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先生都背诗。

“歌声激励读者,诗词教新校园风景。德智体文明氛围好,努力学习更难。”“北一楼,南一楼,诗教长廊满书,学无止境。你有深意,我有深意,大家团结一致,陶醉在诗里。”在赶往容县中学采访前,记者阅读了063级学生曲和074级学生刘占华分别写的题为《快乐的校园诗歌教学》和《县中学诗歌教学长廊》的诗歌。作者虽然年轻,但他们发表的这些作品还是很工整精致,内容健康清爽。

2009年2月8日,65438,记者专程来到荣县县第中学,就该校近年来诗歌教学的普及情况进行了专题采访。当记者踏进校门时,恰好学生们已经休息了。我看到许多学生聚集在操场两侧的一些黑板周围,正饶有兴趣地看着什么。带着好奇的心,记者上前仔细观察。原来,学生们正在欣赏该校师生最近创作并发表在黑板上的一些诗歌,有些学生还在指指点点,轻声评论。看来这个学校师生学习、创作、研究诗歌的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并不是一波成名!

随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仙堤中学现有教职工84人,有24个教学班,近1.600名学生。近年来,学校大力建设和谐校园,以管理求质量,以竞争求发展,在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日常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诗词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更是可圈可点。据了解,将诗歌教学引入校园,县底中学在广西尚属首例。

麦振勇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于2008年5月将诗歌教育引入校园。2008年5月,学校与当地石龙诗社结缘,举行了校园诗歌教学和诗歌辅导站揭牌仪式,大胆尝试推进诗歌教学,成立了“县中学诗歌教学领导小组”和“诗歌教学办公室”,构建了集学校校长、分管领导、诗歌教学办公室、教师和学生为一体的诗歌教学网络。诗歌教学办公室每学期制定诗歌教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诗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每隔一段时间,学校还会聘请一些玉林市、北流市、荣县的诗人来学校给学生上诗歌辅导课,现场点评师生近期创作的作品。为了普及诗歌创作,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先后开设了三条文化长廊。每个班级都配有黑板,定期公布,上面可以刊登学生最近创作的诗词,让学校的每一砖一瓦都体现文化教育的引导和熏陶,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在这三条文化长廊上,记者看到有些学生的诗写得相当不错,比如074级学生梁振源写的《校运会》:“校门外同学激动,掌声传千里。运动员赢得冠军,高举金牌,面带微笑,真的很棒。《要当第一》067级学生余佩凤:“天赋从来没有磨炼过,努力学习并不可悲。有几年,秦心出名了,敲锣打鼓,鲜花盛开。“074班学生邓建峰《师颂》:“三尺讲台无悔,沧桑经历百花。喜欢看学生成人节,粉灰发膏无怨无悔。“等等,比起我们成年人创作的一些作品,毫无疑问多了些新鲜感和灵气。

为进一步提高师生诗歌创作水平,学校不仅聘请诗人来校进行诗歌辅导,还采取外出拜师、交流的方式。5438年6月底+2008年10月,学校组织部分师生到梧州市藤县蒙江一中学习,结识了当地一些蒙江诗社的诗人,相互交流,学到了很多东西。2009年3月和6月5438+00,学校先后组织部分师生前往桂林阳朔和贵港平天山,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创作热情。比如麦振勇的《阳朔印象》:“自行车列队,蝴蝶与蜜蜂相遇。更是壮观,黄头发蓝眼睛。”夏《从从容县到阳朔》:“久闻三姐唱得好,夜行寻仙径爽。千里云山近,皆因其满诗情。”刘《贵港平田山有感》:“看天上的山,我是快乐的,看一切美景,我也是快乐的。诗人李白,应悔之已久,恨不能当年来此一游。”等等,都是名作,触景生情。

临别之际,麦振勇校长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仙地中学将诗歌教学引入校园以来,学校先后邀请玉林市、北流市、容县的诗人来校给学生进行了六期诗歌辅导。全校师生创作诗歌约70首,出版诗歌教学黑板报6期,有13人加入玉林诗社,其中有一期彩印四开报。多部师生作品还在《玉林日报》、《石龙诗联》、《万花筒诗刊》发表,赢得了社会相关人士的广泛赞誉。为此,麦振勇校长还向记者朗诵了一首诗:“县底人民意气风发,诗兴反竞。”微风吹进校园,让师生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