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梅捷的散文:充满乡愁

朱熹的朋友姜立在稻香发了一组微信怀旧。打开视野,大面积成熟的稻田,金黄金黄,在土地上爬行,乡村的宁静时光来临了。蓝天下,牛奶的童谣响起——

春风又变绿了。

威洛·叶儿挂了下来。

谷歌响了。

妈妈出去工作了。

秋风变黄了。

几片米饭熟了。

鹅在尖叫。

妈妈很快就会回来。

婴儿的心喝醉了

听着童谣《盼着妈妈回来》,我流下了眼泪。

让我感到温暖的是,我看到了女人在田里割稻子,男人在田里打谷的场景,在男人“吱吱”的声音中,我又流下了眼泪。不知道是因为看到了遥远的家乡,想起了童年,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但我知道,那一刻乡愁深深打湿了我的心。我立即回复了姜立的微信:“稻田和民谣让我着迷。我看着听着眼睛就湿了,乡愁已经是悲从中来了……”

我向姜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回家后能去田里割一会儿稻子吗?姜立同意了,他回答说:“你对家乡的爱越过了千山,到达了竹溪……”

离开鄂西北的云阳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把前政府所属的六个县(市、区)当成了自己的家乡,竹溪应该在其中。

九月,带着深深的乡愁,我踏上了竹溪的土地。

坐越野车边走边看,两天穿越竹溪八个乡镇。当车子驶进泉溪镇红岩沟村时,道路右侧的山谷一片金黄。路边的农民正在田里割稻子和谷物。姜立停下车,兴奋地喊道:“梅老师,快,去麦片!”感谢姜立想到我的简单愿望。当我跑着跳进田里,当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镰刀割掉蓝黄相间的稻秆,当我费力地再次把谷粒敲落在地上,一种久久不散的感觉在我心中沸腾,多么熟悉而遥远的记忆啊!庄稼和泥土的涩涩潮湿的味道,爸爸妈妈苦涩疲惫的身影,小时候从卷卷的稻叶上抓虫子的戏码...很长一段时间一起涌上心头。

当我们到达中峰镇的同庆沟时,一种意想不到的更大的感动出现了。

同庆沟像一幅水墨画出现在我们面前。

白墙蓝瓦的农舍一栋挨着一栋,坐落在金色的稻田中间。青山环绕着村庄。一条小溪流经村庄,几只小鸟在枝头歌唱。同庆沟安静得像一缕山野的气息。

走进村里,街道、小巷、房屋、院子,全都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每家门前都有分类垃圾袋,即使在水稻收获季节,村道上也没有任何杂物。农家门外或堂屋主墙上,多有匾额和字画:“家酬平安”,中间一个大大的“和”字,圆圆的,喜气洋洋;“好歌高演”,一个大大的“好”字,和好运联系在一起;而“诸德之孝为先”,一个大大的“孝”字,承载了几千年的美德...

站在村边,只见远近民居的山墙上,都赫然写着“勤、善、孝、德、礼、信”等巨幅文字符号,彰显民族文化精髓。我突然觉得我们进入了一个传统文化回归的村庄。

在同庆沟,很多家庭都把族谱或宗谱中的“家规家训”做成匾额和彩绘招牌,庄严而隆重地挂在屋内或院中。我们久久地伫立在“刘旧居”前,怀着敬意,默默地读着刘写在铜器木板上的“家规家训”:

父、子、孝、兄、友、兄家,不得有炒豆行为;尊老、敬贤、亲如一家,不得有不从;要明理,要孝顺,不违背伦理道德;小心追求祖先的荣耀,不得有有辱家风的行为;遵纪守法,爱国爱家,不得有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行为。

同庆沟村党支部书记许告诉记者,刘家一家是清乾隆年间从湖南迁来的。后来变成了当地的大家族,出了很多人才。现在还有人是地级市的重要领导。读着刘氏家族的《家训》,我肃然起敬地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难道不是这些“家训”维系着一个民族的完整吗?无数平凡的生命不就是遵循着这些“家规家训”,成就了人生的意义吗?

许说,同庆沟村有30多户有古老家谱的人家,每家都把家规家训抄在墙上,作为行为警钟。随行的竹溪友人傅说,据不完全统计,竹溪有400多个家族保存着古代家谱。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也是一个惊人的现象!曾几何时,我们进行了一个长期消化传统文化的过程,一个原本由族谱、宗祠、书院文化温暖的文化被破坏了。当族谱、祠堂在这片土地上消失,我们的精神就安心了?心是什么?

在经历了历史与现实的波折后,同庆沟人乃至整个竹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出路,他们想借助祖先埋藏在时间深处的力量赋予生命新的意义。2012以来,竹溪县政府顺势而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他们将收集到的古代20多个著名家族的家规家训与现代文明融合,在朱熹文明网建立了统一的家规家训数据库。他们制作了1万多幅字画和家规家训牌匾,赠送给城乡7000多个家庭。建立家规,修订家训,建立村规民约,讲好身边人的故事,已经成为竹溪县的一种风气。

“慈母孝子”、“好婆婆”、“好媳妇”、“竹溪好人”等一批典型家风,再现了传统美德的温柔光辉。嫁给公公的王,赡养婆婆的左,照顾孤寡老人20多年的柯玉初,都成了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

我惊叹于古老的文明在这里蕴含着如此巨大的生命力,与天地之心,与先人之年,与深深的乡愁,联系得如此之深。

我们在村里的一块展板前停下来。有20多张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北京理工等各大学、重点高中的彩色照片。如今,同庆沟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日历,是养育,是热爱自然,是崇尚知识,是自强不息。

竹溪人尊重传统文化的立场和恬静的创作态度,使竹溪的乡村建设独具特色。

站在同庆沟村新收割的稻田中间,拍了一张照片。金黄色的稻田在我眼前绵延,绿色的山丘在我身后高耸,烟云在林间飞舞。那一刻,我觉得我的思乡之情几乎要泛滥了...

我想这将是我对同庆沟的永恒记忆。

(2016.10.11.在北京建西苑)

梅捷简介:

梅捷: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诗集、散文集、中篇纪实文学等29卷(集)600多万字,如《一个苹果的悲哀》、《泪花》、《山苍苍水苍茫》、《去江北》、《汉水大迁徙》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文学奖、冰心散文优秀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孙犁文学奖等80多个奖项。

多部作品被收入人教版、江苏教育版、河北教育版、湖北教育版、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教材、读本、文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