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试卷

浅谈美育在中学历史课中的渗透

摘要:为了适应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我认为历史课应该渗透美育。摘要:本文阐述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以及美育可包含的内容,从而将历史教育与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结合起来。

关键词:历史美育渗透

在几年的历史教育过程中,我觉得在历史课中渗透美育是很有必要的,也经常发现历史课本中有可以用于美育的内容。因此,渗透美育是完全必要的。本文阐述了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史料渗透美育。

一,美育的重要性

黑格尔说:“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它不仅足以陶冶情操,还能影响人的世界观,对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作用。由此联想,中国的现代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包括有审美基础的人,有审美情操的人,有美的创造的人,很明显是从孩子开始的!所以我们现在的中学历史课不仅给孩子知识,还可以进行美育。

美育是美学与教育的结合。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倡导人生的审美境界。在历史课中加强美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净化学生心灵。正如席勒在他的《美丽的书信》中所说,“要使一个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一个审美的人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的渗透,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可以帮助学生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完善,引导其人格健康和谐发展。一句话,美育就是要让人感受到美,用感情感动人,激励人行动。列宁说:“没有人类的感情,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有任何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使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追求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力,坚定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对美的追求的意志。“因此,在历史课的学习中渗透美育对学生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美育的材料——历史教科书

历史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比如南北朝以后的书画雕塑、唐代的诗词、五代以后的文字、元代以后的小说剧本,以及历代的著名建筑和各种工艺美术,都起到了美育的作用;当然,还有像文天祥的“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上不屈不挠的精神等等。历史的存在,历史的美,历史教科书本身就是一个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而生动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引起他们对历史课的浓厚兴趣,还能影响他们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奠定基础。

第三,如何在历史课中进行审美教育

(一),营造教学过程的和谐美

要把历史教学和美育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要会以美的形式教学。这里有两个主要原则:

1,努力营造相互交流感情的平等氛围的原则。审美要以情感为中介,教学也需要情感纽带。我们努力营造有节奏的、生动的、和谐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与学生‘对话’。德育以情为导,智育以象为导,变教师单向灌输、填鸭式教学为师生情感的相互交流,把‘教-学’称为师生的知心朋友,这是历史课与美育关系的第一重要原则。所以要注意尊重和关爱学生。每次上课前学生跟我们打招呼,我也坚持鞠躬问候,感谢他们:没有学生,哪有老师!

2.明确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作用的原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借助智育和德育,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我们还应注意借助审美教育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第一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有助于他们走上成功之路。

(二)、学会挖掘历史教科书中的审美因素。

1,文艺美女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文学美的内容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美,可以安排学生一起读颂,然后安排他们的想象。讲讲红军长征时的一首歌《七律》?长征的朗诵,结合老师对当时红军面临的危机的讲解;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应用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激发学生的歌唱。在文学中体验历史发展的步伐,在历史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2.爱国美

作为一个公民,我认为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精神。历史课很多优秀人物都体现了爱国主义,这是一个永恒的教材:从霍去病说“匈奴还活着,我们怎么回国?”到文天祥,他说“自古以来没有人死,所以要管好我们的历史。”从顾的精诚报国“天下兴亡,与马无责”到谭嗣同的壮阔情怀“愿为变法”;特别是“五四”以来,以中国* * *生产者为代表的千百万革命者,历经艰难困苦,为中国人民留下了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崇高的理想及其美好的品质、智慧和思想,在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美丽的精神和意志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做不到就不做”,意思是你不会做,但你不会做。智力因素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做到,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愿意去做,还决定了他会用积极的方式还是消极的方式去做,会顽强还是胆怯,会勤奋还是懒惰,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为了使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我们必须从美出发,从情感出发,用具体而鲜明的美的形象感染他,用真情打动他。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深信,没有诗意的、感人的、审美的春天,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伟大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一个伟人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在历史教科书中,不乏意志坚强的美好形象:从举办汉节19年的苏武,到六下西洋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囚禁七年不动摇,到司马迁周游列国,忍受十年磨难,虽被腐化却意志坚定,最后写出了史记...他们坚定的心和不朽的生命不仅陶冶了具有强烈美感的学生,而且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顾困难争取成功的坚强意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多地与对道德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是很好的教育资源。

俗话说“感动人不要以情为先”,美育就是以美感动人,以情感动人,以美感动人,以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文明史,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怀;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美的规律,可以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紧迫感和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和民族英雄的惊人成就,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

总之,充分利用历史可以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也将对中学生思想的升华,情感和意志的磨炼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成为成年人。

(1)邱春林呼吁美育,中国教育报,1995年4月1。

②《列宁全集》,第20卷,第255页。

③《我把心献给我的孩子》39页,苏霍姆林斯基。

④学生的精神世界,202页,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