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二中的历史沿革

湘潭二中前身为湘潭市中学,由民办新群学校、民办民和中学、红岛中学三所学校合并而成。2011年5月,走过了90年的伟大历程。90年来,学校一直名列省重点中学,进入了“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和“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殿堂。是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卫生示范学校,团学工作先进学校,田径传统项目优秀学校。2012年被教育部授予“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现在已经成为三湘最有实力的名校之一。

新群学校成立于1921年5月。当时湘潭第一省师校友、黄等7人,从银洋(含湘潭县志659页)中募捐1,000元。学校一开始是小学,位置搬了好几次。在1930,它买下了街14号的香园总经理,作为固定地点,后来又增加了一所幼儿园。1937增加了一所初级中学,更名为新群学校。抗战时期幼儿园都关闭了。中小学搬到了农村。1946抗战胜利后,学校在株洲大冲新建高级中学。原址香香花园毁于侵华日军,经及时修缮后逐渐恢复旧貌。1948年,高中迁回香香花园。到1950,政府接手,辛苦办学30年。这期间,虽然时局有所变化,但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县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设备相对齐全的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新群总共拥有1.230亩两个校场,学校教具可供1400或500名学生使用。在过去的30年里,已有5800多名学生毕业。

华民中学是周家干先生于1943年秋创办的。刚开始是临湘的初级班,后来扩大到临湘中学。起初,周南周寺作为临时校舍,后迁至石潭飞机场(现湘潭二中)。直到1946年秋,才选定湘潭郊区二虎头岭作为校址,更名为华民中学,以周雷村为主席,周家干为校长。从此学校逐渐走上正轨,设备逐渐整合,规模越来越大,最多时有300多名学生。华民43年创办,51年并入市中学,毕业生千余人。学校最大的特点是思想进步,没有反动的党或团的组织;学校有奖学金,奖励每期的贫困和优秀学生;解放前夕,学校私自印制了《论真明祖主义》、《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各种进步书刊,为湘潭的迎新工作做出了贡献。三校合并后,周家淦先生在我校工作至退休。

弘道中学原为弘道补习学校,由周顺迅登于1944年秋创办。学校有一座华师张氏宗祠,有学生40人。1945迁至湘潭龙口高建楼,正式命名为红岛中学,张任校长,任校长。1946年秋,学校迁至湘潭市白花生博物馆。红岛中学已经办了六年,有四个补习班,六个初中。

湘潭解放后,新群和华民都向政府请愿接管。1950年冬,湘潭市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同时接收红岛中学3名教师和部分学校教具,建设湘潭市中学。1951年1月,市政府任命王治国市长为校长,唐仕义为副校长。14年4月召开全体大会,正式宣布成立湘潭市立中学。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世钟”废除了旧制度,树立了新作风。这所学校面向工人和农民,招收了437名学生。52年,增设高级中学,成立“湘潭市中学支部委员会”。1954县市建制调整,学校更名为“湘潭二中”。校名由国学大师郭沫若先生题写,校长为唐师毅。此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到1957 * * *现有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期间新建了五栋教学楼、三栋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和礼堂,校园面积由4800㎡扩大到45818㎡。当时学校党政领导不仅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而且十分重视师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广泛学习苏联的经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55的通过率为89。2%,80%的优等生。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中,92%上了高校,高考成绩全省第二。195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0%,高中毕业生75%上了高校。

从1957开始,由于各种运动的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时间和质量无法保证。直到1976,10,喧闹的校园才渐渐稳定下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恢复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教学秩序,各项工作步入正轨。经过多年的高考优异成绩,学校于6月1980首次被定为省重点中学,行政级别由正科级提升为副县级。1983年4月,学校成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1986年5月,学校党支部更名为党总支,次年开始教职工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与此同时,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进步,德育放在首位,教学以全面发展为中心,质量稳步提高。89届高中毕业考试通过率市区最高,90年代为100%。高考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数学、化学、科技作品、书画、体育等竞赛中,学生多次获得省、国家级奖项。市政府先后五次授予学校文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校于5月19910隆重热烈地举行了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

10年来,学校的发展突飞猛进。以校舍基本建设为龙头,综合楼、103m长的两层运动跑道、临街的香园餐厅、科学楼、美术馆、78名新教职工宿舍两栋近2万m2的新校舍相继建成。操场全面翻新,旧楼翻新,环境绿化,道路硬化,雕塑装饰,彩灯装饰。校园很美。曾被市、省授予卫生示范学校和花园式单位牌匾。并于1995年通过省级重点中学检查评估,荣获省级重点中学牌匾。

学校坚持德育、教学、全面发展、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制度完备、落实到位的办学理念,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三级”家委会和德育基地,各种德育活动丰富多彩。连年被评为全市“班级管理先进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市、省级优秀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也得到了发展。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两考”成效显著。中考位居市中学前列,高中毕业考试通过率达95%以上,2000年达到69.5%。2%和71。26%。体育教学和竞赛成绩喜人。1993年省体委授予团学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授予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牌匾。2人达到国家一级,75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84人保送高校。已有5人获得省冠军,8人获得亚军。篮球、足球队多次获得市冠军、亚军,代表市参加省赛。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名校的改革思路。1994年,以电教媒体为主的生物五步教学改革实验通过省评估,获得电教科学实验成果一等奖,促进了全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实验的开展。1993年,三台电脑进入教室,随后语音室、机房、电视编辑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卫星电视接收站相继投入使用。同时参与或独立开展国家、省、市级教学科研课题50余项,大部分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奖励。2000年被授予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荣誉。同年,学校投资654.38+0万元建成了全市第一个集广播、电话、教学双控、监控系统于一体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目前,学校拥有500万元的电教设备和1000 m2的电教专业室。从1993年开始,学校每年在初中招收一个特长生实验班,在高中招收部分特长生,先后投资近654.38+0万建设了三个音乐教室、两个艺术教室,以及音响、音乐、舞蹈实训室、器乐室、练习室等。1995年获全国中学合唱节目一等奖,1999年第三届省重点中学获“两金一银”,团体总分第二。2000年,学校的歌曲、舞蹈、音乐节目获得市级一等奖,舞蹈获得省级一等奖,并在首届全国舞蹈电视大赛中获得第一枚金奖。2004年2月获湘潭市第一名。《监狱之歌》获国家二等奖。受文化部委托,以本校学生为主体的少儿艺术团赴法国、匈牙利演出成功。在过去的五年里,艺术院校招收了65,438+007名学生,他们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们连年获得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奖。2000年,他们投资1.6万元,建成了全市学校中第一座拥有先进音响和灯光的美术馆,可容纳观众1.2万余人。那一年,他们被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全面推进,获得了省优秀基层工会、市三防教育示范学校、市综治先进单位、市民主管理模范单位、市优秀团委、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多项奖牌和旗帜,还获得了200多项市级有关竞赛和个人工作的奖励。校办工厂创造了年净利润50万元以上的好成绩,目前还略有盈余。学校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得益于有效的领导,整洁的师资队伍和浓厚的民主氛围。校长唐海秋被评为市优秀校长后,于2000年被授予“十佳校长”称号。181教师中,高级教师78人,合格率98%。拥有李守刚、李仁、谢松成、宋新民、周云鹤、、、、、周、胡大军、徐滨松、周琦等一批特级教师。魏小芳。倪萍。省部级和国家级优秀教师;程思宏、翁宋河等三育原理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中学美术教师;学校已经发展到45个班级,2500多名学生。

2010 11-65438+2月,学校推出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与往年不同的是,更加注重艺术的培育和展示,以及广告效益、赞助等。也有实力老师支持这个节日。全校有74个节目参加预赛。歌曲、舞蹈、音乐、小品等节目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该校学生多才多艺、乐观向上的风格。

在2011湖南省中学生“三独舞”(简称独舞、独舞、独舞)比赛中,湘潭二中的三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陈意映获得独舞一等奖,魏思伟、吴冠雄获得独舞二等奖。三人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近年来,市二中的学生在每次“三独”比赛中都获奖。学校秉承“以质量求发展,打造特色名校”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艺术教育品牌。华阳领导的第二中学舞蹈团已经闻名全国。学校两次被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其中合唱《雕鞍》获文化部特别邀请参加2013年6月中韩文化交流活动。舞蹈《钢铁》入选全国总决赛,于2013年2月20日在厦门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美展决赛中再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这是湖南队舞蹈组唯一的一等奖,华阳老师和于亚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在展览中,二中连续四年获奖,也是全国唯一连续四年参赛的三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