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峰镇的历史沿革
民国16 (1927)年,文横人罗藻拟修连城至彭口公路,第一次拆除了西水门的一部分城墙。但是墙虽然拆了,路却没有修完。民国二十三年(1934)后,连城至龙岩、永安、宁化等地的公路相继修建,部分城墙被拆除。民国二十八年(1939),抗日战争时期,街道扩建,拆除了南门到东门的一段城墙,市区开始向外延伸。
城内分崇儒、福寿、银根、落桂、凌云五个作坊。城市街道包括十字街、正街、尚洁、夏杰、水南街、小街、尚诚、程霞、西门街、桑舞街、斜五街、东水街、西水街、上庙街、上庙后、薛倩街、塔下街、吴州街、五五街、闸口巷、夏乔街、庙前街、城墙。但路面狭窄,多为鹅卵石或石块铺成,房屋简陋矮小。
府(宋元称府,明清称县政府,民国后称县政府)位于城北侧。府前有县令官堂(又称庭),东西两侧有官、户、礼、兵、工、刑部、监堂、县令、主簿、中书六大间。此外,尹宾馆、惠民局、税务局、稽查处均位于县府附近。
府外有夫子庙、县(儒)学馆、学部(教令)、礼乐局、考试院(原张南路分院由旧部改设)、文明书院(明代县令徐达华改设)、培元书院、五贤书院、石柱书院(建在观之山上)。民国4年(1915),利用儒学、礼乐局、明伦堂建立县级中学。民国二十七年(1938),华侨周捐资在东门创办耻中学。整个县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几代,多次毁坏重建,逐渐扩大。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驻地仍在联丰镇。在中国* * *生产党的领导下,连城人民经过40年的努力,从原来的0.3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扩大到3.47平方公里,比旧城区面积增加了10倍。1987年,镇上有四个居委会,人口18065,每平方公里人口5206人。
主要街道有贯穿南北的北道济,北道济中段从县政府门前直达的环城路、中山路(也叫南街),以及从文川桥头向东通往连城一中的东街。北路为主干道,东侧与环城路相交,西侧与中山路相交,形成两个十字路口。
环城路是1953旧城墙全部拆除时,沿着东城墙脚下新建的一条大道。从此,连宁线长途面包车不再穿城、沿街行驶,缓解了市区人车混杂的拥挤现象。然后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对东街、南街、西街进行了局部改造、改建和拓宽。
1957后,该镇先后建立了化工、食品、煤炭、电力、机械、建材、印刷纺织、注塑、鞋革等工业门类。随着工业的兴起,金融、商业、邮电、交通、服务业、文化教育等各项设施迅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1969年,市内的北道集进行了第一次改扩建。1984春,北桃基继续向西延伸,在西段修建新大道,到达西山新村生活区。1985年秋向东扩展,新修北套鸡东段,连接省内十大景区观之山,全长1888米,宽16 ~ 22米,成为连接市区东西两端的笔直干道,是县城的政治经济大动脉。商业、外贸、金融、邮电等建筑绿树成荫。
县委、政府办公地点在北道集中段北侧,中山路(南街)口。新中国成立后,在旧县府的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建了新的办公楼和干部职工宿舍楼,到1987年底达到37576平方米,占地60多亩。
1979后,连城工商企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事业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过程中迅速发展。4月,1986,开通连城-→福州航空客运服务。1987,邮电部门在县城铺设了地下电缆,安装了自动电话接续设备,实现了与其他地方的电话直通。并在原有国际电话线路(连城机场建设时开通1956)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国际电信和电话业务。同年,决定在北小岛东端修建东环路,于1990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