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以成长的教室里读书的体验。
一间成长的房间阅读体验1这学期看了海门新教育研究中心编的《一间成长的房间》,深受教育。我从书中了解到,课堂是一个神奇的词,是引导我实现理想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人生故事是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看着教室里写的故事,不知道我们学校会有怎样的英语教室?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什么是可以成长的课堂?
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能够成长的课堂应该有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积极配合,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整体或局部接近完美。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很难经常发生,但我认为应该作为教师追求的终身目标而存在。这个目标是否理想,要看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就能“成长”。
都说环境是影响人的外在因素,那么“能成长的课堂”应该追求怎样的环境氛围呢?我认为我们应该追求和谐的教学氛围。
作为老师,我们每天走进学校和教室,每天面对学生。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上能感受到生命的珍贵,生活的可爱,知识的意义,学习的价值,所以对生活和知识充满了向往。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有序,人际环境充满关爱。当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奇思妙想被欣赏,个性被鼓励,全面自由的发展被支持,学生被引导去想象未来。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表扬他们的良好表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生命活力,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忧虑,爱他们的天真无邪,宽容他们的错误和缺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老师给予的是快乐,而不是幸福!
都说学生要“中学快乐,学习快乐”,那么应该怎么教呢?看了这本书,我知道我们应该追求有效教学。
教师的教学是由教师引起的,一切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都是维持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出来后,有必要考察其是否引起学生预期的行为。例如,如果你问学生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他们是否会思考,是否会起身回应你并回答你的问题?如果学生认为,或者他们同意,你的行为就是有效的。如果学生无动于衷,完全没有反应,你的教学行为就是无效的。在“能成长的课堂”里,环境是和谐的,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是被鼓励和支持的,而不是氛围是僵化和压抑的。在这里的教学中,学生对教学活动充满热情和兴奋,而不是冷漠甚至敌视。
当然,课堂教学也要用到一些技巧,比如重复、简单讲解、抑扬顿挫等等。如果教师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
当我们把教学当作自己的生命活动时,我们面对的文字就充满了灵性和活力,我们面对的学生就充满了智慧和激情,课堂就成了不断净化我们灵魂、挑战我们能力、激发我们智慧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教单词,教句子,教意思,教文章中心,我们会终身影响学生。
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个可以让你成长的房间。2最近看了海门新教育研究中心编的《一个可以让你成长的房间》,感慨良多。下面简单叙述一下。
第一,最感人的一句话
在《读书》的序言中,朱永信引用了盛宴大师在20xx新教育海门开放周“让课堂成为师生快乐的源泉”演讲中的话“就这么做吧”。我很感动,四个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我不禁想起鲁迅《故乡》的结局:“希望无所谓,无所谓。这就像地面上的道路一样。事实上,地面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路了。”理想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追求的人多了,就有希望了。如果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少数人去追求,就不会有或者没有更大的希望。新教育的工作者们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加入他们。记住这句话:做就是了。从零开始,从能做的事情开始。比如,在“一起读一本书”的活动中,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和学生一起读,在每周的语文课上拿出一节课来和学生交流,也就是“阅读交流课”,或者在每次课前和学生一起读一篇文章的精彩部分。从《读者》、《智慧》等杂志开始,从一句话、一个笑话、一个小故事开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坚持带一段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行动,同时培养“阅读助手”。然后按照规定的时间、任务、形式完成。设计表格或者其他形式来展示内容,最后让孩子逐渐养成习惯,并使之标准化、常态化。
第二,最感人的故事
读海门市于霞初级中学“丑小鸭班”的记叙文《我们一起成长》,被一个故事深深打动——“带蜗牛散步”。这让我更有罪恶感。是的,正如故事所说,我们对许多学生不耐烦了。越是面对孩子的问题,越是要沉住气。昨天做不好,今天继续做,继续指导他,明天不放弃。因为每个孩子长大后都有一个花期,这朵花会慢慢开,但一定会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其实我也想带蜗牛散步,也想蜗牛带我散步。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在每节课带一两只蜗牛去散步,闻闻路上的花香,听听路上的鸟鸣,看看满天的繁星,我坚信这些蜗牛总有一天也能安静地绽放,芬芳满园。总有一天,每个人都会发现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一个可以让你成长的房间。3寒假前,我们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书《一个可以让你成长的房间》。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光是从书名和封面,就给人一种新鲜感,立刻就有了想看这本书的欲望。随着假期的临近和假期期间,我急切地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向我展示了三个可爱的老师和三个不同的教室!
感人的成长故事,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几十个精彩的故事。故事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故事中孩子们的成长奇迹超乎我们的想象,而奇迹是可以创造的。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每一个精彩故事的背后,都是相信孩子的结果。海门镇中心小学倪英娟老师带领的“阳光天使班”喊出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口号。她珍视“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不抛弃,不放弃!”我们坚定的信念,通过开发书香课程,聚焦个性课程,打造校本课程,成就了49个孩子精彩的成长史。海门实小余老师在《班级组织管理模式》的总结中写道,“虽然激励机制在前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管理的作用,但渐渐地,孩子们乐在其中,因为他们获得了更好的自我成长。”她在课堂上对一个孩子丢失小海螺的耐心处理,再一次给了她深刻的感受:那一刻,我们真的觉得相信本身就是美好的。在一次春游中,海门市东洲幼儿园“快乐星空班”的孩子们让班主任杨静深深体会到:“原来孩子是可以独立的,相信孩子是对的!”每一个可以成长的课堂,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相信孩子,相信潜力,给孩子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在阅读、写作、创作中发挥潜力,展示潜力,于是就会有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成长故事。
“创造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是创建完美课堂的总目标。当我第一次看到“完美课堂”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真的很想知道什么是“完美课堂”的确切答案。朱永新教授不给,徐新海博士也不给。在这本书里,来自海门各个示范学校的示范教室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他们只是用一个个示范教室的展示来解释“完美的教室”。这些示范教室“完美教室”的展示体现着鲜明的班级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应该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的确,孩子的心灵是美丽可爱的,也是非常脆弱的,就像一不小心掉下来的露珠,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所以我们老师需要用自己的心去观察每一个孩子,仔细思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引导,需要用自己所有的努力让孩子的心得到最真诚的呵护。然后,课堂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快乐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的目标。为了孩子的幸福生活,也为了我的幸福教育生活,我愿和孩子一起做七色梦,从这间平凡的教室开始,创造我们精彩的人生!
受到这本书的激励和启发,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坚信走向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现在,让我用下面这段话来结束我的感觉。
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每一粒种子都有开花的梦想。父母把希望放在我的手心,我感到一份沉甸甸的重量。让每一个生命都在课堂上绽放,这是我朴素的梦想。于是,我告诉一个农民,安静地坚守他的教育麦田。
在一个能让我成长的房间里的阅读体验4暑假期间,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阅读了《一个能让我成长的房间》,这是关于新教育“完美课堂”的叙事系列之一。书中讲述了一些班主任如何成功打造完美课堂的真实例子。书中描述的完美课堂,有自己的班徽、班训、班级目标,甚至班花。这些作用的本质是启发学生,让他们生活在一种氛围中,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积极地影响自己,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无比快乐。看完之后深受启发,在此说一下自己的经历。
首先,创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是创建一个完美课堂的总目标。
刚听说“完美课堂”,很多人都想知道什么是“完美课堂”的确切答案。朱永新教授不给,徐新海博士也不给。在这本书里,来自海门各个示范学校的示范教室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他们只是通过一个个的展示来解释“完美课堂”。
这些示范班中“完美课堂”的展示体现了鲜明的班级文化。“知识树班”“百合班”“阳光天使班”“七色光班”“蚂蚁班”都有自己的班名。无双,人生怒放,我们是追梦少年,和你一样,左手右手,都是积极向上的班歌;万达节、乌龟节、赞美节、种子节、自信节,都体现了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这些示范班的教室布局、班级愿景、班规,以及鲜明的班风、学风、吉祥物、班徽都渗透着鲜明的班级文化。
看着这些“完美课堂”的示范班级故事,我被深深吸引了,魅力在于班级文化。创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是创建完美课堂的总目标。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营造富有个性、赢得孩子认可的班级学风无疑是增加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想象一下,在一个视野相同的班级里学习生活,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第二,创造一个完美的课堂离不开班级课程——“全能课程”
朱永信教授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成为自己。”这也是完美课堂的完美。完美的课堂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人”,徐新海博士把这种有特色的班级课程称为“全能课程”。“全人课程”包括人格课程(公民与生活)、书香课程(文学与主题)、学科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的理想课堂)、社团课程(美术、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新教育六大行动,每月一件事。与主题融为一体。这是一个难点。一是时间长,二是需要老师的热情和坚持。我觉得可以选择性的切入。
“决定教育质量的不是学校是否华丽,而是谁站在讲台上,他讲的是什么样的课。”完美课堂的构建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对教育的执着,更需要创造性的活动。他们要善于不断挖掘学生的生活潜能,寻找一系列合适的教育载体,让孩子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身心和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疑问:我们普通的老师能创造出优秀的班级课程吗?看完这本书,我有了答案。
如果我们的目光从分数转向人生,如果我们的目光从结果转向过程,如果我们把师生人生的成长和完善作为最重要的目标,那么我们都可以创造出优秀的课程。
朱永新教授指出:“每个孩子每天早上都期待着来到教室。不知道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新东西。一天真的很短。这是完美的教室。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由完美的课程组成,而不仅仅是由仪式、活动和庆典组成。同时,课程的目的是指向生命,教育的最高使命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最大的张扬和成长。”
百合班的孩子很开心,百合班的老师也很开心。这种快乐源于老师们根据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打造了梦想课程、书香课程、学习课程、生活课程、爱情课程。百合班孩子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梦想和经典;百合班的孩子,因为以上课程的开展,可以阅读、学习、生活、热爱。所以,请相信自己,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会创造出更多的“56号教室”。
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教室,一个生活在同一个教室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着实现那个梦想的优秀标准的同志。他们祝福彼此的生活,珍惜彼此生命中的偶然相遇,彼此许下承诺,共同打造完美课堂,共同书写人生传奇。
每个人都想变得完美,但是完美是没有止境的。正如徐新海博士所说的“完美永远是一个取向”,也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的“做就好。”让我们一起走向完美,在新教育同仁的相互鼓励和齐心协力下,期待一次又一次属于自己的庆典。
当我们在爱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化,粗心的爱逐渐被细致的爱所取代。这期间职业素养的提升,家庭认同的改变,个人成长的进步,都指向对角色沟通的理解和提升。在生活的共同努力和对更好教育的期待下,我们逐渐学会了安静,沉默,体贴。我们变得细腻去倾听每一次跳动的童心,我们变得小心翼翼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机会。
教师在师爱的集约化模式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维度,但也有很多人迷失在其中。因此,我们也看到许多善意的胁迫和隐私越界。如果是以温和或赞许的语气,诱导学生进行违反学习规律的训练;为了进入学生内心,窥探他们的隐私,或者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同情,公布他们的隐私;师生日常交流中的一切都生成为精细的教学资源,而那些始终不懂得留白的,可以视为过度的爱——“爱得太激烈,担心得太勤快,一劳永逸地呵护,却又反过头去”——难免成为一种守护的强制。
爱是教育的意义,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在无数的教育样本中,有思想的爱是可以胜任育人的。人各有不同的心;这个时候,我的心就不一样了。这意味着,当我们靠近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时,爱就不再是千人一面,而是一种最合适距离的衡量标准,而在这种或长或短的距离所造成的张力中,我们坚定地在场,深深地注视着。而这比所有温柔的语言和所有复杂的技术都要深刻。哪怕有时候只是一个无声的眼神,也能让一些同学得到最好的滋养。
我们常常被对老师的细致关怀感动,但最难忘的传说是,她来到教室,在她开口之前,照亮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在她的行为举止和面部表情中,饱含着浓浓爱意的关怀代码早已传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如果爱能以这种形式到达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被关注,谁说这不是最超凡的爱的和谐?
从教育生活的角度来看,新教育的梦想是让所有人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书中提到了四叶草类。什么是四叶草?据说夏娃把草从伊甸园带到了人间。原来是三叶草,有一个三叶草故事家族的公益组织,专门做亲子阅读。每65438+万片三叶草中有1片三叶草,第四片叶子是幸福,所以幸福不易。我们的孩子说的幸福真的是幸福吗?我们老师说快乐就是课堂上的快乐吗?幸福有时候是装出来的,有时候是喊出来的,但只有幸福是发自内心的,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当老师和孩子的生命在课堂上开花结果的时候,只有当老师找到了职业的尊严的时候,只有当他在拔节期觉得自己真的在成长的时候,只有当他读书的时候,书里的想法和脑子里的建构产生* * *音,他想说的话被别人说出来的时候,他才觉得幸福。
在读《一个可以成长的教室》的过程中,我经常想起这句话。
要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首先要热爱和关注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要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角落,尤其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留住每一个孩子的心。如果你真的爱孩子,你就会真的爱教育。热爱教育,你会在教育生活中找到快乐,在课堂上找到快乐。
师生的幸福感体现在哪里?是在课堂上,所以创造一个完美的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完美,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也许有人会说,谁不会建一个完美的教室!不就是为了让老师们看起来漂亮舒服吗?错了,创造完美的课堂不是追求外在美,而是创造内在的逻辑美。它不是花架子,不可能让学生一直保持新鲜感,审美疲劳后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要打造一个完美的课堂并不容易,不能只靠仪式、活动、庆典。是由很棒的课程组成的,比如“读书会”、“经典读书会”、“节日会”、“生日会”等等。同时,课程的目的是指向生命,教育的最高使命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最大的张扬和成长。完美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我们每一个师生,所以只有让每一个课堂的设计者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快乐,才能打造出更完美的课堂,更持久的完美课堂!
在《能成长的教室》这本书里,我明白了教室的真谛。它不再是我曾经想到的房子,也不仅仅是灌输知识的地方。教室是带着孩子走进经典世界的殿堂。它是孩子的另一个家,孩子习惯的培养,性格的磨炼,都是受这个家的影响。教室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自由成长和呼吸。这是一个师生共同生活的家园。决定一个教室的不是一个教室的硬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要有学生,课堂上就能创造奇迹。这对我们乡村教师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让我们知道如何在岗位上创造奇迹。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角落,留住每一颗孩子的心。
看着它让我想起了雷夫老师说过的一段话:“一个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里桌椅以外的空间里流动着什么。同样面积的教室有的很小,让人感觉局促、狭窄;有的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延伸的可能。决定教室规模的是什么——老师。他的外表决定了课堂的内容;他的容忍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新教育。“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是新教教育的一句口号。也为我指明了未来的方向。让我在自己的教室里练习如何写作,如何教育生活。以前,我总是迈不出有力的步伐。我一直以为我不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而是在原地犹豫。在以后的教学中,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会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扎实的走好每一步。
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上绽放一朵花,让你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在课堂上绽放一朵花。这是我们的最高使命,创造一个完美的课堂。
一个可以让你成长的教室。5前期去海门参加新教育现场会,看到很多优秀的做法。最近开始看一个房间长大,是从海门带回来的。本书是关于新教育“完美课堂”的叙事系列之一。书中讲述了一些班主任如何成功打造完美课堂的生动例子。
程尚荣先生在讲座中说:教师是一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活。我们让每一个生命在老师身上绽放一朵花,让你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在课堂上绽放一朵花。这是我们的最高使命,创造一个完美的课堂。
书中描述的完美课堂,有自己的班徽、班训、班级目标,甚至班花。这些作用的本质是启发学生,让他们生活在一种氛围中,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积极地影响自己,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无比快乐。
但是看完这本书我也有一些困惑。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过上快乐而完整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是说出来的还是体验出来的呢?显然后者,学生不可能开心。
完美课堂的创造是追求外在美还是创造内在逻辑美?我觉得应该是后者。前者只是一个花架子,不可能让学生一直保持新鲜感。审美疲劳之后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而后者却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完美和生活的快乐。
如何让课堂长期保持完美?完美课堂的创建离不开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教师也应该体验教育生活的快乐。同样,这种快乐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感受到的,也不可能是快乐!所以,只有让每一个教室的设计者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快乐,才能创造出更完美的教室,更持久的完美教室!
学习是根本。完美课堂的创建如何充分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我觉得一个完美课堂的打造,并不是师生一起操办一个房子,做完之后让别人欣赏,然后得到几个赞那么简单。在完美的课堂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是有意的,而是潜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