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出身的作家余华:自由的生活造就自由的思想。你看过他的作品吗?
2004年,余华凭借《活着》获得法国文艺骑士勋章,一炮而红。而《活着》还获得了意大利格林扎纳·卡弗文学奖的最高奖。2018,《活着》以其独特的文笔和感悟入选“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
这部小说完成于1993,而在此之前,余华的生活是艰辛的。
不同的童年,不同的经历。
1998,海涅故居前的余华,不知道这里曾经住过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眼里,这仿佛是一张老照片,把他的思绪带回了童年。
因为父亲是外科医生,他们一家一直住在医院的宿舍里。余华从小就住在医院里。年轻的余华不明白这些医生在干什么,但他经常看到医生从手术室里出来,把很多带血的东西装在桶里,扔到附近的池塘里。那时候卫生条件不好。夏天,池塘会发臭,无数的苍蝇会爬满整个池塘。
泳池
那时候医院很简陋,只有一个公厕。在宿舍和公共厕所的中间是停尸房。晚上,余华上厕所时,经常听到哭声。那时候懵懂的肖玉华习惯在停尸房的水泥床上打个盹,只是因为比较凉快。
后来在余华的作品中,他回忆起了这段童年:炎热中隐藏的清凉气息,就是死亡。就像温暖的生命里藏着冰冷的死亡。
因为太平间就在附近,所以晚上经常会听到死者家属的各种哭声,有凄美的,也有阴郁的,但都是表达对亲人去世的悲伤,这对他的写作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死亡的深度描写。
弃医从文。
中学毕业后,余华按照父亲的遗愿成为了一名牙医。在过去,牙医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拔牙。
有意思的是,当时牙医的地位和理发师或鞋匠一样,经常跑来跑去,没有专门的诊所或助手。把家人放在桌子上,再放一些以前拔过的牙作为你的“勋章”,就算开了。
当时余华工作的地方已经有诊所了,但他的前辈都不是专业的医学生。百姓依旧遵循老规矩,一直被称为“牙店”。当牙医五年,把余华这只自由的小鸟困在了无数病人的嘴里。有一次,他问在街上玩的,在文化馆工作的人,为什么这么悠闲。答案是这是一份工作。
不知道这句话是忽悠余华还是真实情况,但在当时,这句话还是让余华对文化馆的工作心生向往。他决心放弃牙科这个死板的职业,去追求自己风一样的生活。
但当时如果想去文化馆工作,只需要满足作曲、绘画、写作三个条件中的一个。
裕华
这就绊倒了很多像余华一样向往自由生活的人,因为国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根本不可能掌握绘画和构图。
没有办法,余华选择写作。几次写信都很不成功,退稿被邮递员像扔垃圾一样从墙上扔了进去。但是很快,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生活。
写作,自由的生活
《文学》杂志邀请余华到北京修改他的小说。消息一出,全县轰动。作为全县第一个有资格去北京修改小说的牙医,县官决定不能因为牙医这个职业而流失人才。在余华后来拿到的调职文件上,赫然列着十几个鲜红的印章。
余华第一次在文化中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上班迟到也没关系,因为大家都比他来得晚。自由的生活给了余华一个自由的灵魂。在街上玩耍的快乐使他的大脑充满了想法。
随着几部小说的发行,余华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但1993的一部小说让他一炮而红。
美国有一首民谣叫《老奴》。歌词大意是一个故事。老奴一家因为各种原则离开了这个世界,但老奴对发生的事情一直都是乐观积极的。余华颇为感动。1993年,小说《活着》诞生了。
婚姻不顺利
这段时间,余华的初恋不期而至。在文化馆工作期间,一个叫潘寅春的女人闯入了余华的世界。美丽的外表和出众的能力让潘迎春身边有很多追求者,包括余华。
作为当时的著名作家,当余华要求与潘迎春见面时,潘迎春几乎无法拒绝。透过窗帘欣赏房间里的光线成了那个时代最浪漫的事。
1985年,余华26岁的时候,他们结婚了。在文化中心一起工作让他们有很多* * *相同的话题。但我从来没有想过,那种甜蜜的生活会在几年后消失。
青年余华想干一番事业,于是两次到著名的鲁迅文学院深造。而潘迎春则留在了小县城,期待生个孩子,过上安逸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人生幻想,为后来两人的矛盾埋下了祸根。
北京的生活极其艰苦。为了省钱,余华住在只有九平米的小地下室里。余华辞去了文化馆的工作,只能靠妻子的工资生活。此时,陈红出现了。
基调强节奏(尤见于爵士乐和摇滚乐)
在鲁迅文学院读书的余华,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的创作风格迥异,但都充满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做大事的激情。和同学讨论,吸取文学精华后,大量短篇小说如泉水般涌现。
裕华
陈红,余华在高级班的同学,作为诗人和编剧,遇见余华仿佛是命中注定。陈红周末经常来余华租住的房子,帮他做点家务,照顾他的日常生活。
在陈红的帮助下,余华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了。两人都向往充满激情的生活,感情迅速升温。
1991年,余华与妻子潘迎春离婚,半年后与陈红结婚。两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出租房里,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却也为了两人都热爱的文学创作一起努力。余华的一些电视剧平淡无奇,他开始陷入创作瓶颈。
余华活着写小说的时候,陷入了无尽的狂怒和愤怒。在余华的构思中,活着的整个故事都会以上帝的视角展开,但情感渲染和情节设置都达不到余华的预期。陈红的一句“试试第一人称”惊醒了余华。从此丰满的人物和曲折的剧情开始展开。
活着,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著名作品。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没有多少新意。从第一个角度,它讲述了徐福贵因为赌博从一个富裕家庭到一个贫困家庭的故事。他所有的家人都相继死去,只剩下徐福贵和一头不会说话的老牛。
张艺谋导演有一部作品叫《活着》,改编自余华的作品。拿到《活着》初稿的那天晚上,张艺谋一夜没睡,一直在看他的新书。因此,他改变了将《河边的错误》改编成电影的决定。
1994年,《活着》正式上映,深受观众好评,获得多项大奖。
《活着》的成功离不开余华在文学创作领域的积累,更离不开陈红的帮助。普通的故事,平实的语言,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成分,只有极端情况下,底层小人物在人性与生存本能之间的挣扎。生活的不幸和家庭成员的死亡使徐福贵的生活更加悲惨。
徐福贵和牛佬
《活着》让余华成为红极一时的作家,很多人把他誉为“先锋”作家的领军人物,“中国残酷写作的代表”。《兄弟》、《细雨中的哭泣》等优秀作品,让我们总能看到我们对苦难的执念,看到我们对人们恶劣生存状态的思考。
而余华的文笔,就像他曾经捧过的钢钳,被人拔了牙,露出模糊腐烂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