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承义笔下人物的生活

傅承义祖籍福建闽侯。1909 10 10月7日出生于福建闽侯。我爷爷在清朝做道台,我叔叔在北洋军阀时期做海军部。其父傅养贤长期在北洋军阀政府外交部和驻外使馆工作,曾任驻前苏联列宁格勒总领事。我父亲虽然是老官员,但是爱国思想很强,比较开明。傅承义的四个兄弟姐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对他们后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哥哥傅莹是著名化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傅承义从小就有极好的记忆力。他家专门请了薛老师教他和妹妹读四书五经,还请了家教教数学和英语。然而,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广泛阅读。虽然他童年没上过小学,但他的知识和能力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小学生。

1923岁时,在母亲的建议下,傅承义走进了北京于颖中学的校门。一年后,他觉得作业太容易了,就背着他跳了两级,报考了汇文高中。结果他考上了,却没有去读书。初中三年,他的学习成绩连年全校第一,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全国语言、英语演讲比赛,总是名列前茅。《夏洛克·福尔摩斯全集》是他最喜欢的英文原著之一。他更喜欢逻辑推理,并在微积分方面很勤奋。傅承义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三级跳远(跳高、跳远和三级跳远)和100米赛跑中都获得了第一名。

1926,傅承义考入汇文高中。

从65438年到0929年,傅承义以获得物理、化学和数学两项银杯结束了他的中学生活。傅承义曾被燕京大学录取,但他更喜欢清华大学的校风,选择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在这里,他强烈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对当时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不正之风更是不满意,深感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傅承义和他的老朋友王竹溪决定,有一天,当他们教书育人时,他们必须树立自己的地位。

大学四年,傅承义主要靠自学,并没有从老师的讲解中受益多少。虽然考试成绩还能保持在中上,但是因为不重视老师的启发,走了很多弯路,事倍功半,浪费了很多时间,事后后悔。

1933,大学毕业留校。傅承义先当了一年研究生,后来成为助教,从事核物理教学实验和研究。在此期间,他分别与黄子清和赵忠尧合作,完成了热力学研究和核物理实验方面的论文4篇。

1937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南迁,与昆明的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西南联合大学。65438-0938,傅承义应邀继续在西南联大任教。

1939年,傅承义考入英国“G基金”公费留学,这是当时国内少数优秀学生享有的特权,地球物理是唯一的名额。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直到1940,傅承义、林家翘、郭永怀、钱伟长等24名人才转往加拿大。傅承义进入了麦吉尔大学物理系,在当时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最负盛名的权威D A Keys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地球物理勘探。

傅承义在1941获得硕士学位。基思教授高度赞扬了傅承义的成就,并推荐傅承义继续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著名的科罗拉多矿冶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但是傅承义对这里的专业方向并不满意。这时,医生建议傅承义不要做野外工作,傅承义放弃了他的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42,基思教授推荐傅承义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在那里他师从现代地球物理学家B·古腾堡教授学习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古腾堡非常欣赏傅承义在学习和学术论坛上的才华,并留下了一个他无法解决的理论难题——从理论上证明存在所谓的“折射”地震波沿界面传播到傅承义去解决。傅承义以深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从数学上论证了首波的存在,从物理上解释了首波与折射地震波的区别。研究成果得到了古腾堡的高度赞扬,他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高度赞扬。1944年获得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来,他被几家石油和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聘用,做技术咨询工作。

傅承义因其对地球物理学发展的贡献赢得了地球物理学领域的普遍认可,并于65438-0946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助理教授。在此期间,傅承义在地震波传播研究领域发表了一系列创造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成为地震波研究的先驱。傅承义在美国《地球物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地震体波、面波和首波的传播。这些作品在中国、美国、前苏联等国家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1960年,为纪念杂志创刊25周年,这组论文被评为地球物理学经典。

1947年春,傅承义收到老同学的朋友、中央研究院气象所所长赵九章的来信,希望傅承义能回国主持气象所的地球物理研究。两周后,傅承义毫不犹豫地回国,成为气象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中央大学物理系的教授。

1948年间,国民党当局下令将气象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台湾省,傅承义与赵九章、陈宗岐等共同抵制,为新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保存了实力。

4月1950,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傅承义研究员。

65438至0952年,国家决定从大学物理系抽调一批优秀毕业生从事物探工作,傅承义主持了他们的培训。

1953,中国科学院接受北京地质学院的请求,委托傅承义担任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主任。当时,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刚刚成立,傅承义面临的任务很重。傅承义不仅要给大学生讲课,还要给老师讲课(他们都是物理学毕业生)。为了让老师们尽快走上讲台,傅承义夜以继日地为每一位老师修改、审核讲稿。为了让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得好,傅承义还上了课,做了示范。有一次,一个实验人员在准备磁性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带刃口的磁尺掉了,刃口有一个缺口。得知此事后,傅承义立即把教研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召集到实验室。傅承义首先指出,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个错误,尤其是在教学实验室中。学校要培养学生爱护仪器,杜绝任何操作失误,否则野外观测质量无法保证。既然实验室发生了这种事,会对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接着,傅承义做了自我检查,说自己没有严格抓实验室工作,没有像过去在清华工作时那样认真对待实验。傅承义最后表示,希望大家以此为鉴,做好教学工作,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傅承义对此事的处理,实际上是对教研室全体工作人员的一次极其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

在北京地质学院创办中国第一个地球物理教研室的三年(1953—1956)期间,傅承义与教研室的同事们朝夕相处,以身作则,使大家受益匪浅。傅承义经常告诫年轻的同事们,作为一名地球物理学家,不仅要有理论素养,还要能够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层面去把握这些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在实践中,要学会根据地质情况部署工作,正确观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符合客观地质情况的解释,等等。这些方法的教学和知识的教学一样有教育意义。但是,比传授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傅承义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的治学作风,对自己和他人的严格要求,让大家明白了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的最根本的素质,这让青年教师在前进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此后,傅承义教授从1956-1961在北京大学创办了地球物理教研室,从1964-1966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了地球物理教研室,并分别主持和领导这些教研室的工作,担任1教研室主任。1973兼任中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部主任。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把自己高尚的科学道德、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贯彻在教学工作中,深受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傅承义在地球物理教育领域耕耘了30多年,在中国地球物理领域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在发展中国地球物理学教育的同时,傅承义潜心钻研,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处于地球物理学发展的前沿。

从65438年到0956年,傅承义写了6篇文章,包括《地震面波的能量束》、《瑞利波方程的无关根》、《弹性波在平行介质中的传播》、《地下薄地层的自由振动》、《折射勘探方法研究》、《表层性质对地震勘探的几种影响》。同年,傅承义参与了中国12科技发展计划的制定,是第33项任务“中国地震活动与防灾研究”的两位作者之一。傅承义率先提出了在中国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的长远规划,并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途径和实施方法。这项工作比其他先进国家大约领先5-10年。为了开展核爆地震侦察研究,全面提高地震学发展水平。

1961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了第七实验室,傅承义任主任。这个实验室在核爆炸的观测和侦察方面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中国地震学和地震学的发展。

1971年,傅承义提出了地震成因的“红胀假说”。

1972年,傅承义建立了源物理实验室,领导了源物理的研究工作。从此,中国的震源物理研究上升到有组织、有计划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年,傅承义出版了专著《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向中国介绍了20世纪地球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板块构造假说,为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过65438年至0976年的十年动乱,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傅承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著述和研究生培养上。编辑了十篇关于地球和地球物理基础的讲座;他编辑了《中国固体地球物理学百科全书》,并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一些条目。

傅承义是中国固体地球物理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从65438年到0957年,傅承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傅承义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部常委、一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所所长、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所长。傅承义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47)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地球物理学报》主编。曾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委员,《固体地球物理学》编委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术语审定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术语审定委员会主任。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第二、五、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81,加入中国* * *产党。

他于2000年6月在北京去世。