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的人物故事
在交通管理中,抑制事故、减少伤亡、保障畅通是公安交警的神圣职责。李海以生命之上的责任、泰山之上的安全为己任,扎扎实实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在李海负责的吴中路口,每天的车流量都处于过饱和状态,高峰期能达到2000辆左右。站在路口,他每天要忍受机动车的噪音和尾气,还要忍受一些违章司机的刁难。
每天下午高峰时段,李海总是不厌其烦地在五中路口疏导交通。吴中路口南北、东西通行能力不匹配,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堵车。因此,李海根据交通流量和警力的分配,灵活采用“一主一副、对角站、机动管理”和“一主一副、一中边一机动管理”的方法,既能疏导交通,又能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警力效能,确保路口安全、畅通、有序。
2010十一中路口修建了一条行人过街地下通道,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半封闭半封闭的通行方式,形成了瓶颈,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他主次干道的交通。施工期间,交通秩序的维护相当繁重,交通安全的责任尤为重要。管理上稍有懈怠,就会蔓延到中心城区,导致道路交通瘫痪,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李海和战友们坚守岗位,保证白天晚上工地周围都有民警值班,施工时像螺丝钉一样固定在路口。他对延长的工作时间和增加的工作强度毫无怨言。2010七月中下旬,西宁遭遇高温天气,在十一中工地值班。他曾被太阳暴晒过,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喉咙里难受极了。空气中夹杂着废气,耳边不时响起刺耳的喇叭声,脚下的道路异常闷热。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依然坚守岗位,规范执勤,全力保障施工期间的交通畅通。冬天值班,厚厚的棉衣几乎抵御不了寒冷的渗透。李海,虽然穿着多功能警服和棉鞋,戴着棉帽和皮手套,但脸还是冻得僵硬,脚也没有冻得麻木。尽管如此,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何还是选择了让路口的寒风和车流回顾。因为他很清楚,吴中路口是连接我市南北东西的重要路网节点,交通压力极大。如果他选择离职,肯定会造成交通拥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影响。所以他不爱说话,总是在路口挥舞手臂指挥川流不息的车辆,眼睛盯着路口的车流,他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自己负责的路口畅通,减少对司机的交通延误。
201110六月的一天下午,高峰时段,他正在执勤,看到一个行人过马路,却没有注意人行横道灯。他敬礼,劝他尽量让他回来。没想到,行人上前愤怒地破口大骂,李海却没有还嘴,而是礼貌地劝说。没想到,醉汉不肯心软,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好心的围观群众只好拨打110报警,大家对李海执法的态度一致。在场的人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他,说他确实是一个“文明执法”的好交警。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他工作的目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绝不能因为一些眼前的蝇头小利,破坏公安交警在人们心中的高大形象。又有一次,一个中学同学找到他,说他因为急事闯红灯扣执照,让他帮忙表达一下心情。李海告诉他,如果不是故意违法,可以批评教育,从轻处罚,但严重的故意违法必须依法惩处。你不能告诉他这个,也不能这么做。老同学万万没想到,他不仅没有帮上忙,还受到了严厉的思想教育。
关心群众执法为民
从警26年,李海在工作中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问题,做人民的贴心人。交警,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警察的形象代表着公安执法的形象。李海坚持群众利益,扶残推车,扶老携幼,服务业主,关心群众,关爱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2009年8月的一天下午,他在五中路口执勤时,遇到满头大汗的外地司机李,发现了李海。他说:“我是外地的,要去互助,路不熟。能不能请交警同志走一走?”李海欣然同意,下班时把司机师傅送到西华一级公路路口。司机感激地说:“西宁的交警对我们这些外地司机服务热情周到,举止文明,语言和蔼可亲,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008年高考,一名考生因为紧张忘记带准考证,恰逢李海在五中考点值班。他得知情况后,立即带着考生骑着两轮摩托车赶到考生家中,及时为考生拿到准考证,使考生顺利完成高考。围观群众得知情况后,都啧啧称奇。一个夏天的晚上,下着倾盆大雨。一个小女孩在人行道上迷路了,在雨中哭泣。值班的李海了解情况后,通过多方打听,终于将小女孩安全送回家。孩子妈妈感激万分,想留他吃饭,但他留下一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匆忙离开了。
这样的点点滴滴数不胜数。“人民满意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这成了他的座右铭。李海无怨无悔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
恪尽职守,勇于奉献
李海1996腰椎骨质增生。十五年来,他处处严于律己,带病坚持上班。他从未因病请假,耽误过工作。在父亲病重的三年多时间里,他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勤奋工作,从不让家里的事情影响工作。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9小时。在他的感召下,中队民警兢兢业业加班加点,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在工作过程中,他总是纠正自己的形象。无论是站岗还是巡逻,始终保持警容严整,通过肢体语言给管理对象一个规范、严肃、认真的执法印象。
敬业,不仅表现在日常工作中,更表现在面对艰苦环境甚至生死考验时,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一天,正在岗位上值班的李海突然听到有人喊“抓贼,抓贼”,只见一个年轻人挥舞着一把长刀,喊着“别追我,砍人”。他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护人民的安全!追——他想都没想就冲上去了。他不顾生命危险,与小偷搏斗。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制服了他,并在群众的帮助下,将歹徒移交给了派出所。一时间,“交警抓小偷”的故事成为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2009年夏天,工作繁重,比如城市改造,“创造健康”,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喘不过气来,筋疲力尽。李海一如既往,一丝不苟地做好各项工作,直到工作圆满完成。在繁忙的路上,他总能看到自己被汗水湿透的身影。正是这一年,他被市政府评为“创卫”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交警,他把所有的汗水都洒在了交通管理上,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辖区的司机。他把“为人民服务”延伸到实际工作中,把群众扎根在心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默默奉献谱写了新的篇章。我将不懈努力,继续为西宁的交通管理事业贡献我宝贵的青春。
主动学习,积极进取。
李海一直认为,作为一名交警,要树立“有工作才有位置”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努力工作,而应该提高创新意识,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学习,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以适应交通管理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推动下,加上他的不断进步,才逐渐成为中队的骨干。很多民警都是刚参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新同志。因为他们一开始工作经验并不丰富,无法胜任复杂的个体管理。在李海的亲自领导和耐心指导下,新同志们很快掌握了基本的管理知识,能够独立开展工作。面对每天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群,交警既要严格执法,又要热情服务,这是他在工作中谨记在心的。他威严的警容,规范的语言,标准的手势,都体现了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技能。在阳光下,在雪地里,在清晨和傍晚,大家总能看到他和他的战友们在红绿灯前不知疲倦地挥舞着手臂,保证着城市“血液”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