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师范学校历史
1901年,清廷迫于内外形势,下令各省改书院为学堂。次年,国子监章程颁布,将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
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与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盛宣怀结成“东南互保”同盟。1901年7月,与张之洞合奏《湖广两江总督会奏三疏》(史称“变法三疏”)。提出了“育才促学”的四项:“一是兴办军事文化学校;第二,酌情改文科;第三,停武;第四,奖励游学。”(历史学家认为,“变法三疏”实际上是“清末新政的实施大纲”)。
1902年5月8日,刘坤一邀请江苏学者、名人张謇、苗、罗振宇等讨论创办学校问题,达成的谅解是:促进学习、培养人才的主要困难是师资和经费不足,创办高等师范学校不仅可以为各级学校培养师资,还可以“节省一半的高等师范办学经费”。刘坤一在当天给张之洞的信中,报告了这一讨论的过程,认为发展学问“应以师范学校为起点”。
5月1902,15,刘坤一与江苏省省长一起做江南省派筹建讲座。5月30日,他又作了一次筹建学堂的讲演,请愿在原有的水师学堂、陆学堂、格致学堂之外,另建三所学堂。即江南郑文书院改为小学堂,中山书院改为中学,“均在原址适当增加”;而省城高校“教授专门知识”,“规模必须宏大,才能获得培养中的人才”,于是“聘翰林院编审、编辑苗为总教师”(注:苗受聘为江宁高校“总教师”,而非师范学校“总教师”。),“想办法集资选址建设,陆续建设”。奏折陈述了按部就班办学,重视课本和师资的思想,并说:“现已设立师范学校,对中学泛滥,品德良好者,发给算术、绘图等物,学成后发给文凭,以便小学任教。”
刘坤一死后,张之洞继任两江总督,奏“折创办三江师范学堂”,主张“先设大师范,为通盘教务之纲领”。他还拟定了具体的办学计划,在总督府下设两江教务处,对办学进行规划和管理。与此同时,翰林院编辑苗受命赴日考察教育,随后苗被聘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督察,负责三江师范学堂的筹建工作。
关于学校取名“三江”的原因,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南京是当时两江总督的驻地,两江总督管辖的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都在长江中下游,也就是古代的“扬州”地区。所以“三江”就是“东南”的意思,所以取名三江师范,既保持了古代的风貌,又照顾了两江总督管辖的地方。(相传大禹治水,分冀、燕、清、徐、杨、荆、禹、梁、雍九洲,而“扬州在东南”;《书龚宇》《扬州》记载:“三江入,地震定。”;《李周志方》和《扬州》也说:“其川为三江。”大概是指东南地区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水网的意思。)
另一种观点认为,安徽在历史上曾属于江南省,“三江”是指江苏(或江宁)、江南、江西三省的简称。三江师范学校章程第一章第一节说:“此校名为三江师范学校,为苏、皖、赣三省公立学校。”也许这就是“三江”这个名字的由来。1902、165438+10月8日(光绪28年10月9日)至1903年3月20日(光绪29年2月22日),张之洞再次被召为两江代理人。创办三江师范学校是他第二次代理两江事务不到四个半月的时间里最大的成果。
(1)着手打造三江。张之洞于6月5日1902、165438抵达江宁,以中山书院为亭。“第九日,接掌两江总督印务”。张之洞在《赴两江署谢折》中,阐述了“新政多方面,急需培养文武人才”的考虑。
(2)成立两江教务处。为了更好地开展兴学事务,特别是加快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张之洞于1902年2月邀请成立两江教务处,“督全省校务”。教务处办公厅负责江安巡抚胡的观察,副办公厅负责银局知中录和陆氏派余的观察。张之洞任命江宁局的一名官员为教务处副总办,以筹集局的资金支持三江的建立。
(3)请创造三江。1903年2月5日(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八),张之洞正式邀请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张之洞的《折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开篇就意义明确,重申了“师范学堂是建教育之所,关系尤为重要”的观点,强调兴办教育必须“简探其源”,把握其序。“在江宁省城北极阁前,分配地址,建立三江师范学校。所有来自江苏、安徽和江西省的人都必须上学。”奏折对其原因、意义、章程、学制、学生名额、师资来源及构成、学校经费及融资渠道等进行了详细而详尽的阐述。
(4)专门抽调湖北师范学院院长胡军参与筹建。毕业于湖北湖南专科学校的胡军,曾奉张之洞之命两次赴日考察教育,对日本师范教育有深刻的认识。张之洞调胡参与筹建三江师范学堂,要他模仿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画风精细,章程详尽,整体学制完备合法”。
⑤派苗等人访问日本。1902年底,张之洞命苗、徐乃昌、刘义之等八人赴日教育。苗等人为这次视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于1903年2月出发,于11年4月被新任巡抚魏光焘召回江宁。本次考察主要用于三江师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以借鉴日本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考察归来不久,苗被任命为三江总督察,徐乃昌在1905被任命为三江总经理,刘一志在1903 6月被聘为三江教师。
(6)聘请日语老师。张之洞提倡明治维新后形成的日本教育制度和思想。他不仅主张留日,还直接从外国招募人才,从日本聘请教师或顾问。自1898开始,与日本东亚文同协会建立联系,聘请了24名日本教师和顾问在湖北各学校授课。1903 18年10月18日(即三江师范学堂开学前18日),张之洞致函日本东亚文同会会长金维文坤、长冈副会长胡玫,称“金陵拟设三江师范学堂”,“拟聘贵国教师12人”。张之洞让金维等人寻找勤奋、循规蹈矩、有教育经验和阅历的人,并要求“正月上半月来金陵”,以便与中国教师“交流知识”。经过函电往来,警卫员派遣当时在沪的同乡会秘书长根锦仪到南京,与张之洞“详谈三江师范学堂招教事宜”,并与张之洞委派的余明珍(江南卢氏学堂总务兼教务处)、杨金贵(三江师范学堂总务兼教务处)、刘(三江师范学堂总务兼教务处)三人代表,于六月抵达南京。协议的十二项条款规定了日语教学的人数、期限、科目、课时、工资、川资、医药费等事项。
(7)征召中国来教书。张之洞展示了一个小消息,要求两江所辖各省的官绅赞助那些品学兼优的人,进贡,生养。通过分科考试后,50名学生被录取“互相学习一年”,然后分别教修身、历史、地理、文学、数学、体操。本来计划正月二十收齐所有物资。但因安徽、江西来信较晚,延期至二月初六。张之洞原打算“亲自参加贡院的考试”,但后来因有要事,无法参加两地的考试,便让江宁番台李弥焕等人代考。第十天复试,十八号公布。370名考生中,只有20人被录取,包括崇璞和程琳。张之洞认为“仅凭文字,很难知道考试的好坏。”因此要求两江教务处官员在3月1903(2月20日)对通过复试的考生进行面试,“逐一测试其言论,待核实后带走”。即使过两天就要交班,他依然不马虎,可见张之洞对三江师范学堂选拔的重视和严格。
(8)主动江宁府署。在张之洞的《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中,曾云说:“学校未建之前,办公用房暂借。”1903年3月,三江师范学校在江宁房屋部开学。张之洞出席开幕式并与相关人员合影。(右图:这张由南京师范大学段喜中教授提供的照片,最早发表于1982《南京大学历史资料选编》,是最早可见的关于三江师范学堂的照片,弥足珍贵。)
1903年3月20日张之洞“解封两江”21年3月20日“出发去湖北,经汉口北上”。张之洞、魏光焘于1903年3月20日移交海关印章和王铭旗。随后,两位省长与相关官员合影,包括两江教务处和三江师范学校的官员。六天后,魏光焘前往峡江考邦参加尊经学堂的筛选考试。但由于魏光焘“需要参观三江师范学校”,写完题就被勒令开车回竖井。魏光焘第一次游览三江。
(1)续教。三江第一次招中国,只录取了20人,未能达到满额。于是,魏光焘命两江教务处发布诏书,指示各州各县再行赞助,并于四月底在江宁集合,“再考一次,如此方为公平公正。”* * *参加了三次复试,包括雷横在内的50名学生,加上张之洞在任期间录取的20名学生,使得70名学生。
(2)聘任语文总教师。三江《语文通教》原拟聘通州举人范肯堂,因范另有工作,故魏光焘聘湖南进士吴仪,由两江教务处任命。
(3)改日开学,中日“交流知识”。1903年6月,三江聘请的包括菊池健二郎在内的11日本教师已全部抵达宁。6月19日,三江师范学校总经理杨金贵召开“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除了明确日语教学和日语教学各自承担课程外,还确定了中日教与学互称“学弟”。6月25日,1903,三江师范学校开学。由于今年没有招生,所以所谓的“开学”,也就是“中外教学”,互相辅导,交流知识。即日本老师在中国的指导下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和儒家经典;中国老师向日本老师学习日语、理化、图片等等。其宗旨如张之洞《折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所言:“一年后,学堂使中国学习东方语言、东方文字、理化、图画等。,而且东方语言教学也可以用中文教学生,这样提问才安全。”这时如果招收师范生入学,在教学中不一定诉诸翻译,可以避免误解,节省时间。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但是由于语言不通,中日之间为期一年的“知识交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4)教堂建筑工程基本完成。三江书院的校址由张之洞在北极阁前选定,建筑规划由湖北师范学院院长胡军参照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蓝图决定。自1903,19年6月起,“狗窝建设”一直由知县查宗仁监管。在魏光焘的敦促下,工程进展顺利。到了1904,1的月份,“五洋楼”已经建好,局面极为打开。1904中,日本东亚文同学会也报道称“三江师范学校规划的540间大教学楼及教职员工住宅已完成一半,明年2月竣工”。1904年8月期间,魏光涛派员调查三江教堂建筑工程,发现工程监理查宗仁失职,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在1904年9月和10年10月期间,所有项目均已完成。三江的中文和日文教学被移到了你在北极的新教堂。魏光焘也被调任闽浙总督。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三江教堂建筑工程,是在魏光焘任内启动并基本完成的。
(5)制定三江师范学校章程。1904五月13至七月七日(光绪三十年三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二十四日),三江师范学堂总经理杨金贵与两江总督魏光焘会面五次。如此频繁的来访,应该与三江师范学校章程的制定及相关事务有关。胡军负责起草章程。章程为“依小学教师会章程”,共十五章,分别规定了建校的一般意义、考试规则、学科课程、各成员的职责、有关报告厅、宿舍、操场、礼仪、奖惩、假期和毕业服务的规章制度、学校禁令等。
(6)正式入学。1904年7月,三江师范学校总经理杨金贵通知两江所辖各州县,三江师范学校将于15、16年9月举行入学考试。由于如期前来的考生人数有限,只录取了120人。另一次招录在6月5438+10月,录取180人,其中300人。学生分为32名三年制本科,187名两年制速成,81名一年制速成,172名四年制师范专科生,“供中学教师选拔”。学科下设理化系(后更名为理化数学系)、博物系(后更名为博物农学系)、历史地理系(后更名为国家文史地理系),开设历史地理、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博物学、生理学、农学、教育学等课程。165438+10月26日(光绪三十年十月二十日),学生正式入学。
三江师范从1902开始酝酿准备。1903三月开业,开始聘请老师,建设学校;1903 6月19学校,中日“交换知识”授课一年;到6月1904,11,学校正式招生,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建立。这是当时江苏的最高学府,“堪比帝国大学”(日本东亚会文同分会报告),“华师范之箭”。三江招生后,学生因学校名称、学校用工、经费分配等问题发生省籍纠纷。江苏出生的士绅,如张謇等人,也强烈反弹。他们提出三江师范学校应该“改名”,理由是从雍正元年开始,两江总督兼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两江总督驻扎的地方所开设的师范学校,应改名为“两江优秀师范学校”,作为三省公立学校不言而喻,无需冠以“三江”之名。
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议,两江总督周福也认为“三江”校名似乎有歧义,于是从65438年5月至0906年5月将“三江”校名改为“两江”,并根据学校章程命名为“两江优秀师范学校”。
更名“两江优秀师范学校”,不仅仅是学校名称的变化,更是伴随着学制改革和课程内涵提升,在组织结构和人员上的重大变革。武昌起义后,两江师范因战乱停办,1914年由江苏省重建为南京师范学校。(江苏省专员公署第2406号:“原江苏省两江师范学校因军兴而退学。现在大局已定,急需省里继续办下去储存师资。”)(相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