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演变

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原名无锡县女子师范学校。它是由地方教育的先驱创办的。学校创建于1916 2002年3月,校舍是临时借用杨在北门旗杆下的私宅。当年只招了一个班,不到40人。规模不断扩大后。8月,1914,增加附属初中作为师范生实习基地。1965438+2007年8月,附属小学扩建为完全小学。同年,经县民政部长秦批准,学校迁入金桂县城隍庙旧址,即现在的中学旧址。校址已于2003年被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准备申报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校首任校长黄丹如,办学热情,治学严谨。继任校长程宏远提出女教师“端庄朴实”的校训,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当时社会反响:县里的女教师都“成熟”了,学生们“磨练学业”,毕业后也能自立了。20世纪20年代末,因办学成绩突出,江苏省教育厅考察后专门颁发牌匾奖励,并题写“曙光姚冰”四个大字。当年的《新无锡日报》做了专题报道。

1927年7月,学校改为巫溪县女子初级中学,开始招收新生,不再招收师范生。在此期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中学的班级数从4个增加到13个。篮球场、网球场、图书馆相继建成,实验仪器也逐年增多。学校以“完善个体人格,培养群体精神”为学科方针,要求学生真诚(立身)、勤奋(管事)、和谐(待人)、仁爱(待人)。学校的课程也很有新意。初三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科目中选择应用写作或者三角。学校设立了文理“问题箱”,学生每周轮流去图书馆上一次阅读课。1934年巫溪县数学竞赛有10名选手,其中有5名女性。1936,省督学视察后获特批文章,报刊宣传。

1937 10,日寇入侵,无锡沦陷,县女子中学停办。8月复课,1940。更名为江苏省第二女子中学,发展成为完全中学。暑假结束,新生入学。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学校更名为巫溪县女子中学。同年,学校成立了学生自治会。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经常组织各种进步活动,所以学校政治氛围浓厚。1947年,中国* * *产党地下组织开始团结提高教师,发展党员,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学生们经常传阅进步书刊,讨论时政,秘密组织读书会,参加为贫困儿童募集御寒衣物和奖学金等地下党派主导的活动,走上街头宣传或参加慈善演出,积极参与反对饥饿、内战和迫害的政治斗争。华辉、胡增觉、陶、王汉卿等学生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英勇牺牲,成为学校历史上光荣的革命先烈。1949无锡解放后,以唐玉京同志为首的军管会入校。同年5月,学校更名为无锡市女子中学。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有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实行民主管理。

1952 10学校正式更名为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由于管理严格,治学严谨,学校在市内外都有很好的声誉。当时女中学生很自豪地把“女”字放在一起,说我们是无锡第一所“好”中学。65438-0959,市组织中学统考,我校初三初三成绩名列前茅。1960年春,江苏省教育厅确定我校为全省“五年一贯制”试点学校,按省级示范中学规格办学。同年秋,高一年级面向全市选拔。学校坚持“质量第一,效果第一”的方针,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爱他们的心。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1965年7月,第一届试点班学生毕业,高考升学率达到74%,高于本市所有六年制中学。中央教育部专员专程到该校总结办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