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实现人本管理

导语: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管理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管理正从所谓的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和能本管理转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意识提高的体现。

中学如何实现人本管理1。学校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具体的学校管理方式五花八门,可谓?管理有法,管理无法?但总结起来,学校管理最常见的一般方法是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思想教育管理。我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取向应该体现在这三种管理方法中。

(一)行政管理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是管理者赋予权力直接作用于行政命令和意图以达到管理目的的方法。在学校系统中使用的方式是发布计划、命令、条例、指示、规定等等。行政管理方式具有权威性、强制性、针对性和稳定性。

行政管理方式的优点是可以统一学校成员的行动,便于集中领导;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的职能,特别是规划和决策的作用;能够果断、有针对性地解决特殊问题;可以灵活快速的生效。

其缺点有:片面强调行政便利,往往忽略了学校系统的实际情况,容易简化管理流程;信息传递慢,容易失真;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鉴于行政管理方法的利弊,学校管理者在运用行政管理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运用行政手段的客观要求

学校管理者要有明确的目的,即在什么情况下、什么程度上要使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者要心中有数;行政管理方法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并发挥其优势;要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责权利统一的规章制度,使之对教师、学生、员工和学校管理者具有约束力;学校管理者应当充分了解情况,认真听取和尊重师生员工的合理意见,在民主的基础上行使管理者的权力。

2.建立健全学校的组织机构。

在学校系统中,不仅要有运行良好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还要有有效的咨询机构和监督反馈机构,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和教育科学研究室的作用。上下级关系明确;在各级组织的职责范围方面,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在管理跨度方面,对直接指挥的下属人数有明确而适当的限制;

在横向的组织关系中有清晰协调的信息沟通渠道。这样既能保证行政命令的效力,又能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及其成员的积极性,从而避免行政方法的一些局限性。

3.应重视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素质。

学校管理者的权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如果学校管理者单纯依靠自己的职位和上级的授权,依靠由此产生的权力影响力,那么在运用行政手段时就可能独断专行、家长式,最多只能让师生畏惧服从;

如果学校管理者由于自身的专业特长、能力或性格而具有非权威的影响力,那么师生是可以发自内心地信任和尊重的。因此,为了正确有效地运用行政方法,学校管理者必须将权威影响力和非权威影响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经济管理方法

经济管理方法是管理者以物质利益为杠杆,用经济手段刺激组织行为,调动管理对象积极性的方法。以预决算、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形式用于学校系统。

经济管理方法具有趣味性、短期性、多样性和辅助性的特点。因为这种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更多的是基于现实人性的自然原则,而对人性的社会性和主体性关注不够。

所以,经济管理方法的优点在于,用经济手段调节不同的利益关系,排除了主观性和随意性,便于统一大家的意志,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量化经济效果,结合人的责权利,便于分析和管理。但是这种方法寿命短,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对管理活动产生负面作用,尤其是在从事精神生产的学校系统。这种经济管理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学校管理者在运用经济管理方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责任制,责权利相结合。反对和克服物质利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适当拉大教职工物质利益的差距,以教职工的工作量和教育教学的成效作为薪酬分配的客观标准。

第二,建立一套衡量教职工工作状况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倡导公平竞争。这种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应由学校管理者和教学人员共同制定,做到完整、公正、严格,并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

第三,经济管理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要注意其他方法的运用。学校不同于工厂和企业,它是一个人的系统,是一个育人的地方。对学校成员的活动和工作质量进行准确的量化和衡量有时是困难的,而且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经济管理方法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学校管理者不能简单地使用经济管理手段,而忽视对教职工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思想教育管理方法

思想教育的方法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精神理念的宣传,激发人们的思想,使之成为人们组织行为的动力,从而达到管理目标的一种方式。它在学校系统中的应用表现为学习、报告、交谈、讨论、辩论和对话。

思想教育的管理方法具有非强制性、启发性、长期性和广泛性。这种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主要基于现实人性的主观层面,重视每个具体的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主观作用,即自知、自控、主动选择和主动发展。

思想教育管理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营造平等的氛围,调动被管理者的情绪,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空间上来说,这种方法适应性广,几乎可以用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时间上来说,这种方法一旦奏效,其效果是深刻而持久的。然而,思想教育的管理方法并不具有约束力和有效性,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特殊问题时。

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注意:

1.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具体实践,解决具体问题。

教师和工作人员有许多需求,包括精神和物质需求。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从教职工的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特别是在解决教职工福利待遇、减轻生活负担方面,学校管理者要真心实意为教职工办实事,为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只有这样,思想教育的管理方法才是有效的。

2.注重思想教育的艺术性。

思想教育的管理方法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管理方法,其效果在于教化。因此,思想教育应该是民主和公正的,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应该互换角色以相互适应;借助管理者的素质和机智,说服教育与适当的行政措施相结合;要表扬和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

3.言传身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孔子说:?正直的话,不做也能做;他的身体不直,虽然他不服从。?学校管理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会大大增强思想教育的说服力。

二,学校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策略

学校管理必须面对两大问题: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因此,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一切手段和方法都必须围绕人的因素展开,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认清学校工作特殊性的前提下,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活动,把人作为主动的主体,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动力作为最高目的和终极目标。

关注人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并进行科学匹配,营造一个人人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人际和人文环境,是校本管理成功的关键。因此,管理者必须确立在管理中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互补性的出发点,使管理对象在明确学校目标和自身职能的同时,自由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它有三个内容:

第一,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体系。人文教育模式首先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美国学者马里恩?李维?学历不明?作为现代社会的十二个重要特征之一,指出现代教育必须是为未知社会做准备的教育。这表明人文教育模式必须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模式注重将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获得最需要的、最能代表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满足和教育关怀。

第二,打造人性化的培养机制,激励和引导学生发挥最大潜能。人本主义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后天发展的巨大潜力。一旦开发得当,他可以发展成为一个人才。

它提倡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努力保护和培养学生新的发展需要,摒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反对用一张试卷要求所有学生。因此,人文教育不会简单地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而是坚持以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为动力,以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目的。

第三,创造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体系,鼓励师生互动发展,互相学习。以人为本的教育不是教育者单方面主导学生,也不是教师单纯以学生为中心。在这里,教育者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育者尊重、爱护、培养学生,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最好的条件;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完善自己,确立教育者的主体精神。因此,人本主义教育模式强调教学是塑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最重要形式,这既违背了教师的尊严,也违背了单纯的儿童中心论。以人为本的教育创造了师生互动的发展机制和教学相长的教育氛围。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知和发展的喜悦的迷人旅程。教育者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进行有效的教育创造,才能彰显教师独特的创新能力和主体精神;

以教育者为主体,可以根据每个教师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教育艺术,塑造无数有个性的创造性人才,教育者和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对立的,相反。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在教育中闪耀人性之光,产生真善美的教育成果和教育典范。

可见,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更加关注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将教育过程中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