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仁的纪念品
生活所迫,父亲漂洋过海来到菲律宾谋生。从那时起,十几岁的陈寿仁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干农活,帮助母亲挑起早期养家糊口的重担。受少年的脾气和母亲吃苦耐劳的性格影响,他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意志坚定的性格。
后来在穿越南洋的创业过程中,正是凭借着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熬过了种种困难,跨过了层层阻碍,才使其成为今天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商业王国。
通过经营汇款赚取生意上的第一桶金。
1948年,陈寿仁沿着他父亲走过的路,穿越了菲律宾很远的地方,在他父亲位于吕宋市场的小布村当帮工。我父亲每个月只给他20块钱比索,其他的都由他自己打理。为了省钱,陈寿仁一年中很少有心思吃饭。平日饿了就买个面包,找小吃店要开水配一顿饭。
65438年至0950年,由于当时菲国实行外汇管制,陈寿仁凭着敏锐的眼光,用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几百比索作为资本,开始尝试经营小额汇款和华侨赠款。他不厌其烦的琐碎,勤勤恳恳的跑,多记,慢慢的,手里的客户从几个发展到几十个,几百个。
从汇款业务中,陈寿仁赚到了自力更生的“第一桶金”。这不仅成为了他事业发展的起点,也树立了他做生意的信心。
厄运从天而降,承担家庭的重任
1961年,菲律宾一场大火,烧光了布匹市场的几条街,陈父子经营的布匹场全部被烧。
突如其来的灾难加重了患病父亲的病情,最终不治身亡。面对这一系列的厄运和打击,陈寿仁强忍悲痛,与妻儿一起肩负起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重任。一场灾难之后,陈寿仁变得更加成熟和坚韧。此后,他在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四处奔波,努力工作,继续父亲未竟的事业。这一时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1965后,陈寿仁移居香港,与朋友合作成立“联泰船务贸易公司”和“联顺船务有限公司”,经营船务代理和进出口贸易。随后两年,由于联顺经营亏损,陈寿仁辞去了联顺董事总经理的职务。
随后,航运贸易困难的局面使得联泰的股东也要求退股,于是他接手了仅剩一艘船的联顺,并入联泰,开始独自经营。
从1968到1969,是陈寿仁最困难的时期。他不愿意浪费自己的心血,锲而不舍,毅然决然地坚持创业。事后,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咬咬牙坚持支持,就没有今天的‘联泰’。”
在生意开始稳定后,陈寿仁的贸易和航运业务开始遍布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他还在中国台湾省的台北和高雄设立了办事处。
投资电影《中国功夫》成就新事业
从65438年到0972年,陈寿仁搬到了美国关岛。当时一个从事电影制作发行代理的朋友告诉他,中国功夫片在美国很受欢迎,想请他在关岛的公司代为发行。
陈寿仁听取意见,开始进军电影公司。第一部电影有中英文字幕,效果不错。
当时西南太平洋岛国上映的电影大多是美印商人,他们只做现金交易。而陈则采取灵活的方式,帮助资金不足的影院创造商机,实现双赢。同时,陈还关照一些小影院,把放映机借给了几个小岛影院。
陈的优质服务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友谊。陈的电影在美国和美国很受有色人种观众的欢迎。在西南太平洋地区,只要有轮船或飞机航运,陈的电影就在放映。
陈寿仁在纽约州、佛罗里达州和波多黎各设立了分公司和代理处,帮助发行电影。
多元化经营房地产和财产保险双赢。
电影发行的成功使陈寿仁加强了多元化经营的发展。
在关岛,他增加了房地产投资。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进,陈寿仁于1984回到家乡泉州投资办厂,先后投资合作创办泉州联泰制衣厂等。,处理香港的单一货源,并协助集团培训技术人员。
65438年至0985年,看到香港和塞班岛有很好的发展机会,陈寿仁从香港等地进口了必要的设备和原料,并从中国大陆和菲律宾雇佣了大量工人,在岛上建起了第一家制衣厂。后来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包括建筑、保险、交通、餐饮、娱乐等项目,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被誉为“塞班大王”。
热心公益家训,保证优秀后代
做生意之余,陈寿仁热心公益,带领全家造福桑葚。
虽然他有几个亿的身家,但夫妻俩平时勤俭节约,过着简朴的生活,孙子在国外读书还要自己打工。他们省下的钱成立了“陈寿仁家庭福利基金会”。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陈寿仁在中国保持着良好的传统家庭思想,并经常以“忠天下、勤家”的家训教育后代。家训也要求家庭成员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为社会做贡献。他的9个孩子都能记住他父亲的教导,每个孩子都学业有成,聪明能干,他们都同样用心地教导自己的后代。现在他们的孙辈都在名牌大学读书。
自80年代初回国以来,陈寿仁已在公益事业上投入1000多万元。由他资助或支持的组织或机构不计其数,国内外有50多个组织由他担任重要职务。
2006年初,陈寿仁再次踏上回乡之旅,向泉州市慈善总会捐款1万元,共计1000多万元,被泉州市政府授予“泉州慈善家”荣誉称号。陈寿仁此行带来的不仅仅是慈善捐款,还有联泰集团在国内的一系列投资,其中位于晋江五里工业区的占地1500亩的新丝路服装城再次引起关注。
好学,乡愁,正义
尽管陈寿仁已年届七十,但他仍然精神矍铄。随着身边的采访,感觉老人魁梧的身材就像是要去商业世界的雄姿。
“谈什么?随便聊聊,没关系!”一口家乡话,慢慢道出生意的曲折;乡音未变,老人微笑的眼神亲切而慈祥,友好的氛围瞬间融化了初次见面的陌生。在整个交谈过程中,记者近距离感受到了老人的平易近人和慷慨大方。
陈寿仁博士一生热爱学习。在泉州英涛小学读书时,他勤奋好学,锐意进取。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从不缺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晋江县,也就是今天的泉州一中。后来即使远赴南阳艰苦创业,他依然不忘读书。
陈博士的理念是“教育为本”。在公益事业方面,陈博士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他认为“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应该有中华学校和中华教育,让中华文化在全世界龙的传人中发扬光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陈博士不论国内外都捐钱给教育。在海外,在菲律宾、关岛、塞班岛、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陈博士捐资兴建了多所大学、中学、小学的中文学校和俱乐部。在中国,陈博士不遗余力地帮助祖国和家乡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在家乡全州,陈寿仁投资捐建了大量小学、中学、科技楼和教育基金;而陈博士则被冠以北京大学、华侨大学、黎明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商务信息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的院长,更足以窥见其在国内高校的投资规模。
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捐赠仪式上说:“虽然我是一个生活在海外的华裔,但我始终对我的出生地中国怀有一份爱,对家乡人民怀有一份深情。我只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家乡做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