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有哪些暴力,如何应对?

2005年7月22日,被别人打过的年轻学生招募无情冷漠的女孩用手机拍照。

网友上传东莞校园女生打架视频(组图)2007年4月11。

中学生施暴视频续:打她的女生2007年4月28日离家出走。

2007年5月22日,广东省汕头中学的女生在校园里被脱光衣服殴打(照片)

网上出现广州校园暴力视频。十余人围攻两名学生。2007年6月65438+5月。

厦门中学女生自拍韦鸥视频上传到网上(组图)2007年6月6日10

职校女生被同学殴打当众脱裤子(图)01.06,2008。

女大学生辱骂同学被网友攻击(视频)065438+25 2008年10月

六名初中女生互相攻击的45分钟自拍视频(组图)2008年2月2日

女孩被殴打并被剥光衣服。视频截图在线(图)2008年4月22日

小学生数学课做英语作业被老师打(图)2008年4月22日

2008年6月20日,清华学生去北京师范大学健身时拒绝殴打老师(图)

网上流传的中学女生被强奸虐待的视频(组图)2008年7月10

(特别说明:标题后的日期均为媒体报道日期)

以上是笔者整理的校园暴力报道的一部分,从中可以看出,校园暴力日益增多,手段恶劣,触目惊心,令人发指。校园一时间成为暴力的焦点,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80%以上的校园暴力集中在中学校园。中学恰恰是每个人最关键的年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现在怎么处理?这是每个家长、学校、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要面对现实,各种信息的享受,道德价值的丧失,人情的淡漠,社会上的三流九教...社会的复杂让我们防不胜防。我们生活的圈子不再是纯粹的和谐,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你要时刻警惕被别人陷害,处处注意别人不纯的动机。难怪有感叹,做个好人不容易,说不定哪天你就成了别人的垫背。所以人多疑少诚,所以结党营私,欺软怕硬,标新立异,无所不能。

有些人坚信这个社会没有友情,没有好人。这些人习惯了网络的诱惑和一些人的花言巧语,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极端的思想,这种思想逐渐积累,他们希望得到发泄,寻求一种快感和刺激。校园暴力就是这样一种心理。

其次,在很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信息铺天盖地的时候,我们学校有没有做出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平时的观察是否到位,从而有效的制止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暴力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而这些群殴的场景更能说明暴力的“集体性”,它必然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网上流传着中学女生被强奸、欺凌、羞辱的视频。就这个新闻来说,“七姐妹”可以和其他人一样意气相投,直到同龄的同学被打。在这个过程中是谁发现了他们,启发了他们?

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不可小觑。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希望接受做人的道理,以及如何应对和适应各种社会变量。有人可能会说学生只要学习就好,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我们的老师也有这种想法,他们只会追求所谓的成绩来提升自己的名声,养活自己的腰包,这无异于强迫一些意志力薄弱、辨别力差的学生发展成暴力,直到他们由坏变坏。

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面对社会现实,不回避、不隐瞒、不夸大。经常开展一些社会道德问题的大讨论,让学生更早的融入这个社会大家庭,学会明辨是非,保护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父母的仪态、举止、言行、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等等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就目前的校园暴力而言,笔者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正确的教育,或者疏于教育,或者任其极端发展,最终酿成大错。

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这是前提。工作忙不是借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做的。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我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不是给你的吗?!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除了钱,你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另外,我们有些家长喜欢搞“家长制”,采取强制教育手段,急于在孩子身上取得成功,不理解孩子,也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告诉你的孩子要做一个强者,一个有德有才的强者。告诉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要学会尊重别人,要学会待人接物,要坚持正义,要自己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不要有耐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强者生存,适者生存。

第四,素质教育不能和高考一起陪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就是这几年一直在唱素质教育。为什么暴力事件频发?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整个素质教育是失败的,“德”失去平衡,而“利”受到青睐。后者的地位越来越吃香,我们每年都能从“高考作弊”的案例中得到一些信息。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无形的,而成绩(分数)教育是有形的、有效的,可以提升老师和学校的威信。

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为了考试,考试成了检验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这在高考中有所体现。有人说,现在国家已经计划通过在高考中采用3+X的方法来重视素质教育。然而,我们的结果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如果我们的素质教育仅限于学校、考试、成绩,那么这样的素质教育经不起风雨,素质教育就会大打折扣。“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这四个字,把“德”和“质”放在第一位,个人、学校、社会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我们的质量才能真正上一个台阶,立于不败之地。换句话说,“高考不能成为素质教育的天敌!”

第五,中国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暴力事件的主观性。用这句话来比喻我们有暴力倾向或者犯过暴力事件的学生是可耻的。虽然这是一小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说是极个别的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然而,为什么“千里堤溃于蚂蚱”中的蚂蚁破坏力如此之大?就是这个原因。

损人利己成了一些学生的追求。当他们在学业上得不到认可时,伤害他人的欲望极其强烈,于是酗酒、吸烟、赌博、打架、抢劫、寻欢作乐、报复、滥交等等时有发生。他们强调愉悦和刺激,取悦他人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中学生这个失去“德”却缺乏“法”的年纪,由于判断力相对较低,很容易破罐子破摔,随大流,赶时髦,个人价值取向发生巨变也在情理之中。

为了得到某种满足,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总是出人意料,与众不同...家庭暴力,游戏暴力,社会上的各种暴力,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对比!

第六,正确看待校园暴力。坦白说,校园暴力不是什么新鲜事,打架是人之常情。谁能保证你这辈子没打过架?记得有一次,两个同学欺负这个班一个老实的同学。同学们听说后怒不可遏,决定收拾那两个...最终,打人者和被打的人都被学校给予了纪律处分。

如今,由于网络的诱惑,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炫耀自己的“战利品”,有意无意地从事校园暴力。现在是信息技术普及的时代,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于热衷于刺激的人来说,自导自演的校园暴力也时有发生,并以此为荣,以此为乐。这里不得不提一个现象,校园暴力女生比男生多?在上述报道中,讨厌和男生一样坏。他们的野性从何而来?

坦白说,暴力或者校园暴力是无法杜绝的,这是由很多社会因素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遏制校园暴力的频发。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如何对症下药?最后我套用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和因果关系。所有的暴力都等着我们去反思,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制度,尤其是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