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文章中的隐喻句
比喻是写作中最常用的修辞方法,即类比,即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一个具体的、简单的、熟悉的事物或情况来比喻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物或情况。好的文章往往离不开比喻修辞,所以我们在阅读时欣赏文中比较重要的比喻句,从而理解一句话、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明确的隐喻形式是享受阅读的方式。
在阅读中准确清晰地识别隐喻的形式是进一步欣赏隐喻的途径。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是否出现,隐喻一般分为明喻(三部分都有)、借代(没有比喻词)、隐喻(只有喻体)三种。无论哪种类型,车辆都必须出现。隐喻和其他语言形式一样,是为表达和表达服务的。了解比喻句的类型,才能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美、理、情。
第二,有表达和欣赏的婚姻
无论什么体裁的文章,都可以使用隐喻,各种表达方式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隐喻在不同的文体或不同的表达中有不同的功能。隐喻涉及的对象和角度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如果在描写景物的句子、段落中使用一些比喻,表达的就是描写,比喻的作用是描写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味道、状态。
第三,知道比喻表达的作用和效果,在语境中享受阅读。
阅读时要把文体或表达方式与隐喻的对象结合起来,了解隐喻的功能和效果,在特定的语境中享受阅读。
1.描写景物,比喻,可以把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以描写为主要表现形式,以自然景物为主要对象的散文、诗歌和记叙文中,隐喻通常生动地描述景物的形、声、气、势,充分体现景物的特点。比如宗璞的《紫藤瀑布》中:“我从未见过如此盛开的藤蔓,只有一片灿烂的薰衣草,像瀑布一样,悬挂在空中,无始无终。”将一棵盛开的紫藤树比作瀑布是非凡而辉煌的。“每一朵盛开的花,都像一面白色的小风帆,底下是尖尖的船底,船舱鼓鼓的;就像一个忍不住要笑的微笑,就要张开了。“用船帆和船舱的比喻,详细描述了紫藤花的盛开状态,生机勃勃。比起微笑,它更美丽可爱,也表达了喜悦的心情。
2.人物的具象刻画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运用隐喻来刻画作品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可以更形象、细腻、丰富地表现人物的外在或内在特征,使人物形象生动、形象。比如鲁迅的《故乡》:“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感叹他的处境:多子、饥荒、重税、兵、匪、官、绅,都让他看起来像个傀儡。
3.隐喻推理通俗易懂,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议论文或议论文段落中,比喻句可以使复杂的论述显得简单,深刻的道理显得浅薄,抽象的概念显得直白,容易接受。比如傅雷的《傅雷的信》中:“人的一生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但只有平庸的人才能像死水一样生活;或者你必须有很高的修养,才能不疲劳,真正的自由。只要高潮没有让你紧张,低潮没有让你颓废,就没问题。阳光太强,会烤焦五谷;太多的雨水会淹没庄稼。我们只想心理平衡,不受伤。“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告诉你儿子,不要太难过和沮丧,他父母理解他在国外的难处。
4.比喻让情感更强烈,明白。
在抒情散文和诗歌中,文章的情感表达者可能是作品中的人物,也可能是作者。在表达情感时,隐喻的使用可以使抒情者的心理感受显得更细致、更深刻,可以使人们通过隐喻更具体、更彻底、更恰当地体验自己的感受。比如《黄河颂》里:“啊!黄河!你已倾泻而下,向南北两岸伸出成千上万的铁臂。”把黄河比作一个巨人,黄河干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无数支流是“巨人”上成千上万的“铁臂”,直接表达了“倾泻而下”的磅礴、势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从而振奋了民族的精神和信仰。我们通常会说“我的心在隐隐作痛”、“我很着急”、“我像三秋一样一天没见你了”,用比喻的方式传达出作词人复杂的心理感受,让读者(听众)体会到这种细致入微、引人入胜的表达方式。
5.比喻可以把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描述性写作中,当介绍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或与另一方面的关系时,使用隐喻可以变得直接和有形。比如“观云知天气”:“有的像羽毛,轻轻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整齐地一片片排列;有的像羊,来来往往;有的像大被子一样遮天蔽日。”运用比喻和排比,把云的千姿百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云的形态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云就像天气的‘招牌’:什么样的天气挂在天上就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招牌”二字形象地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要理解和欣赏文章中的比喻句,首先要从宏观上明确隐喻的作用。要搞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做到:注意文章的风格或表达方式;需要了解的对象,或者角度。当然,有时候隐喻的作用并不局限于以上某一点,可能涵盖几个方面。此外,理清本体和喻体,把握相似点,结合语境和意图,运用生活经验,充分联想想象,挖掘隐喻的意义,是理解和欣赏隐喻更具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