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简介

《金乡文史选料》第四集金乡文峰塔名为“宝塔文峰塔”,位于县城中心。始建于唐代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由尉迟恭将军监督。塔身为砖石结构,高49米,顶部为铁葫芦形。“砖塔是八角形的,有八个大小相等的边,每层都开有窗户或在墙上制作壁龛以供奉佛像。门窗的壁龛都用优惠券。整体外观朴实无华,楼层与塔室相同,结构中空。塔体各层外墙逐渐内缩,亭塔内部结构主要以厚壁承受上部重量,由墙体传递给地基。因此,文峰塔在建筑风格上是初唐最具代表性的楼阁式宝塔,也是现存佛塔中最早的八角塔之一。其历史和考古价值在于改写了初唐佛教文化和宝塔文化的历史。因为目前出版的许多佛教书籍和古建筑书籍,甚至一些专家,在研究现存的唐代楼阁式砖塔时,大多是唐二年(公元669年)修建的安兴教寺玄奘塔,以及唐元年(公元681年)修建的安季翔寺塔,但都忽略或未能发现现存的唐贞观四年(公元669年)的情况。

文峰塔修建年代最早,极具人文价值。比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早16年,比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师从印度回来求法早15年,比唐武宗早(公元841-846年)。而且还好没有被拆,这可能也和文有关。影响最大的塔是济宁塔,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是亭式八角九级塔。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省大荔县西北二里许。许多学者认为这座宝塔建于唐代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笔者认为可能是晚唐时期修建的,或者重建时改建为密檐。六和塔建于宋三年(公元970年),在浙江拉后南峰下。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四门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建于杨迪大帝七年(公元611),为单层方形宝塔,但不属于唐代的塔。大雁塔位于陕西省Xi市和平门外。唐高宗永辉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向朝廷建议修建此塔,以存放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宝塔的名字来源于印度佛教的故事:相传一菩萨曾化为一只大雁,舍命慈善,后人葬之以建宝塔,故名雁塔。山东颇具影响力的碧芝塔建于唐朝元宝年间(公元753年)。它的主要特点是重檐,是一座檐密的亭子。其建筑风格可能是檐密阁塔的典范。

大型书籍中,除山东金乡文峰塔外,未发现有“文”字的塔。“峰”有两座,一座是杭州的雷峰塔(公元1522-1566),一座是五台山的登银峰石塔。更何况内容为“文为峰”的只有金乡文峰塔,佛教界内容为文为峰的也属于文峰塔。在华严的《原始人论》等书中,充分肯定了释迦牟尼、、皆圣,主张“三教同源”、“体悟本源终”,与儒家思想不约而同地提倡孝道,甚至将儒家文化的四德(元、享、利、节)与佛教文化的四德(常、 乐与齐)很明显,文学的高峰在孔子的故乡金乡,佛教在金乡建文学之塔的目的很明确。 如果这个推理成立,也可以认为孔庙在曲阜,其塔在金乡,是唐佛教有意接受儒家思想,以文、释、军治国的产物。因此,文峰塔在初唐孔孟之乡起到了弘扬佛教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