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1.就教师而言,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全面系统的教学能力,还要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最佳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有友好的面孔,有感染力的语言,要时刻关注四面八方,倾听四面八方,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灵活的指导,充当学生学习的顾问,同时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从学生方面来说,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自信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精神后盾。我们的学生经过小学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可以自主学习了,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我做不到”、“我做不到”、“老师没教过我”等等。其实这并不是谦虚,而是我们的学生缺乏一种愤怒感和自信心,缺乏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顽强精神。学生不敢相信自己的实力,习惯了老师给自己灌输知识,而不敢自主探索知识。这样,学生无法体会到通过自主学习进入房间的兴奋和喜悦,无法开动脑筋,无法充分发挥个人智慧。
所以,作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优越感,关注他们成长发展的每一个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中有所发现,让他们都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真正兴趣,让他们敢于并有能力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藐视挫折,挑战困难,相信自己,信任自己。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要营造民主交流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相互学习。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方式与学生合作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鼓励师生合作学习;要求采用多种学习指导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要求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的整合功能,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第三,强化意识,创造条件,培养中学生提问能力。
1,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中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营造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氛围:(1)让学生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提问,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上做不了的,书本上看不懂的;(2)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指导的提问方式,每节课问一到两个问题;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批判的眼光观察问题,反对别人说什么,敢于质疑课本和权威,能够提出不同的意见。
教师平时要对学生的提问采取积极、热情、严谨的态度,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问题。当学生的问题过于简单可笑时,可以给予引导,而不是嘲讽和讽刺。当学生的问题一时答不上来时,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敷衍了事;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提问的意识和兴趣。这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提出的问题也更有分量。
2.给中学生创造一个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提出问题,一定要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过去的集中练习,给学生留一些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创造观察场景,让学生有机会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有时候我会故意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去发现,去提问。另外我还布置作业提问,进行提问考试。这些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四,转变课堂角色,促进自主学习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主角-配角”关系,学生受教师支配,学习活动是一种被动行为。在被动的前提下,学生只会接受,不会独立,不会创新。这种学习效率很低。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人。学生的能力不是简单靠“教”就能培养出来的。毕竟老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很多知识要靠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要靠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因此,教师应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改变师生关系,构建适合自主学习的新型课堂角色。
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主人。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主动参与、合作、自主探究,在参与中展示自己。教师应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处处设疑:形成认识冲突,激发求知欲望。要及时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和老师的适当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识。反馈练习:巩固和练习新知识,并不断完善和扩展。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