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湾英德湾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湾分为焦刚、石莲和孤岛三个乡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系统并入大湾区。(包括现在的博罗、青坑、阳山三县的蒋英),1957年,该区并入大湾乡。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时,改称上游公社,后改为大湾公社(1987年改为现在的大湾镇)。

大湾这个地名的由来,没有任何典故。连江,小江一条清澈碧绿的河流,自北向南,在大庙山下转弯盘旋成一条宽阔的半月形河湾。这就是“大碗”这个名字的由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平定岭南,建南海郡时,大湾属南海郡管辖。汉丁原六年,大湾归勉县管辖。(公元1314)绵阳并入颍州,从此大湾归颍州管辖。(公元1364年)颍州减为英德郡,自此大湾归英德管辖。

大湾镇历史悠久。数百年前,省内南海、三水、兴宁、佛冈、阳山、连县等地的移民在此定居谋生,建集镇。大湾有一座金山祠堂,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堪比南海祠堂”。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文英书院”。占地500多平方米的钟华寺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建国后已建新村)。此外还有商会典当行、斋堂、广州会馆等一系列设置。这充分反映了大湾过去的文化历史。

大湾位于练江冲积的平山上,四面环山,中间有一条河,距英德市、阳山市60公里。历史上作为连江水道的中途港口,曾有过繁荣的时期,与南方的棉棉一起,也是英国西部的重镇福州。

上世纪80年代,小船围着大湾河,汽笛声在河上响起。小镇上楼房鳞次栉比,人来人往。大湾人商业气息浓厚,商业场所多,街边小摊多。在每一个市场,这个城市都拥挤不堪,汗流浃背。当地的名产有酱油、豆豉、茶叶,还有当地(现迁至本镇温明街)压榨的佳宝牌花生油,都是“好吃”的。不过,很可惜的是“一碟菜是大姐”这句话的后半句看不到了。

老城在河边,码头斑驳陈旧,街道狭窄潮湿。有一条丁字街窄到只能让人交叉双臂。然而,这里保存了更多古雅的优雅。房屋具有明显的清末民初建筑风格,临街房屋前有运河流过。路面铺的是绿色的大块条石,有的打磨光滑,有的纵横交错。青石要镌刻多少历史的尘埃和尘埃,经历了多少朝代?走在青石街上,恍如隔世。依稀能想象到商贾云集,文人墨客如织的场景,我体会到了一点回到过去的感觉。大家都叫它“芙蓉镇”,当然也很容易说哪个地方像“豆腐铺”,哪个地方像“吊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