这些目标既是学习目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