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红楼梦?
开幕式前,主持人傅光明研究员简要介绍了冯其庸先生几十年来在红学研究三个方面的成就和对红学的贡献:一是研究曹雪芹家世,撰写《曹雪芹家世新考》;第二个是《红楼梦》胖书的研究,《石头记》胖书的研究是写。三是《红楼梦》思想研究。随后,冯先生开始讲话。
《红楼梦》观念一直是中国学术界争论已久、悬而未决的问题。追溯到乾隆末年、嘉庆初年,《红楼梦》出版后众说纷纭。直到20世纪50年代,全国范围内对《红楼梦》的观念都有争论,有两种说法。一是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新种子和新思想;一个民族的思想是封建的,没有新的思想。我赞成前一种观点,它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新思想。
1983年,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我写了《千古未完篇》。本文着重分析《红楼梦》中萌芽的资本主义新思想。这篇文章发表已经快20年了。我收到了很多同事和读者的来信,大部分都同意这个观点。此后,我研究了《红楼梦》的各种善本和版本,进一步检验我的观点是否合理。在这个基础上,从65438到0999,我开始写红楼梦。预计今年9月下旬出版。
我来分析一下《红楼梦》的思想根源。
一是外在的思想根源,即世界环境。曹雪芹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左右,即1705(有争议),卒于乾隆二十七年,即1763。他出生于18世纪初,距离欧洲文艺复兴已经过去了400年。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的人文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其特征是反对中世纪的神权和专制统治,尊重和崇尚人的价值,人应该主宰自己。同时大力提倡科学,产生了哥白尼的太阳学说。中国的封建王朝处于鼎盛时期,而西方进入了进一步认识世界的科学时代。1760年,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乾隆二十五年,《红楼梦手稿》诞生并在社会上流传。此时,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已经应用于工业,带来了工业革命的高潮。
当时中国与世界隔绝的情况严重,但并不是没有风吹进来。10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带来了西方的文明和科技。万历三十年,利玛窦来到北京,献上一口钟取悦皇帝。同时,他带来了世界地图,即世界地图,开阔了上层社会和文人雅士的眼界。后来,耶稣的牧师汤若望在清朝顺治年间来到中国,带来了基督教、西方文明和科学知识。基督教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纳妾。这些思想不能不影响中国社会,尤其是上层知识分子。
第二,内部思想根源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明末中国资本主义从萌芽到逐步发展,商品经济进入社会生活,形成了南京等几个大型商业城市。明朝后期,南京很繁华,店铺和招牌很多。较大的商业城市包括北京、杭州、武汉和广州。
清朝入关后,对当时中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此后,经过顺治、康熙,政策有所调整,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乾隆时,不仅恢复了明代的经济,而且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与曹雪芹祖上有关的纺织业,过去是受限制的,每家每户不得超过一定数量的织布机和梭子。当时,许多织布作坊的老板去了曹寅,然后在江南织布的曹寅给皇帝提了这个建议。结果,他得到了皇帝的许可,取消了对织布机数量的限制。据史料记载,道光年间一个家庭可以开600台织布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在大城市发展起来,整个社会经济也进步了。
清朝平定后,出现了土地兼并。有权有势的人(皇亲国戚、大臣)圈土地,有钱人买土地,财富集中在少数有钱人手中,劳动人民被剥削,越来越穷,造成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康乾盛世不是人人都有的,百姓还是穷人。
从清朝康熙时期开始,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不断进行文字狱,打击政见不同的知识分子。所以曹雪芹在这个文字狱的时代,不得不用比喻来写《红楼梦》,这是真是假。
在康乾时代,孔孟被大力宣扬,朱成的理学被解释为经典和正统。这个命题用在科举考试中,仅凭判断就能得知高低,思想统治很严重。有压迫就有反抗。即使有文字狱的严厉威慑,也有一些批判朱成理学和科举制度的人,比如王船山、李贽、唐甄、戴震。
李贽(1527-1602)说,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在当时只是他弟子的杂文,他批评朱成的理学。清帝以“敢倡乱行,误世谤民”的罪名将其逮捕,李治在狱中自杀。他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卓文君再婚是一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是一个有闯劲的女人。他的思想对曹雪芹影响很大,体现在小说《红楼梦》中。曹雪芹是一个以文学形象反对朱成理学和科举制度的叛逆者。
《红楼梦》出版前,从国外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发展看,封建思想与资本主义萌芽的新思想的斗争是激烈的。有学者指出,比起“焚书坑儒”,科举制度对人的伤害更大。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更为残酷,这在吴的《儒林外史》中有所描述。清代思想家戴震认为“后儒以理杀人”如同“酷吏以法杀人”。我们在读《红楼梦》的时候,要搞清楚小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这样读起来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我来说说《红楼梦》的构思。
第一,反对统一,反对科举,不走仕途。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是年轻的。他夸夸其谈,什么也不做。他一生都和他的姐妹们在一起。平时拒绝学习,鄙视事业。薛宝钗劝他读书求名,他让薛宝钗出去,薛宝钗无法下台。他反对读这些经典,认为的理学是朱和程氏兄弟发明的。戴震曾问私塾老师:朱解释孔孟之道。他们能解释清楚吗?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相差一两千年。朱粲·Xi如何理解和解释孔子的思想?老师应付不来。戴震也说过:读书要无所遁形,不要被古人蒙蔽,不要被自己蒙蔽,以为读一点就了不起,要独立思考。《红楼梦》就渗透着这种思想,反对统治阶级和正统,不走祖辈父辈安排的仕途,提倡自由人生之路。他的不仕思想不同于嵇康、阮籍、陶渊明,具有反叛精神,是清代知识分子的诱因。
第二,宣传恋爱婚姻自由。过去的小说也有这个内容,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自由恋爱,但最终还是被皇帝迎娶,纳入皇权的轨道,没有反抗到底。汤显祖的《牡丹亭》最后被皇帝下嫁,纳入伦理道德的轨道。《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并不是一见钟情,只是一开始互相喜欢而已。在长期的恋爱关系中,两人也吵过架,薛宝钗搅和,史湘云和袭人搅和。贾宝玉和林黛玉从长期的恋爱关系中相识,并形成恋爱关系。贾宝玉的选择并不容易。他的选择标准是思想一致,感情相投,有一种叛逆的思想,这是对封建时代婚姻选择标准的挑战。《红楼梦》前八十回不能和后四十回混为一谈。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有恋爱婚姻自由,有现代思想,在当时很伟大。
3.反对男尊女卑。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他说:女人好,男人不好。提倡女尊男卑是对当时正统伦理道德的反叛,是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和挑战,是对封建社会的控诉。它包含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第四,平等友好的思想。《红楼梦》里,丫鬟们说,宝二爷不上不下,高兴的时候就和丫鬟仆人们玩,有时候还跟我们道歉。宝二爷不把丫鬟当奴婢,说的是人人平等。封建家庭中的奴婢是奴隶制的残余,《红楼梦》很关键。这种平等友好的思想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
5.曹雪芹写道:凡有相者。也就是说,哪里有清洁的理想场所。提出理想社会,走自由生活的道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友好的,尊重女性的,这只有在未来世界才能实现。他是一个先进的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社会上,对当时的社会给予批判。这种思想在《红楼梦》中处处体现,内涵深刻。
曹雪芹的思想是自觉的,自然的。曹雪芹的父亲没有留下诗歌文章,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有一些诗歌流传下来。他希望后人好好读书,走仕途之路,但曹雪芹违背前人的教导,一意孤行。《红楼梦》里有一幕,贾政把贾宝玉打得很惨,没人能说情。贾政说:我不打你,你将来“杀父杀君”。说明曹雪芹叛逆,不听父亲教诲。我觉得曹雪芹表达的这些思想是从无意识发展到有意识的。
最后说说《红楼梦》的特殊表现。
《红楼梦》始于一场梦,所有的经历都只是一场梦。做梦并不罕见。谁不做梦?曹家从发家到抄家都是同一个梦,梦见富贵荣华,一觉醒来,饭还没熟。人生可谓一场梦。《红楼梦》里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贾雨村;一个是甄,他在书中反复说主要是怕招来灾祸,但又怕别人不了解真相,把这本小说当笑话。为此,曹雪芹写了一首诗:“一纸荒唐言,一把苦泪,窦云作者狂,滋味谁能懂。”这首诗讲得多好啊!善良真诚。最后我感叹:谁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滋味?
先说写作中的真与假。假是真,真是真;真或假,真或假。《红楼梦》里,真真假假。全世界的人都把真理当假的,却把虚假当回事。毫无才华的甄宝玉走上了仕途。才华横溢的贾宝玉不是当官的。
《红楼梦》中贾珍这个名字太妙了,内涵丰富。贾(假的)是他的宝,但真的是贾(假的)。生活是真实的。读了四书五经,人的本性就变得虚假,真理也就虚假了。它的思想内涵就出来了。薛宝钗是四书五经培养出来的人。她教林黛玉:我还读了西厢记和牡丹亭。后来家里人知道了,我就烧了撕了,我才知道规矩。而贾宝玉却不相信四书五经。他不走仕途,享乐,独立生活。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冯先生80岁了,身体不好。演讲结束时,文学馆可容纳400人的多功能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感谢冯老师的精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