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有价值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是解放思想、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学科。作为一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要顺应我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更新教育观念,丰富学科知识,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一名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师。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

作者简介:陈龙,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育学硕士,也任教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中学。

第一,更新教育观念,做一个有思想的思政老师。

黑格尔曾说:“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观念的更新”。我国新课程改革也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引导和控制,有效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来培养人的学校管理活动。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作为一名中学思政教师,要想学会为时局做准备,就要有符合时代的教育理念。它要求紧跟国内外形势,把握时代脉搏,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点。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丰富和调整教育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反映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

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贴近现实生活,学会备课。中国教育学会资深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提出“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热爱学生,尽力培养学生。要重视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努力通过解疑释惑等方式帮助其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教学设计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欢迎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和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犯错、纠错、保留自己的意见;要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中感受到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域的意义,在充满民主氛围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第二,丰富多学科知识,做一个有知识的思政老师。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是解放思想、唤醒自我、科学发展个性的学科,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精神。然而,根据对国内某知名中学所有毕业生的四次跟踪调查,38%的人认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没有帮助,4%的人认为适得其反,59%的人认为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66%的人认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不太好。调查揭示了一个事实,即中学思想政治课普遍不受学生欢迎。这固然是由于教材本身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水平,但中学思政教师知识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思政课的教学任务和专业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充足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改善现有的知识结构。第一,积累较高的理论素养。这包括丰富、扎实、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政治理论知识,以及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还需要掌握能够反映时代发展方向的基础理论和当今教育改革前沿的最新理论。

其次,中学思政教师必须知识面广,要有专业知识与知识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能博采众长。因此,中学政治教师需要拓展自己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兼容性和相关性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特征。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满足于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还要及时储备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历史、文学、法律、心理学、信息学、计算机知识、多媒体知识等。

第三,积累相当的教育理论知识。期刊文章的分类查询在期刊图书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一个不懂教育心理学的老师比作教育工作中行走的黑夜。他认为这样的老师谈不上教育质量。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需要运用教育理论正确指导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合理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真正成为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往往会使教师的课堂显得单调,缺乏教学艺术,对于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来说,如何把单调的书本知识变得精彩生动,如何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常识性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都需要教育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给教师解答和提示。

政史不分,文史不分,有的学校开设政史专业,有的学校有政史地专业。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思想政治教师。

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教师的创新不是基于盲目的实践。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教育失误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创新人才。这不仅是因为学校环境中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来自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有固定的程序。教师创新是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体现,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并得到超越和升华的能力。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研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搞研究也要从问题开始。有时候觉得自己忙于教育教学,没有时间做研究,把教育研究当成不重要的工作。事实上,每一次教育规律的认识,每一次教育实践的改进,往往都来自于教育研究,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总是与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教育实践中确实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适当选择题目。总的要求是题目要小而不大。尽量选择小课题,从小见大,做深做透,选择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模糊的,随着改革的发展选择灵活的课题,根据实际研究的需要对原课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为我们教师的创新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如何在大班额的情况下照顾学生的差异,如何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大量新鲜问题为我们从事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由于研究对象往往是生活和变化着的学生,学生的进步与多种因素有关,教育研究往往具有多变量的特点,这就要求教育研究应该是一种综合的动态研究,这就决定了研究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要优化组合,相互印证。

第四,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热心的思政老师。

许多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对教师专业工作的热情随着教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有些人把政治教师这个职业当成谋生的手段,把教学当成重复性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要成为一名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师,就必须克服职业倦怠。

任何一种职业长期从事都有可能产生职业倦怠。作为一名中学思政教师,这种职业倦怠在很多人看来是有道理的。克服职业倦怠,首先要接纳自己,接纳现实,这样才会有好心情。其次,要学会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做出更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自己的成就欲和期望值。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教学成绩第一,民主测评第一。老师做的是良心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违背自己的做人原则。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要太在意个人得失,要有“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

此外,大量读书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和心智模式的改变;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人精力充沛,减少倦怠;通过与他人交流,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学会放假,享受自然,不仅能净化我们的心灵,还能给我们很多创作灵感。只有克服职业倦怠,微笑面对工作,快乐面对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地位,成为一名有价值的中学思政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做出不平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