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书法篆刻教学实施研究
《美术课程标准》对“书法篆刻”系列教学的解释是:“书法篆刻运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表达其情感。”并指出“书法篆刻”是普通高中美术学科的内容系列。书法和篆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这无疑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导意义,必须始终贯彻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习书写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传统文化和欣赏书法艺术并重的精神。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高中美术课程中的“书法”模块有以下看法:
第一,书法模块虽然是选修模块,但是我们认为高中生有必要学习这个模块。我们学校不仅在美术课上开设这个模块,而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同时组织书法兴趣小组,让一部分对书法感兴趣的同学有深造的机会。
第二,在高中“书法”模块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困难:
首先,在学生方面,由于小学和初中不重视对学生书写的训练,大部分高中生没有接触过书写毛笔字,有的甚至没有见过别人书写毛笔字,很难欣赏到汉字的艺术美。而且因为书法不是高考科目,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重视,或者因为主课压力大,根本没办法兼顾书法学习。
另一方面,“书法篆刻”内容系列师资匮乏。即使是美术专业的老师,书法写得再好,也不够资格从事书法教学。
学校设备也是问题,学生很难在普通教室练毛笔字。书桌太小,一般没有油漆,很容易弄脏,不小心沾上了墨水也洗不掉。好在我们学校有很好的美术室,有专门为练字配备的白色彩绘大桌子,还有练字毯,不太会弄脏桌子,脏了也容易擦洗干净。
第三,认真贯彻美术课程标准,努力提高“书法”模块的教学质量。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当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专业”,还指出:获得精神愉悦;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养成耐心、细致、严谨、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提高创造力;调整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我们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为了使我校的书法教学尽可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本来我不是美术专业的老师,但是从小就热爱书画。初中的时候参加了学校(也是我现在任教的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的学习,得到了当时学校的美术老师蔡飞老师的悉心指导(蔡飞老师是汕头著名的书画家,艺术造诣很高),在书画方面有了相当的基础。我在十几年前的一段时间里非常热衷于学习和创作书法和国画,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常参加汕头市、潮阳县、峡山镇的书画活动和展览,加入汕头市、潮阳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从1997开始,我校开始组织部分学生开展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到现在有书画组,我负责辅导教学,还有美术课的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反思总结,积极探索书画教学规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加强了专业和艺术再教育,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等各种字体,尤其是行书、楷书,自我感觉相当不错。我还向曾在我们学校任教的陈信国先生学习过篆刻技术,对篆刻颇有研究。因此可以在课堂上随时随地演示给学生看,让“静态”的书法变“动态”的书法;同时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既能欣赏到印在课本上的名家经典作品,又能看到“活的”书法供学生直接欣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因此,当新课标实施后,美术课各个模块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同时注意培养更年轻的美术教师,使我校书法教学不断发展。除了定期的教研活动、教学经验交流、* *讨论教学方法、共同备课、相互倾听之外,我们艺术教研组还经常在课堂上展示新老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各自的教学方法,提高新教师的艺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二)营造书法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我们汕头市六都中学创办于1873。是一所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百年名校。相当一部分老师(包括退休教师)书法功底不错,有的还是知名书法家或篆刻家。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每年五月初举办师生书画展。邀请这些老师创作相当数量的书法作品,并鼓励学生参加展览,让学生有机会观察、欣赏和学习,从而营造书法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在该校润心文学社编辑出版的《润心报》上,经常刊登师生的书法作品,供学生观摩欣赏,对书法学得好的学生也起到了相当的鼓励和表彰作用。
(三)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注重课程开发,形成校本课程。
我们现在用的教材是《书法》,由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美术教材编写组编写,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既能较好地体现书法知识,又能较好地体现书法鉴赏,并适当介绍书写技法。教材从文字的起源入手,介绍了各种字体产生和演变的过程。思路比较简单,避免各种字体的重复引入,把毛笔字的基本功放在后面。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对书法没有概念,我个人认为欣赏的能力离不开书写基本功的掌握。如果完全没有书写能力,就很难欣赏到经典书法作品的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即在之前的教学中提到了书写和书法的内容,让大部分学生先掌握楷书的基本书写方法,然后再回到文字的原点。对于一些尚未定稿的学术问题,只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不做过多探索。对于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的教学,一般是先引导学生临摹,了解其书写特点,再讲解其产生、演变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字体的经典代表作品,从而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领略书法之美。
学习毛笔字的时候,也注意加强标准简化字的训练。因为课本和现有字帖的板块基本都是繁体字,所以我们也选择任政的简体字字帖,但是任政的楷体属于欧体。我写过常用字、千字文之类的简化字,用颜体,供学生临摹学习。
(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用现代教育手段。
毛笔作为书写汉字的实用工具,早已被钢笔取代,近年来又被电脑取代。这样学生现在很少有机会看到书法,没有感性认识,这是书法教育的难点。书法的书写和书写的方法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一般很难用文字解释清楚,照着书本自学也很难成功。即使在古代,也经常需要通过口头指导来学习其要点。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采用小组练习的方式,通过具体的演示,以更科学的方式讲解其要领,让学生尝试并逐一纠正。并在基本笔画和音程结构的练习中,继续纠正他写字和提笔的错误。对于书法史和书法名家鉴赏课程,应尽可能使用知识容量大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有时还应适当插入一些视频资料,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五)开展课外书法活动,鼓励部分学生发展书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书法”模块也是18学时,1学分,这就导致了教学内容大和教学时间短的矛盾。除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外,我们还为相当一部分对书法学习感兴趣的学生组织了书法兴趣小组,让他们结合课堂所学,欣赏更多的书法名家帖,多做练习,进一步提高书法水平。
第四:对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建议和希望。
在山东、浙江等省市,很多年前高考就考书法,大学(主要是美院、师大)也早就有书法专业。但广东省作为文化大省,至今没有高考考书法,也很少听说大学里有这样的专业。这不仅造成了全社会对书法的重视,也造成了书法教师的严重短缺。对于大部分高中来说,提高书法教学质量并不是必须的,甚至能不能上手都是问题。我认为在大学尤其是师范院校开设书法专业势在必行,培养大量的书法教师势在必行。如果高考中有书法,无疑会大大提高高中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促进高中书法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保证了书法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全面提高了书法的艺术水平。
本文写作时间仓促,观点肤浅,但一直在思考教学中的问题和错误,恳请同仁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