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南安中学
读书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你有足够的资本去炫耀。当时我的一大乐事,就是在一大群朋友期待又略带崇拜的目光下胡诌所谓的三国故事——之所以加上“所谓”二字,是因为我当时年纪小,素养不够,见识也不好,所以误打误撞地看了一本《三国演义》,自然给故事加了很多“成分”,变得面目全非。
但是,这并不妨碍一群少年对那些古代英雄的崇拜。当然,最受欢迎的是关、张和赵。但我是个例外,可能是因为从小就不善于动武,经常被打。《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自然是“比鬼还聪明”的诸葛孔明。
长大后才知道,这个对诸葛亮的评价似乎并不正面。而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与我们熟悉的“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的评论略有不同: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家的故事,尤其是诞生在元末明初的乱世,自然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在传统的民间观念中,一个理想的社会需要一个贤明的君主,一个满清的贤臣,一群骁勇的将领,才能做到国富民安。在贤明的君主、贤明的大臣、骁勇的将军的身边,也不乏一个多星的人物,比如《唐硕》中的徐茂公,《水浒》中的吴用,《明英烈》中的刘伯温等等。
三国时,诸葛亮被赋予了同样的角色。
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可以被命名为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甚至发明家,即使他被称为伟大的军事家。但他的军事天赋基本集中在战略层面,具体来说就是战术指挥。不是一个“三步一计”、善用法宝的“英明将军”式人物,而可能是一个能冲锋陷阵、打胜仗的“武林高手”,指挥用兵的风格极其保守僵化,甚至到了呆板无趣的地步。
看官方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有点惊讶?
十几年前,我疯狂的玩了两个游戏,一个是魔兽世界,一个是三国志11。
第一次就别管了。后者作为光荣公司三国系列的一代经典游戏,至今仍顽固地盘踞在我的电脑硬盘里。而我时不时打开这个游戏,或帮韩家或甘当汉贼的时候,常常会忍不住发火,骂日本人无知,人物设定乱七八糟。
比如诸葛亮,在这个版本的游戏中,主要的能力参数是支配92,武力38,智力100,政治95。抛开其他不说,就说这个武力值——大概当荣耀公司的游戏设计师们想到孔明先生的时候,“羽扇黑丝巾,谈笑风生,烟消云散”的不朽身影就浮现在眼前(当然这里苏轼说的是周瑜)。神仙打架既不雅观也不掉价,这种事情当然最好不要发生;更何况,孔明先生一直是抄写员,在影视剧里也一直喜欢坐轮椅。显然他的身体状况不好,所以打架自然不太好。
但别忘了,诸葛亮就算是书生,也是儒生。比起后世那些说“天下无敌,奈何不得”的儒生,汉儒绝对是异类。要知道汉朝的时候,主流是儒家公羊派,这些家伙几乎都是毛躁的。他们既主张限制皇权,又主张“大仇”——具体来说,汉儒既保持了后世儒生写花的优良传统,又保持了口无遮拦,一旦激动、责骂或挑衅,就一定会动手打架,而且打架水平肯定不低。需要注意的是,汉代并没有抛弃君子六艺,儒生也要习武,所以汉儒一般都是佩剑的。而那把剑绝不是一个摆设。说一百个人为敌绝对夸张,但普通人刺两个三个不成问题。
具体到诸葛亮,他显然不是一个无奈无用的书生:
一个身高超过1米的高耸男子(韩1英尺约为23.1 cm),出身名门,衣食营养都不缺,一定受过良好完整的教育;生于战火连绵的乱世,他还把自己比作大名鼎鼎的乐毅;智商高,资质好,每天“耕田”打磨实力——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在武力值上失败?
与《三国演义》中杀猪的张飞、卖枣的关羽、打猎的典韦相比,诸葛亮即使天赋和运势有差距,但先天条件太好了。
比如《三国志11》中武力值高达88的曹魏大将新美乐股份公司,似乎打不过诸葛亮:
有人可能会质疑,真正的战争中打将领很少,“轻则打,破则斩”并不能证明是诸葛亮自己干的。嗯,这个我没法反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都是以武将的身份出现在史书上的,而且都死在了绵竹。在三国志11中,这两位父亲的军事实力分别达到了60和77——当时他们对“家学”的传承非常讲究。诸葛瞻父子虽然没有继承父辈和祖辈的智慧,但显然他们的功夫只能从诸葛家族继承。
甚至在《三国演义》中也隐隐暗示诸葛亮其实能打:
三国11,姜维武力值89,关兴86。如果诸葛亮真的是一只武力值只有38的弱鸡,为什么姜维会“无奈下马投降”?
诸葛亮当然没有赵云那种七进七出闯进曹操阵营的能力。其实他并不是一个能“三步一规划”的智库人物。但“十步杀一人”,像他的师傅刘备那样和当时的准一流武将下几招,似乎不是问题。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就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心机和算计,像个恶魔。但到了赤壁之战,他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似乎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他在取西川之初没有任何作为,在荆州的拉锯战中也没怎么出场。在决定吴蜀命运的夷陵之战中,他甚至留守不打。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先主委托,但在最重要的“六出祁山”之战中,他更加底气不足,与初出道时判若两人。
什么情况?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火烧博望坡”、“借草船之箭”、“规划空城”等,其实都与诸葛亮无关,罗贯中基本上是把别人的功劳抄到了他的身上。
《三国演义》中,放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初出茅庐后的第一场战役,也是他的成名之战。在书中,他还以后人的名义引用了一首诗来赞美:“王博以火攻火,智慧以谈笑。我一定要被曹公的勇气所震撼,立下我的第一功。”
但是在严肃的历史书上,王博战役却是另一番景象:
上面记载的诸葛亮的遭遇,并不是司马光偷懒或者疏忽,而是这场战争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七年。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在刘备参观完山寨后出山的。第三次去别墅是在哪一年?那是建安十二年!
所以当刘备在博望坡打仗的时候,诸葛亮还在南阳种田,他的好朋友、徐庶、崔等人还没有把他轰成“卧龙”。
建安十八年,魏与吴在濡须口交战,双方隔河对峙。“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也发生在这个时期:
所以船是大船而不是草船。所谓“借箭”,不过是孙权在船失去平衡时的灵机一动。而且,这个故事的背景是魏武战争。主角是老曹和孙权,感叹“孩子就该这样”。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一方,是个吃瓜的,根本没有出场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个“草船借箭”的原型故事发生在建安十八年,赤壁之战爆发五年后。此时的刘备正忙着打刘璋、取西川,而诸葛亮正和关、张、赵一起镇守荆州,当然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去帮孙权“借箭”。
当时中学语文课有一篇文章《儒教之争》。后来看三国志,才知道根本没有这回事。但诸葛亮作为刘备的特使,在会见孙权时,确实表达了对主战与和平的看法。
但最终让孙权下定决心与曹操决一死战的,显然不是诸葛亮这个“外交部长”:
所以诸葛亮在江东与一群名士的大辩论,纯粹是罗贯中的即兴之作,只是小说家的发言。
至于愤怒的周瑜,那就更可笑了。
首先,周瑜根本不是罗贯中笔下那种小心眼、爱吃醋的人。相反,他是“有一点本事的人,有一点名声的人”(《三国志·吴书九·九),刘备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他怎么会被诸葛亮气得七窍生烟?“余是天生的,何生亮是天生的”这种语言在现实中更是无稽之谈。
诸葛亮在后世被广泛称颂,近乎神化,因为他的“献身精神”是最忠诚最真诚的,这些事迹主要发生在他的晚年。在一起出生的那个年代,诸葛亮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周瑜已经是一国之武将。他的成就和才能不仅给他的对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在太阳升起后,他也多次哭泣并想起:“我在周公谨不是一个人,我不是皇帝。”(如上所引)
所以,那时候,郁亮和他老婆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周瑜到底嫉妒了什么,活活气死了?
更何况在周瑜死前,诸葛亮一直在忙着为刘备做后勤,准备进攻西川。他根本没见过周瑜,想生气也生气不了。而且周瑜死的时候,代表刘备吊唁的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所以没有“柴桑口哀卧龙”的戏码。
空城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一,最为著名,最能体现诸葛亮善用人心、显虚于虚、疑中生疑的巧妙计策。但正史中只记载了《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引用的“郭冲三事”。不过郭冲所说的已经被证明是民间传说,诸葛亮从来没有定过空计划。街亭之战,曹魏的主帅不是司马懿,而是张合。他不可能用一个空洞的计划把司马懿吓跑千里之外。
就是赵云在汉中之战中也上演了类似的一幕:
这一幕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中也有体现,但与诸葛亮的“坐在城楼上,面带微笑,焚香弹琴”相比。左边有一个男孩,拿着一把剑;右边有个男孩,手里拿着尾巴。城门内外,二十余人,低头扫地,旁若无人(《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子龙哥只能目瞪口呆,感叹罗贯中就是这么偏心。
那么,真实的诸葛亮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诸葛亮显然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从他第一次见刘备时赠送的《隆中对》来看。但此后刘备率领关、张、赵等人在三国大战中,其中吴拒曹,为争夺荆州,* * *取西川,汉中、夷陵等地爆发战争。诸葛亮的主要作用是做一个像萧何一样主管后勤的大管家,偶尔客串一下外交官。
像张亮这种陪着主人有用马,随时出谋划策,甚至临时掌握战时指挥权,决定一场战役胜败的战略家型角色,跟诸葛亮基本是遥不可及的。就算我偶尔做一次,似乎也从来没有起到过关键作用。
也就是说,他只负责说话(策划),跑腿(打天下)。其实是刘备自己做的。
能体现诸葛亮军事才能的,主要集中在刘备去世,被委以北伐中原的这段时期。
在北伐之前,他制定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战略计划——在这个领域,没有人比得上同时期的诸葛亮。
首先,他解决了蜀国的内政问题。诸葛亮治蜀,一方面是积极发展生产,另一方面是严格实行法治,都是针对蜀国积弊的根源。经过几年的治理,彻底改变了蜀国的面貌,史书对蜀国的治理赞不绝口:
其次,在对外关系上,力主与吴修好,恢复联吴抗魏政策,确保蜀国在东方的安全。此后,他集中力量平定南夷、路镛、孟获之乱,稳定南方,免除后顾之忧。至于北伐的具体战略,诸葛亮集中兵力攻汉中、攻坚克难,依靠关中控制天下的战略思想没有问题。
在此基础上,他从容出兵北击曹魏,为我们贡献了那一段感人至深的“前师”。
但诸葛亮的用兵能力,远没有小说中的巧妙算计和算计,保守刻板,近乎无趣。明代文学家李贽曾在其著名的对联中这样评价:
谁能料到一个“谨慎”的家伙会突然袭击,铤而走险?
与大家熟悉的“六出祁山”不同,诸葛亮北伐只有五次,出祁山只有两次。
建兴六年春,诸葛亮出兵陇西三县(天水、南安、安定)。结果曹魏主帅张合在街亭大败马谡,蜀军只得退回汉中。
同年冬,诸葛亮率军出关,围攻陈仓鸿星尔克,因粮荒不得不撤退。
次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占领武都和尹平,击退了魏将军郭淮的援军,蜀军却无法再进。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围攻祁山,后因粮尽而退。魏追张合,中伏被杀。
诸葛亮前四次北伐都是徒劳的,根本原因是以蜀国弱小的国力、人力、物力几乎不可能彻底打败曹魏,恢复汉朝。诸葛亮受刘备委托,只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次,蜀道的艰险使得粮食、预备队和物资的运输一直困扰着蜀军;此外,刘禅,已故的统治者蜀,是真的无能。他没有支持北伐,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约束。再加上曹魏和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一起保卫关中,确实很难打。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军事战术过于偏执。比如魏延邀子午谷,诸葛亮根本不能容忍。
经过三年的革新,诸葛亮在建兴十二年发动了第五次北伐。这一次,他显然准备得更充分。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刘妈先在斜谷口运粮,再发兵65438+万翻越秦岭,直扑鄢县,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可惜“还没来得及征服,就已经死了”,当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死于军中,蜀汉再也无力发动北伐了。
纵观诸葛的五次北伐,有哪些高明的计策?都是按照既定目标一次又一次的出兵,然后撤退;兵力不足则整军,运粮不畅则解决运输问题,内部不稳则“模式”一再呈现...
可以说诸葛亮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的很感人。但他的军事才能,尤其是指挥能力,确实没有民间传说的那么高超。事实上,历史书早就认为:
但在精神层面,诸葛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所以后来被奉为神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