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智勇中学发展规划
广州市智勇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学校是1924民主进步人士创办的。83年来,知行人秉承“经世致用”的基本理念,秉承“求知于物,致用于贫”的校训,在校史、办学思想与理念、团队建设、校风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与环境等七个方面形成了促进和谐发展的知行文化。“名校名人促名校”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历史特点。著名学者和专家如鲁迅、茅盾、欧阳予倩、廖承志、夏衍、萨空等。都在智勇中学教过书。大革命时期杰出制片人毕磊,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万德森教授,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广州市副市长罗培源,广州市政协副主任何炳焕,著名作家吴有恒、欧阳山、陆迪,世界跳水冠军陈,著名足球运动员麦超等,都是几万名有实践知识的学生的优秀代表。
广州市智勇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现为完全中学,40个教学班,占地面积16400平方米。多媒体教学平台进入课堂,良好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校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高级教师40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90.13%。2000年以来,有299名教师在国家、省、市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奖,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57篇,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142个,有109名教师获得国家、省、市、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文明校风——践行“主体性、互动性、实效性”作为德育模式,近年来,学校培养了广东省“三好学生”黄伊汶、黄文豪,广州市“三好学生”黄永善、叶思刚,广州市“优秀学生干部”王玉林、刘恩,广州市“优秀学生”。
素质过硬——连续多年获得广州市高考、中考一等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如广东省高考物理状元梁月华、中考语文状元黄之等。2000年以来,高考800分及以上的有8人,700分及以上的有163人,650分及以上的有701人。本科高考升学率稳定在60%。同时还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英语知识竞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广播测向试用一等奖、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男团一等奖、省中学生生物联赛一等奖等国家、省、市、区学科、科技、文体竞赛奖项558项。
学校进一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教育的发展和要求存在差距。思想、观念、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的相对滞后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2.示范高中的建设造成我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严重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削弱学校的教育竞争力;
3狭窄的办学用地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东西校区共1.64万平方米(东校区约1.24万平方米,西校区约4000平方米),严重制约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校的全面发展,不利于我校所在区域教育的均衡布局、整体发展、优质学位的增加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经世致用”和“以完整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以德育和团队建设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和素质培养为重点,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办学目标:
1,总体目标:
实施“团队、教育、教学、科研、环境、管理”六大建设,努力把学校打造成校风好、团队强、质量高、管理科学、设施完善、有特色的广州现代化名校。
2.具体目标:
(1)以“名人为师,名人为楷模”。坚持德育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提高“主体性、互动性、实效性”的德育特征,加强学校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队伍建设,以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继续教育、在职培训和教育研究为基本手段,大力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构建适合学校发展、体现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选择机会。
(4)构建打好基础、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形成“启发、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特色(启发——注重培养思维能力。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实现课堂和教材的拓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
(5)完成校园整体改造和布局调整。
(6)加强制度建设,改善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整体水平。
(3)人才需求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在学校一切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1,学习能力
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主动、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求知欲。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质量,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课外拓展等基础学习环节。建立阶段性学习目标,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培养勤奋、独立思考、严谨、不怕困难、谦虚求实、持续改进的学习品质。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会收集、选择、吸收、重构知识,并内化为个人的知识体系,培养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善于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发现并利用时间和空间,不断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拓展知识视野。
2.道德要求
了解你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知道如何选择自己。提高辨别是非、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懂得自律。遵纪守法,自觉遵守中学生行为准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按照公民道德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道如何控制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努力进取。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善于控制个人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懂得管理自己。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关心群体,关心他人,愿意为群体服务。学会理解、尊重、沟通和合作,学会独立生活和工作。
3.发展能力。
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毅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
兴趣爱好广泛,初步具备观察和想象能力。不满足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要勇于实践和探索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挖掘个人潜力,努力发展个人优势,敢于迎接挑战,参与竞争。
第三,实施策略
道德教育
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树立“小胜于智,大胜于德”的理念,通过制定德育目标、拓展德育渠道、改进德育方法、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实效,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
工作任务:
1,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育人、全员管理的德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主体性、互动性、有效性”的德育特征,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的紧密合作,营造全方位的教育环境。
2、开展“六大主题”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民主和法律教育;文明和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教育;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教育)为重点,以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核心。同时,结合校史主题,开展“名人为师,名人为榜样”教育,进一步加强知识型文化建设,探索和建设校本德育课程。
3.抓好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建设,完善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制度管理、活动内容和评价体系。
4.改进学生德育评价方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评价标准。
工作内容:
1,全程参与教育活动。全体教师和办公室工作人员按照学校规定的任务和要求参加学生教育活动。
2.继续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实施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生形象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每月对学生进行一次德育考核。根据先进班级、文明班级的评定条件,严格评定班级的教育管理情况。
3.实施校本德育课程。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德育水平,实施六大主题教育。结合校史主题,加强对鲁迅文化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名校名人促名校”教育活动,构建校本德育课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校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网络。学校深入开展以“热爱祖国、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5.完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机制。
学校将在学生个人德育考核、班级考核、学生社会实践考核的基础上,完善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机制,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和措施,开展班级管理评比活动。
调整充实* * *团委、少先队、学生会领导,完善管理制度,建设活动课程,提高教育和活动质量,发挥* * *团委、少先队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学校德育健康发展。
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新特点,调整补充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
6.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保健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建设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形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团队建设
教师的质量决定学生的质量,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学校要在教育实践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真正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促进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
工作任务:
建设一支教育理念新、师德好、教育理论知识水平高、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2.启动名师、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在省、市、区有影响力的教育教学骨干,培养一支学历高、职业道德好、教书育人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
3.提供校本培训课程。以教学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80%以上的教师可以开设选修课指导研究性学习小组或课外活动小组。
4.完善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
5、引进和在职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提高教学专业技能,提高研究生在教师中的比例。
工作内容:
1,注重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廉政建设,民主办学,依法办学,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开展思想交流和民主生活会,形成党内学习、监督、检查的管理机制。
制定学校党委的工作计划,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个方面改进和完善党组织的工作,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以“巩固基础、强化基础”、“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2.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三爱两服务”(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服务教学)活动,逐步树立和形成尊师爱生的奉献精神、协调互助的合作精神、学习研究的进取精神、探索创新精神。
3.进一步落实教师岗位责任制,从教师思想理论和专业技术学习、教育科研(研究课题、撰写论文、参加公开课)、教学研究(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研究性学习小组和综合实践活动、开设选修课、培养尖子生和转化后进生)、教学质量四个方面加强管理和考核,完善教师工作管理机制,以制度化建设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继续办好教学“百花奖”,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教学能力。100%的教师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和考核。
5、实施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名师培养的具体要求是:①拟定并主持科研课题,每学年撰写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或论文,三年内总结研究成果。②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每学期开一节示范课或公开课。③承担1 ~ 2名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任务。
培养骨干教师的具体要求:①独立或合作实施科研课题,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2)每学期承担区、校或科学组的公开课。(3)担任班主任评价先进班集体或文明班集体。
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具体要求是:①以老带新、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②符合“五个一”(一堂公开课、一次公开课会、一份教学设计、一份教学论文、一份工作总结)的要求。(3)每学年确定一个科研课题,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4)参加本学科区、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类评比活动。⑤参加学校组织的教案、现代教育技术课件、公开课、论文的评审。
课程改革
要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在课程改革中贯彻和体现“经世致用”的基本理念,体现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导向的教学价值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发展潜能和个性的空间和时间,让所有学生都有自主发展的选择机会。
工作任务:
1,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优化必修课,加强选修课,完善活动课”。在实施国家课程计划、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实践能力,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2.加强有限选修课和开发选修课,提高有限选修课的教学质量,逐步建设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科资源库。组建一支能够独立或合作开设选修课的校内外教师队伍,指导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3.落实学校体育与卫生工作两项规定,搞好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和艺术教育,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工作内容:
1,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义务教育和高中新课程实施领导,统筹规划和指导校本课程建设。
2.完善学校《课程改革方案》和《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选课指导意见》,制定措施,落实工作机制,优化必修课教学,加强选修课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创造灵活”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加强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的教学研究,从课程标准、模块结构、内容特点、教学要求、方法手段、评价总结、质量跟踪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展教学实践,做好专题总结,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4.根据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专长,确定选修课选题,开设拓展型选修课,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
5、建立课程建设保障体系,在师资培训、教学和实验设备、科研等方面给予充分的物质保障。每学年制定学校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教学计划,管理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
6.改革学习评价方式,构建以学分管理为基本评价方式的高中学业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
以“经世致用”的基本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工作任务: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评价优秀率。
2.各课题组根据学科教学特点,确定教改研究项目,开展研究,总结具有学科教学特点的教改经验。形成学科教学的特点或学科课堂教学的模式。
3.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加强课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4.实行教学民主,形成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完善发展性教学的评价机制。
工作内容:
1.以行政班为基本教学组织,同时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和辅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启发、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四个基本原则——整体性、主体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四个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学习知识与培养健全人格;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预习准备、课堂探究、实际运用、复习总结、收集整理、延伸拓展;培养六个习惯——认真阅读、仔细观察、思考质疑、勇于实践、独立工作、总结归类;培养七种能力——阅读记忆、信息搜集、自主探究、分析归纳、语言表达、实际操作和团结协作。
教学结构模式:
教师和学生
↓↓
总结启蒙-信念-明确的目标
↓兴趣↓
指导-技术-协作查询
操作↓
反馈分析-知识建构。
教↓
问题分类-学习-补偿和修正
↓网↓
测试和评估-联网-掌握学习。
3.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中,从教学优化与学科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发展性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学科群为基础,结合本学科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的特点,选择本学科的教研课题,组织教师开展教改实践。课题研究应注意:
学科特色:重点关注学科课程改革、课程类型特点、学科与模块的关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注重实效:要有针对性,紧密联系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分四年设计,每学年分阶段推进,注重过程和阶段效果;
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强,分步实施。做好研究的组织工作,研究的规划与设计,材料与数据的分析与比较,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汇总,成果的检验,研究报告或论文等。;此外,要结合课程改革完善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探索推进“学分制管理”、“选课制”、“考试评价”的研究。
4.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制作和使用计算机课件,提高计算机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水平,适应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改革课堂教学评价。
建立教学分析系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建立个人、学科群、学校三级公开课讨论评价机制。定期组织教学质量分析,进行教学质量跟踪总结。完善学生评价的教学机制。
教育、科学研究和信息化建设
教育研究、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育科研和信息化建设,推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生掌握现代学习方法。
工作任务:
1.围绕国家“十一五”教育研究课题“新时期课堂教学民主与创新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激发、互动、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课题带动教育研究实验工作,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
2.建立良好的信息化建设运行机制,成立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3.通过系统的课程培训、专业指导和科研实践,打造一支具有较强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教育科研骨干队伍,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应用水平。
4.加强教育资源建设,采取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满足教学需求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完善1000M骨干校园网,为所有教室、实验室和学科功能室配备和完善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满足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丰富和完善电子阅读系统和电子图书。
工作内容:
1.制定“十一五”实验方案,成立项目实验工作组,培训教育科研骨干和全员教育科研知识;
2.坚持“科研主导、教研结合、项目带动、骨干带动、全员参与、讲求实效”的基本方针,在学校总课题的指导下,建立德育教学子课题,使教育科研与学校德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组织教师建立项目,制定项目计划,进行理论学习,探索实验方法,关注实验过程,研究实验结果,交流经验,提高研究水平。
3.按照现代化、标准化学校的标准,建设校园网和学科功能室,为所有教室配备和改造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好校园网站,在有条件的学科开设基于网络环境的选修课。进一步推进办公自动化进程,全面推行网上办公,实现学校日常工作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通过一系列信息技术培训课程,65,438+000%的教师接受了计算机培训,90%以上的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50%以上的教师熟练制作和开发课件,65,438+000%的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和办公管理系统进行网上办公。
5.高中毕业生信息技术水平达到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课程考试通过率100%。信息技术课程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计算机选修课,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
㈥学校规模的调整
根据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度控制和调整学校发展规模,以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办学质量。
工作任务:
适度控制规模。通过四年的努力,学校整体规模控制在36个班,扩大了学校的教育用地和发展空间。
工作内容:
1?按照省级学校建设的要求和“先改革,后招生”的原则,对西校区进行整体改造,以适应中学教学的要求,每学年安排部分初中年级到西校区任教;
2?对校园进行局部调整,提高教学用地和场所的利用率;
3?适度调整办学规模,逐步使初中班级数达到18,班级规模达到46人。高中班级数为18,班级规模为50人。
㈦学校管理
学校应当实行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目标管理和分级管理。通过管理,充分发挥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最佳作用,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
工作任务: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校管理机制,形成严格执行制度、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奖惩分明、激励有效的管理局面。
2、以教师成长发展为目标,制定并实施人事管理改革方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实施优秀教学奖。
3.充分发挥家长和公众的作用,让家长和公众成为学校的教育人力资源。
工作内容:
1,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党组织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工会和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成立校务顾问小组,定期研究学校的重大问题。
2.加强分级管理,落实中层干部职责,完善岗位责任制,建立工会会员、教代会常委、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办公室骨干共同参与的中层以上干部年度述职制度。同时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3.加强部门和层次建设。
实行中层以上干部与部门、小组联系制度。
充分发挥科技组在学科教学改革、学科课程建设、教师学习培训、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和作用。
级组由年级组长、党小组长、工会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全面负责师生队伍建设、德育工作和教学管理。
4.继续加强工会工作,关心教师和职工的思想、身体、工作、家庭和生活,尽可能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福利,提供午休。
5、进一步发挥班级和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组织和动员家委会和所有家长及社区的力量,积极协助、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并参与学校管理。
6.建立教师队伍绩效评价机制,完善教师队伍绩效综合评价标准,全面、准确、客观评价教师队伍工作,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责任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7.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建设,从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财务制度执行四个方面落实岗位职责,提升管理水平。
8、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文明管理和学校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学校图书馆和档案馆建设,档案工作要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