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和比利时如何优化教育环境,有效为学生和家长“减负”?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学生和家长解释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减负的必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加快人才选拔制度、考试方式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尽快与素质教育相衔接,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减负的重要方向。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8年工作要点第二条明确指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减负的主力军。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师素质决定教学质量,教师整体实力决定办学水平。从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合格率来看,一些学校,一方面是因为合格率低,知识欠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历合格率也缺乏新的教育理论和理念,知识老化严重。很多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系统论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不当,无法抓住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无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发性、主体性和创造性,课堂效率低下,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此,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制度化、经常化。不要拘泥于某一学科知识的深度培养,不仅要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还要实施文科和文科通才的培养,进行渗透到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应该是培养研究型教师,培养懂教育理论,能自觉运用教育规律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素质,能深入研究和探索教育问题,依靠教学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第三,课堂教学改革是减负的关键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指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最终要落实到学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彻底改变过去‘高消耗、低效率’的教学,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为‘学’。为此目的:
首先要在教材的加工上下功夫。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只有吃透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才能把教材中静态的东西变成活的知识,教学才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如果老师照本宣科,会让学生听起来很无聊。其次,要在教学方法上做文章。偶尔可以彻底改变老式的、形式单一的“打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启发式、自主式方法,变“灌”为导,实现以教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
再次,要找到学法的窍门。“给一个人一条鱼,只为一顿饭,给一个人一条鱼,你会终身受益。老师要边讲边教佛法,让学生拥有一把智慧的金钥匙,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四、精心设计的作业是减负的重要保证。
目前布置作业的弊端主要有“形式单一,内容机械重复,难在不当,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这些都是学生不愿意自觉完成作业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注意:
首先,目标要准确,要有针对性。布置作业首先是巩固知识,发展智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在透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作业中要达到的目标。
停止内容的机械重复和漫无目的。
其次,对所有学生来说,应该是难的,适当的。布置作业不应该一视同仁,而应该因人而异。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分层作业”,让差生吃饱,优秀生吃饱,人人有事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跳着摘桃子”的成功喜悦,而不把作业当成负担。
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积极行动。作业应该“少而精”,题目形式应该灵活。现实是,动脑作业太多,动手作业太少,学生无法全面发展,甚至高分低能。教师要多给学生布置创造性、生产性、实验性的作业,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书本的堆砌中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锻炼和实践,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总之,要深刻理解减负的真正内涵。减负不是简单的减轻学生的书包,缩短在校时间,减少工作量,更不是降低学习标准。而是要求我们科学地优化教、学、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高质量、轻负担地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使他们积极活泼地发展,把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